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3篇
  2019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观察核心结合因子α亚单位1 (Cbfα1)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在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内小动脉上的表达及其变化规律,探讨其两者关系对糖尿病肾病血管病变的影响.方法 设对照组、糖尿病肾病组两组,建立STZ诱导的DN大鼠模型.采用茜素红染色观察肾实质内小动脉周围钙盐沉积,分别采用免疫组化及mRNA原住杂交法检测Cbfα1和MCP-1在肾实质内小动脉上的蛋白表达及基因定位.结果 ①DN组各时间点血糖及尿蛋白量(24h)均较C组显著增高(P<0.05),自第12周开始,DN组血肌酐较C组显著增高(P<0.05).②茜素红染色DN组第4~12周时偶见肾内小动脉少许点状红色钙盐沉积,第24周时可见肾实质内小动脉及周围组织有较多红色点片状沉积,C组茜素红染色为阴性.③DN组肾实质内小动脉Cbfα1蛋白及mRNA在4周时已有表达,随时间延长表达逐渐增强,各时间点均明显高于对照组,C组各时间点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N组肾实质内小动脉MCP-1蛋白及mRNA在4、12周表达无显著差异,24周表达明显上调,C组肾小动脉无表达.④Cbfa1与MCP-1呈明显正相关关系(r=0,495,P<0.01).结论 ①DN大鼠肾内小动脉钙化前即已有Cbfa1的表达;②炎症因子MCP-1可影响Cbfα1的表达;③肾内小动脉上Cbfa1、MCP-1的表达变化可能参与DN进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脏中骨形成蛋白2(BMP-2)和基质Gla蛋白(MGP)的基因表达量的变化规律,探讨其对糖尿病肾病的影响.方法:设对照组(N组)及糖尿病肾病组(DN组,STZ诱导的DN大鼠模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方法检测4、12、24周DN大鼠及正常大鼠肾脏中BMP...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骨形态蛋白2(BMP-2)在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实质内小动脉上的表达及其变化规律,探讨其对糖尿病肾病血管病变的影响。方法设对照组(N组)、DN组两组,建立STZ诱导的DN大鼠模型。茜素红染色观察肾实质内小动脉周围钙盐沉积,并分别采用免疫组化及mRNA原位杂交法检测BMP-2在肾实质内小动脉上的蛋白表达及基因定位。结果 (1)茜素红染色DN组第4~12周时偶见肾内小动脉少许点状红色钙盐沉积,第24周时可见肾实质内小动脉及周围组织有较多红色点片状沉积;N组茜素红染色为阴性。(2)DN组肾实质内小动脉BMP-2蛋白及mRNA在4周时已有表达,随时间延长表达逐渐增强,各时间点均明显高于N组;N组各时间点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1)DN大鼠肾内小动脉钙化前即已有BMP-2的表达;(2)BMP-2可能是糖尿病血管钙化的重要转录因子及早期生物学标志之一;(3)肾内小动脉上BMP-2的表达变化可能参与DN进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核结合因子α亚单位1(Cbfα1)在糖尿病肾病(DN) 大鼠肾实质内小动脉上的表达及其变化规律,探讨其对DN血管病变的影响.方法 设对照组和DN组两组,建立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DN大鼠模型.茜素红染色观察肾实质内小动脉周围钙盐沉积,并分别采用免疫组化及mRNA 原位杂交法检测Cbfα1在肾实质内小动脉上的蛋白表达及基因定位.结果 (1)茜素红染色DN 组第4 ~12周时偶见肾内小动脉少许点状红色钙盐沉积,第24周时可见肾实质内小动脉及周围组织有较多红色点片状沉积;对照组茜素红染色为阴性.(2)DN组肾实质内小动脉Cbfα1蛋白及mRNA 在4 w时已有表达,随时间延长表达逐渐增强,各时间点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各时间点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bfα1是糖尿病血管钙化的重要转录因子及早期生物学标志;肾内小动脉上Cbfα1的表达变化可能参与DN进展.  相似文献   
5.
