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37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从22种植物中筛选出对蚂蚁具有较好驱避效果的植物提取物,为制备高效无毒的蚂蚁绿色驱避剂提供实验依据。方法该研究以95%的乙醇和蒸馏水为溶剂,借助超声波提取,利用其对蚂蚁的驱避率来衡量植物提取物的驱避活性,并通过SPSS软件进行t检验,比较2种不同溶剂提取物驱避率的差异性。结果在醇提取物中驱避效果较好的植物有丁香、花椒、五味子和肉桂,平均驱避率分别为86.9%、83.9%、81.3%和91.2%;其次为石菖蒲、薄荷、檀香、地肤子、八角茴香及大蒜,平均驱避率在60%~80%;而蒸馏水提取物平均驱避率均在80%以下,较好的有五味子和肉桂,平均驱避率分别为60.9%和76.2%,其次为八角茴香、曼陀罗和大蒜,平均驱避率在50%~60%。t检验结果表明,2种溶剂提取物的驱避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95%乙醇的植物提取物其驱避效果显著优于蒸馏水提取物;在22种植物源提取物中,不论是乙醇还是蒸馏水作为溶剂,均以肉桂提取物对蚂蚁的驱避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伊米培南’西司他丁与帕那培南’西司他丁抗生素后效应的研究@王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临床药理研究室!北京100853@陈迁$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临床药理研究室!北京100853@白艳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临床药理研究室!北京100853@方翼$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临床药理研究室!北京100853@刘庆锋$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临床药理研究室!北京100853  相似文献   
3.
目的开发与环境友好型生物鼠药,解决蓖麻毒素的有效利用问题。方法以蓖麻籽仁为试材,探讨蓖麻粗毒蛋白的提取方法,并以小白鼠的摄食量为指标,对鼠药的最佳基饵、引诱剂,以及其形状和大小进行筛选研究。结果①以粘米粉和糯米粉为基饵,对小白鼠均有一定的引诱性,且小白鼠对2种基饵的喜好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葡萄糖和花生粉对小白鼠具有极强的引诱性,黑芝麻粉对小白鼠不具有引诱性,它们的摄食系数分别是7.40±0.70、2.96±0.03和1.10±0.01;③小白鼠对饵料的形状要求较低,对正方体、球形和圆柱形饵料摄入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④小白鼠对不同大小的饵料摄入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小白鼠最喜好?8~9mm饵料,其摄入率为(40.08±0.80)%;⑤用石油醚、乙酸乙酯以及氯仿去脂后提取的蓖麻粗毒蛋白制成的鼠药适口性差,小白鼠对其产生拒食现象;⑥以生理盐水为溶剂离心去脂后提取的蓖麻粗毒蛋白制备的鼠药适口性好;⑦当鼠药中蓖麻粗毒蛋白含量分别为0.91%、0.71%和0.53%时,试验小白鼠的平均死亡时间分别为(37.17±7.41)、(68.00±18.07)和(82.17±14.30)h。结论以粘米粉和糯米粉为基饵,葡萄糖(质量分数为3%)为引诱剂,加入生理盐水为溶剂离心去脂后提取的蓖麻粗毒蛋白制成?8~9mm的饵料是制备鼠药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4.
本采用光密度法测定15种抗菌药物对医院感染主要致病菌——大肠埃希氏菌的抗生素后效应(PAE),结果表明在亚抑菌浓度时,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对大肠埃希氏菌的PAE很短甚至为负值,氨基糖甙类和磷霉素的PAE较短,碳青霉烯和氟喹诺酮类PAE很明显,随浓度的增加,PAE显延长;在4倍MIC时.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PAE有一定延长,磷霉素、碳青霉烯类、氨基糖甙类及氟睦诺酮类PAE显延长,其中氟喹诺酮类药物在4倍MIC时PAE可达4.5h左右。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对大肠埃希氏菌PAE较短.呈部分浓度依赖性;磷霉素、碳青霉烯类、氨基糖甙类及氟喹诺酮类PAE很明显,且显示出显的浓度依赖性,各类药物PAE的不同可能与其产生机制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氯唑西林(CXL),阿莫西林(AM)和美洛西林(MZL)的抗生素后效应。方法 采用AVANTAGE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用光密度法测定CXL、AM、MZL三种青霉素类抗生素对 4种共20株临床常见致病菌的体外抗生素后效应(PAE)。结果与结论 不同品种、不同浓度的药物对不同受试菌所产生的PAE不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有较明显的PAE,对大肠杆菌、绿脓杆菌PAE较小甚至没有。从而提示:在应用青霉素类抗生素治疗细菌感染时,除根据抗生素对细菌的MIC值外,还应考虑抗生素对细菌的PAE值。