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0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干燥综合征(SS)的腮腺CT表现特点。方法:收集我院确诊的SS患者13例行腮腺CT扫描,选取14例无腮腺疾病及口干症状行颈部CT扫描者作为对照组。观察腮腺的密度是否均匀、脂肪密度的有无、腺体实质的密度、钙化的有无。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腮腺实质的CT值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对照组腮腺呈均匀低密度。病例组双侧腮腺密度不均,可见弥漫性脂肪组织浸润,呈点片状、网格状、斑片状甚至几乎完全取代腮腺实质;腮腺实质密度增高。5例10个腮腺内见弥漫性分布的多发点状钙化。病例组和对照组腮腺实质的平均CT值分别为(-3.42±24.11)HU和(-25.43±20.32)HU,病例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74,P=0.001)。结论:SS患者腮腺密度不均,出现弥漫性脂肪组织浸润和腮腺实质密度增高为特征性的CT表现,并可出现特征性的弥漫性点状钙化。CT可以作为SS的一种筛查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异基因脐血干细胞(h UCBSCs)穴位移植对类风湿关节炎大鼠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eg)的干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先进行脐血CD34+细胞分选,将10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对照组、h UCBSC尾静脉注射治疗组、h UCBSCs外关穴注射治疗组、甲氨喋呤(MTX)灌胃治疗组,每组20只。采用邓安梅法建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模型。于大鼠免疫后第31天(除正常组及模型组用等体积蒸馏水)向外关穴、尾静脉注射0.5 m L氯化钠注射液和0.5m L h UCBSCs悬液(含干细胞2×107/m L),4周后采用流式细胞仪,对外周血CD4+CD25+细胞的百分含量及其在CD4+T淋巴细胞中所占的比例进行检测。结果:h UCBSCs外关穴注射治疗组外周血CD4+CD25+细胞的百分含量及其在CD4+T淋巴细胞中所占的比例与甲氨喋呤组比较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 UCBSC尾静脉注射治疗组与甲氨喋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h UCBSCs外关穴穴位注射治疗可能通过上调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抑制关节炎症和关节骨破坏吸收,有助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优化应用升压药物(静脉注射多巴胺配合动脉注射生理盐水)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支持下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低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44例AMI合并低血压患者分别在优化应用升压药及IABP支持下急诊行PCI 32例(手术组)和非手术12例的疗效。结果优化应用升压药及IABP支持下急诊PCI明显较非手术患者降低了院内病死率(15.6%vs 50.0%,P<0.05)。手术组优化应用升压药患者,稳定血压所需时间和出现恶心、呕吐者减少。结论 AMI合并低血压早期行优化应用升压药或IABP支持下急诊PCI可明显降低其院内病死率,应用优化升压药方案配合急诊PCI治疗AMI合并低血压具有方便、快捷、高效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注射用泮托拉唑钠预防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术后并发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PCI术后患者164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泮托拉唑钠4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1次/d,静脉滴注7 d。比较两组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3个月内急性心肌梗死再发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静滴泮托拉唑钠治疗组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vs8.75%,P<0.01)。随访3月两组均无急性心肌梗死再发。结论静滴泮托拉唑钠在预防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术后患者并发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伏邪致病理论在风湿病辨证论治中的指导意义。方法:对伏邪致病理论源流及发展初步探析,结合现代风湿病的研究进展及目前伏邪致病理论在风湿病辨证论治中的应用成果和个人临床实践经验,对伏邪致病理论在现代风湿病辨证论治现研究浅析。结果:伏邪致病理论与风湿病发生、发展、治疗规律相契合,应用该理论论治风湿病疗效明显。结论:伏邪致病理论在风湿病辨证论治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为风湿病辨证论治提供了新思路,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报告1例使用一贯煎联合薄芝糖肽、羟氯喹治疗干燥综合征合并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恢复正常。女,22岁;口干眼干,腮腺反复肿大,伴关节窜痛3年;PLT 18×109/L↓,MPV 16.2fL↑;IgA 3.47g/L↑,IgG 19.59g/L↑,IgM 1.41g/L↑,RF 404.8IU/mL↑,抗核抗体(ANA)(+),核颗粒型1:1000(++),抗SSA抗体(+),抗SSB抗体(-),抗Ro-52抗体(+)。一贯煎(黄芪、女贞子各20g,灵芝10g,生地30g,沙参15g,麦冬10g,枸杞子、当归各15g,白芍、石斛、郁金各10g,杜仲、菟丝子各20g,丹皮10g,川楝子15g,酸枣仁10g),1剂/d,水煎400mL,早晚口服;薄芝糖肽10mg/次,1次/d,静滴;羟氯喹,0.2g/d,2次/d,口服。连续治疗7.5月复查:PLT 136×109/L;口眼干涩症状缓解,无新发出血点。  相似文献   
7.
胆囊切除预防切口感染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病人预防应用抗生素的时机和适应症。方法:304例胆囊切除病人分组对照。结果:预防组与对照组切口感染率比较,χ^2=8.5,P<0.01,高危易感组切口感染率比较,χ^2=7.1,P<0.01,低危组切口感染率比较,χ^2=0.4,P>0.05,预防用药时间不同之切口感染率比较χ^2=0.02,P>0.05。结论:存在高危易感因素的病人抗生素预防应用能明显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率。麻醉诱导期开始用药,用药时间不宜超过术后2d,庆大霉素及甲硝唑可作为道选药物。  相似文献   
8.
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基础上 ,出现体重减轻、脂肪消耗、消瘦、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及机体免疫功能降低等一系列临床表现。称为心脏性恶液质综合征。本文总结 34例临床资料 ,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 :1 病例 :34例均为住院病人 ,男 19例 ,女15例 ,年龄 5 2岁~ 75岁。其中缺血性心肌病 18例 ,扩张型心肌病 5例 ,慢性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9例 ,肺心病 2例。通过各种检查严格除外糖尿病、肝硬化、恶性肿瘤及其它营养不良性疾患。 2 临床表现 :34例均有反复发作的逐渐加重的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功能Ⅲ~Ⅳ级。其中以左心衰为主13例 ,右心衰为…  相似文献   
9.
对 4 16例高血压病患者检测心室晚电位 ( VL P) ,结果左室肥厚 ( L VH)组 VL P阳性率10 .80 % ( 19/ 176) ,显著高于无 L VH组 3.33% ( 8/ 2 4 0 ) ;高血压病 VL P阳性率虽低于冠心病组 ,但显著高于非心脏病组。提出高血压病 、 期左心室肥大后 ,发生间质纤维化和肌溶小灶、灶性坏死、灶性纤维化、瘢痕形成等是其产生 VL P的可能机制 ,并探讨了高血压病伴心律失常与 VL P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风心病)合并动脉栓塞这一严重的并发症,往往发病急,病势凶险,是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本文就我院1984~1991年间收治的116例风心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1 临床资料本组116例中,男52例,女64例。年龄14~78岁,平均46.3岁。发生动脉栓塞31例(26.7%);左侧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