6.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对尿毒症脑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对慢性肾衰竭(CRF)合并尿毒症脑病(UE)患者的血液动力学、电解质、溶质清除方面的影响,并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30例次CRF并发UE的患者,接受CVVH治疗。观察治疗前和治疗中、治疗后患者的心率、平均动脉压(MAP)以及意识情况和患者的APACHEⅡ评分、Glasgow评分;测定治疗前、后的肾功能、电解质及血浆渗透压。结果:(1)CVVH治疗前后MAP、心率及渗透压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2)CVVH治疗后意识明显改善,尿毒症症状明显缓解;(3)CVVH治疗后患者APACHEⅡ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的趋势,Glasgow评分明显好转(P<0.05);(4)CVVH治疗后BUN、Scr清除好,电解质、酸碱紊乱得以纠正(P<0.05)。结论:CVVH具有稳定的血流动力学,缓慢、持续、稳定清除尿毒症毒素和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失衡,对心血管系统和血脑屏障的干扰小,病人的耐受性好,有助于尿毒症脑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7.
病例 女,49岁。于5个月前无意间扪及左上腹部有一约鸡蛋大小包块,活动度大,常满腹滑动,无疼痛发热,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胀、腹泻、便秘及脓血便等症。于1998年7月6日入院。查体:T36.7℃,R22次/min,P86次/min,BP16/10kPa。全身皮肤无黄染、出血点及瘀斑。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心肺无异常,腹软,于脐下偏左扪及一约9.0cm×8.0cm×3.5cm大小包块,质中等硬,表面光滑,边界清楚,活动不与周围组织粘连,无触压痛,未闻及杂音,肝脾未扪及,无移动性浊音,双肾区无叩击痛。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7.6×10~9/L,L0.34,尿便常规,肝功及胸透均正常。肾功:BUN16.6mol/L,Cr130Umol,腹部B超提示:于中腹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骨形态蛋白2(BMP-2)在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实质内小动脉上的表达及其变化规律,探讨其对糖尿病肾病血管病变的影响.方法 设对照组(N组)和糖尿病肾病组(DN组),建立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DN大鼠模型.茜素红染色观察肾实质内小动脉周围钙盐沉积,并分别采用免疫组化及mRNA 原位杂交法检测BMP-2在肾实质内小动脉上的蛋白表达及基因定位.结果 (1)茜素红染色DN 组第4~12周时偶见肾内小动脉少许点状红色钙盐沉积,第24 周时可见肾实质内小动脉及周围组织有较多红色点片状沉积,N 组茜素红染色为阴性.(2)DN 组肾实质内小动脉BMP-2蛋白及mRNA 在4周时已有表达,随时间延长表达逐渐增强,各时间点均明显高于N组,N组各时间点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1)DN大鼠肾内小动脉钙化前即已有BMP-2的表达;(2)BMP-2可能是糖尿病血管钙化的重要转录因子及早期生物学标志之一; (3)肾内小动脉上BMP-2的表达变化可能参与DN进展.  相似文献   
9.
慢性肾衰竭(CRF)是临床常见病,并发症多,预后差.营养不良是CRF的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高通量透析对慢性肾衰竭(CRF)血透患者血β2-微球蛋白(β2-MG)清除效率以及透析器复用对清除作用的影响.方法测定10例常规维持性血透患者透析前后血β2-MG浓度和改用高通量透析后第1、3、5、8次透析前后血β2-MG浓度,并与此10例常规维持性血透患者及16例正常人血β2-MG浓度作对照.结果CRF患者血β2-MG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高通量透析第l、3、5、8次前后血β2-MG浓度明显下降(P<0.001),下降率分别为33.8%、29.8%、26.4%、23.5%.随透析器复用次数增加下降率减低(P<0.05),最后经4周共8次透析后,β2-MG浓度较高通量透析前下降非常显著(P<0.001).结论(1)维持性血透患者血β2-MG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常规血液透析不能清除血β2-MG;(3)高通量透析对血β2-MG有良好的清除作用,但清除能力随透析器复用次数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