在治疗革兰氏阳性球菌所致感染时,由于PAE较长可快速静滴给药并适当延长给药间隔时间,在治疗革兰氏阴性杆菌所致感染时,由于PAE较短或没有,可主要参考药代动力学等其它因素设计给药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比观察头孢噻肟(CTX)与其他两种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对30例血液病合并感染患者杀 菌活性(SBA)及临床疗效。方法SBA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临床疗效根据临床治疗登记表按三 级标准判定。结果与结论 头孢噻肟的临床反应最佳,杀菌作用时间维持较长,但对绿脓假单胞 菌和阴沟肠杆菌杀菌作用较差;呱拉西林(PIP)与阿米卡星(AN)方案的抗菌谱广,但PIP杀菌 作用时间较短,可考虑缩短给药间期,而AN可按一日一次给全日量的方案,以提高疗效减少不 良反应;头孢哌酮(CPZ)可主要用于绿脓假单胞菌感染,也可用于其它细菌的混合感染,但给药 间隔时间以一日三次为宜。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研究6种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泰宁(TIN)、卡贝宁(CBN)、哌拉西林(PIP)、美洛西林(MZL)、头孢哌酮(CPZ)和头孢地嗪(CDZM)对2种G-杆菌大肠埃希氏菌和绿脓假单胞菌的抗生素后效应(PAE)。方法采用AVANTAGE全自动分析仪 ,应用光密度法测定PAE。结果与结论美洛西林对大肠埃希氏菌的PAE为负值或零 ,对绿脓假单胞菌的PAE很小 ,仅在4MIC时PAE达1h左右 ;哌拉西林对大肠埃希氏菌和绿脓假单胞菌的PAE均很小 ,即使在4MIC时PAE也仅有0.3h左右。在4MIC以下时 ,PAE与浓度依赖性不甚明显。头孢哌酮和头孢地嗪除了在4MIC时对大肠埃希氏菌的PAE可达1h外 ,其余PAE均很短 ,甚至没有 ,但随着抗菌药物浓度的增加 ,PAE显著增加(P<0.05) ,呈现部分浓度依赖性 ,提示在较高浓度下可望产生相对明显的PAE。一般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对G-杆菌PAE较小 ,而泰宁和卡贝宁则较长。泰宁和卡贝宁的PAE要显著长于其它4种抗菌药物(P<0.05) ,两药对大肠埃希氏菌和绿脓假单胞菌的PAE均可达到1~3h ,同时卡贝宁的PAE要显著长于泰宁。即使在1倍MIC时 ,PAE亦显著长于其它4种药物 ,而在4倍MIC时则更长。两药对G -杆菌的PAE在1/2至4倍MIC浓度间呈显著的浓度依赖性。提示泰宁和卡贝宁可能具有与其它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不同的PAE产生机理  相似文献   
8.
陈迁  王睿 《中华医学杂志》1994,74(11):704-704
四种抗生素血清和胰液杀菌效价的比较陈迁,王睿,张兰英,黄志强为6例施行胰腺、壶腹部、十二指肠乳头肿瘤手术并行胰管引流的患者,测定其应用4种抗菌药物后的血清及胰液杀菌效价,旨在为合理选用抗菌药物,防治胰腺感染提供实验依据。一、材料和方法1.病例选择:6...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比研究6种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泰宁(TIN)、卡贝宁(CBN)、哌拉西林(PIP)、美洛西林(MZL)、头孢哌酮(CPZ)和头孢地嗪(CDZM)对2种G^-杆菌大肠埃希氏菌和绿脓假单胞菌的抗生素后效应(PAE)。方法 采用AVANTAGE全自动分析仪,应用光密度法测定PAE。结果与结论 美洛西林对大肠埃希氏菌的PAE为负值或零,对绿脓假单胞菌的PAE很小,仅在4MIC时PAE达1h左右;哌拉西林对大肠埃希氏菌和绿脓假单胞菌的PAE均很小,即使在4MIC时PAE也仅有0.3h左右。在4MIC以下时,PAE与浓度依赖性不甚明显。头孢哌酮和头孢地嗪除了在4MIC时对大肠埃希氏菌的PAE可达1h外,其余PAE均很短,甚至没有,但随着抗菌药物浓度的增加,PAE显增加(P<0.05),呈现部分浓度依赖性,提示在较高浓度下可望产生相对明显的PAE。一般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对G^-杆菌PAE较小,而泰宁和卡贝宁则较长。泰宁和卡贝宁的PAE要显长于其它4种抗菌药物(P<0.05),两药对大肠埃希氏菌和绿脓假单胞菌的PAE产可达到1-3h,同时卡贝宁的PAE要显长于泰宁。即使在1倍MIC时,PAE亦显长于其它4种药物,而在4倍MIC时则更长。两药对G^-杆菌的PAE在1/2至4倍MIC浓度间呈显的浓度依赖性。提示泰宁和卡贝宁可能具有与其它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不同的PAE产生机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盐酸哌唑嗪对单剂量给药的地高辛血药浓度或多次给药的地高辛稳态血药浓度的影响 ,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给家兔灌胃地高辛20μg/kg,盐酸哌唑嗪150μg/kg,于家兔耳缘静脉定时采血 ,应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地高辛血药浓度 ,比较应用盐酸哌唑嗪前后地高辛血药浓度。结果单次给地高辛时 ,盐酸哌唑嗪可延长地高辛的吸收和消除过程 ;多次服用地高辛时 ,在合用盐酸哌唑嗪6h后 ,地高辛的稳态血药浓度显著提高。结论临床合用地高辛和盐酸哌唑嗪时应严格个体化给药 ,密切监测地高辛血药浓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