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危孕妇分娩前给予苯甲酸雌二醇肌肉注射对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剖宫产高危孕产妇13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63例,观察组67例,使其有可比性。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与分娩前30min肌注苯甲酸雌二醇。对两组孕妇产后1h、2h、24h出血量进行统计,并统计产后1h出血量>500mL患者数。结果观察组患者产后1h、2h、24h出血量分别为(251.85±59.73)mL、(590.41±72.41)mL和(705.85±69.48)mL,对照组分别为(338.45±47.28)mL、(861.27±89.36)mL和(1083.56±78.62)mL,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产后1h4.48%观察组患者出血>500mL,对照组为17.46%,观察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上述两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危孕妇分娩前30min给予苯甲酸雌二醇肌肉注射可以有效预防由于宫缩乏力而引起的产后出血,药物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2.
3.
本研究采用Roche公司Elecsys2010电化学发光系统,检测200例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血浆心肌肌钙蛋白T(cTnT)含量,并初步探讨cTnT在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中的意义、变化及其在NSTEACS危险分层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测定对急性心肌缺血的早期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IMA)测定对急性心肌缺血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固相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12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145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ACS组)、55例单纯性高血压病患者(高血压组)血清IMA水平,并对其中急性ACS患者同时进行血清肌钙蛋白T(cTnT)检测。通过绘制IMA在该人群中用于诊断ACS的操作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判定最佳临界值,确定IMA诊断ACS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测预测值。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ACS组IMA水平显著增高(15.12±2.61)ng/L(P0.01)。根据ROC曲线,当IMA临界值为10.6ng/L时综合评价最佳。IMA检测的敏感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最佳综合评价,分别为82.1%、91.5%、95.6%、93.5%。145例患者中入院1h的IMA测定值超过临界值为119例,阳性率达82.1%;而同步测定cTnT阳性者为59例,阳性率40.6%。IMA阳性率与cTn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IMA是ACS的早期敏感指标,是评价早期出现可逆性心肌缺血的生化标志物。  相似文献   
5.
6.
病案二则     
1.张××,女,32岁,工人。1983年5月5日初诊。腹泻两年余,粪质稀溏,日3—4次,劳累或食油腻后次数增多至每日7—8次,腹痛隐隐。大便培养阴性,乙状结肠镜检无异常。迭经西药治疗罔效。诊见面色不华,形神不足,舌质淡、边有齿痕、苔薄白,脉细缓。证属脾气不升,运化失司,精微下注,并走于肠。治以甘温健脾,益气升清。  相似文献   
7.
8.
仲艳  陈晓媛 《华夏医药》2006,1(2):124-124
“首因效应”即人们首次接触某一事物而获得的感知所形成的第一印象,对于判断、评价、做事、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小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是当前国内外创新药研发的热点,近些年不断有新产品上市,还有数百个产品正处于临床研发阶段。因为作用机制的不同,小分子靶向药物体现出与传统细胞毒类药物不一样的安全有效性特点,在临床研究设计和开发模式上也有所不同。本文对近年来批准上市的吉非替尼、克唑替尼、埃克替尼等小分子靶向药物临床研究经典案例进行了回顾,分析不同类型药物的临床研发策略,期望能对抗肿瘤药物相关研发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于浩  陈晓媛  柏建岭  赵杨  陈峰  夏结来 《肿瘤》2008,28(1):68-73
在肿瘤新药Ⅱ期临床试验中,往往要对多个瘤种、多种剂量或用法进行探讨,目的是淘汰无效剂量、筛选敏感瘤种,以便进一步深入研究。当某试验组疗效未达到预期效果时,研究者希望尽可能早地终止该试验组的研究,避免更多的受试者接受无效的治疗。本文介绍多阶段设计,包括单阶段设计、二阶段设计和三阶段设计的统计学原理和设计思路,并提供各阶段设计所需样本含量和早期终止的价值,并以实例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