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 毫秒
1
1.
2.
3.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病理诊断中发挥越来越重的作用。软组织肿瘤经常伴随着反复出现的细胞遗传学异常。本综述着重探讨间叶性肿瘤的遗传学变异,组织病理以及分子诊断技术在该类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观察大鼠脊髓损伤过程中P27kip1及相关分子Jab1在脊髓中的表达及细胞定位情况,探讨其在脊髓损伤后胶质细胞增生及胶质瘢痕生成中的作用。方法:取5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按脊髓损伤时间分为6h、12h、1d、3d、5d、7d、14d组,实验组按照Allen′s法制作SD大鼠脊髓损伤模型,对照组则仅打开椎板,不损伤脊髓。首先利用Western Blot观察P27kip1及相关分子Jab1在脊髓损伤后的表达水平变化,然后利用免疫组化观察脊髓损伤后3d时的P27kip1及5d时Jab1的阳性细胞表达变化,最后利用免疫荧光双标观察脊髓损伤后5d时Jab1的细胞定位变化。结果:Western Blot结果显示P27kip1在脊髓损伤后6h、12h、1d、3d、5d、7d、14d组的相对灰度值分别是1.00±0.10、0.82±0.05、0.27±0.03、0.34±0.03、0.25±0.02、0.28±0.03、0.57±0.05,其中1d、3d、5d、7d、14d组与对照组(0.98±0.08)相比均明显降低(P<0.05),而Jab1的6h、12h、1d、3d、5d、7d、14d组的相对灰度值分别是0.58±0.08、0.53±0.04、0.89±0.11、1.06±0.24、1.22±0.26、0.85±0.16、0.25±0.03,其中6h、12h、1d、3d、5d、7d组与对照组(0.19±0.04)相比明显升高(P<0.05),P27kip1于脊髓损伤后表达下降,Jab1在脊髓损伤后表达上升。3d时实验组P27kip1免疫组化阳性细胞数为130.8±29.8个,与对照组(406.8±56.6个)相比减少(P<0.05);5d时实验组Jab1免疫组化阳性细胞数为383.5±68.8个,与对照组(123.5±42.6个)相比增多(P<0.05),从形态学上进一步证明了这种变化。在免疫荧光双标实验中,5d时实验组Jab1与GFAP双阳性细胞数量为383.3±39.1个,较对照组(114.3±35.6个)明显增多(P<0.05)。结论:在大鼠脊髓损伤中,Jab1与P27kip1存在相互作用,Jab1参与脊髓损伤后P27kip1的降解,这可能与脊髓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的过度增殖及胶质瘢痕的生成相关。  相似文献   
5.
陈毕能  付谦  李莉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7):4682-4682
目的 观察和总结电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肩—手综合征的方法以及进行效果评价.方法 对脑卒中后合并有肩—手综合征96例患者进行电针结合康复训练.结果 无效14例,有效34例,显效48例.结论 只要早期发现,及时进行电针结合康复的治疗,均可改善患侧上肢的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自噬在雌二醇干预严重脊髓损伤(SCI)过程中的作用。 方法 选取72只SD雌性大鼠,体重为200~22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24只。其中2组(模型组和干预组)采用动脉夹(15 g闭合力)建立大鼠严重脊髓损伤夹闭模型。干预组在脊髓损伤前1周即开始隔天肌注苯甲酸雌二醇,持续到安乐死之前。为比较高剂量雌二醇的疗效,脊髓损伤后7、14、21、28 d采用BBB(Basso,Beattie,Bresnahan)评分评估大鼠运动功能。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印记检测脊髓损伤后3 d自噬标志物表达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损伤后3 d LC3在运动神经元中的免疫活性。 结果 高剂量雌二醇明显改善大鼠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的恢复,损伤后14、21、28 d各时间点对应的BBB评分较模型组高。脊髓损伤术后3 d,模型组的LC3、Beclin-1表达高于假手术组,雌二醇干预治疗在mRNA和蛋白水平上抑制其表达。与之相反,自噬底物P62在模型组较假手术组相比有明显降低。然而,给予雌二醇治疗后,P62表达显著增加。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脊髓损伤后运动神经元中增强的LC3免疫活性被高剂量雌二醇所抑制。 结论 雌二醇在脊髓损伤过程中的神经保护效应在一定程度上与抑制过度自噬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后路寰椎侧块螺钉联合单侧枢椎椎板螺钉+对侧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自体双皮质骨加压植骨融合术治疗上颈椎不稳伴椎动脉变异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6月至2012年12月,行后路寰椎侧块螺钉联合单侧枢椎椎板螺钉+对侧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自体双皮质骨加压植骨融合术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16—77岁,平均47.5岁。术前患者枕颈部活动受限伴或不伴疼痛,VAS评分0-7分,平均3.50±2.71;椎动脉造影或颈椎CTA示单侧椎动脉明显狭窄。观察术中有无神经及血管损伤;术后7d内行X线和CT检查,了解内固定位置;术后随访观察有无内固定松动、断裂失败并发症、复位丢失,以及植骨融合率等。结果:12例单侧枢椎椎板螺钉固定,术中未发生神经和椎动脉损伤。患者颈部VAS评分0.92±0.90,较术前明显减轻(P=0.01)。术后x线示12例患者颈椎序列恢复良好,CT示1例枢椎椎板腹侧皮质侵犯,余位置均良好。1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个月~3年;未见内固定松动、断裂和复位丢失等并发症;术后6个月12例均骨性融合。结论:后路寰椎侧块螺钉联合单侧枢椎椎板螺钉+对侧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自体双皮质骨加压植骨融合术,既避免了传统螺钉固定椎动脉损伤的同时,又克服了部分病例双侧枢椎椎板螺钉时植骨床的不足,在保证良好力学稳定的情况下,可以取得良好的骨性融合率。单侧枢椎椎板螺钉可以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补充固定措施应用于椎动脉变异的上颈椎不稳患者中。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18(FGF-18)在兔椎间盘退变(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IDD)发生过程中抗分解代谢作用及对凋亡的抑制作用.方法 取新西兰大白兔45只,体重为2.5~3.0kg.随机分为3组,每组15只,行纤维环穿刺造模(分别在L3~L4、L4~L5及L5~L6椎间盘进行穿刺),造模后予椎间盘内注射阳性过表达FGF18慢病毒(干预组)、阴性慢病毒(模型组),假手术组仅暴露椎间盘不做针刺处理.术后4周、8周将各组大白兔处死取材,分离椎间盘.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印记检测细胞外基质降解酶MMP-3、ADAMTS-5表达变化.HE染色及组织学评分评估椎间盘退变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caspase-3的表达并经统计学分析.TUNEL法检测各时间点髓核细胞凋亡率.结果 术后8周时,各手术组的MMP-3、ADAMTS-5表达均高于假手术组,干预组表达低于模型组.组织学提示FGF18处理延缓椎间盘退变.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各手术组caspase-3阳性表达髓核细胞均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多,干预组较模型组下调.定量分析TUNEL染色显示干预组凋亡髓核细胞较模型组亦减少.结论 髓核细胞过表达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18可抑制细胞凋亡,进而延缓椎间盘退变进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成人无骨折脱位型颈椎过伸伤患者MRI椎前高信号、椎管矢状径与神经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无骨折脱位型颈椎过伸伤患者病例资料100例,根据MRI T2序列有无椎前高信号分为椎前高信号组和无椎前高信号组,其中椎前高信号组39例,男31例,女8例,年龄21~83岁,平均(58.10±14.78)岁;无椎前高信号组61例,男49例,女12例,年龄32~77岁,平均(55.05±10.36)岁。通过MRI正中矢状面测量下颈椎各椎间盘层面椎管矢状径,并记录年龄、性别、受伤原因及椎管狭窄节段数;采用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神经功能分级及运动评分对神经功能进行评价。 结果:ASIA运动评分椎前高信号组为52.56±31.97,无椎前高信号组为67.70±22.8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椎前高信号组患者的髓内高信号发生率明显高于无椎前高信号组(P=0.006);两组患者ASIA运动评分与损伤节段椎间盘层面椎管矢状径存在正相关(P=0.003),且椎管狭窄节段越多,ASIA分级越差。结论:成人无骨折脱位颈椎过伸伤MRI椎前高信号、椎管矢状径均与伤后神经功能相关,而存在多节段椎管狭窄的患者更易遭受严重的颈髓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鸡尾酒”封闭与臂丛神经阻滞在Gartland 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8年1月至2020年2月,58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男34例,女24例;年龄2 ~ 10岁,平均(6.53±2.44)岁。根据抽签法随机分组,封闭组(39例)采用骨折端血肿内“鸡尾酒”封闭镇痛,神经阻滞组(19例)采用臂丛神经阻滞镇痛。记录术后WB-FACES疼痛评分、肿胀分级及麻醉中毒反应情况,在随访过程中记录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及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肘关节屈-伸ROM、前臂旋前-旋后ROM。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 ~ 37个月,平均(17.32±4.02)个月。术后1 d和7 d时两组间的WB-FACES疼痛评分、肿胀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2 d和3 d,封闭组的WB-FACES疼痛评分和肿胀分级显著低于神经阻滞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麻醉中毒反应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封闭组骨折愈合时间为(5.46±1.41)周,神经阻滞组则为(5.11±1.15)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55,P=0.343)。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Mayo肘关节评分、肘关节屈-伸ROM和前臂旋前-旋后RO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童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采用“鸡尾酒”封闭在术后早期疼痛控制中优于臂丛神经阻滞,而且操作简单,安全性与神经阻滞类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