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1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4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头颈部肿瘤CT灌注与肿瘤血管生成因子(VEGF)的相关性。方法对85例共88个(恶性77个,良性11个)头颈部肿瘤术前行CT灌注检查。采用螺旋CT机自带软件绘制感兴趣区(ROI)的时间-密度曲线(TDC)并计算ROI强化峰值(PH)、达峰时间(PT)、平均通过时间(MTT),病灶相对强化峰值(RPH)和灌注量(PF)。其中35例切取与CT灌注靶层面相同的组织切片,行CD34、VEGF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肿瘤CT灌注成像表现与微血管密度(MVD)和VEGF表达的相关性。结果(1)头颈部肿瘤CT灌注成像TDC主要有3种类型,77个恶性肿瘤中53个(68.9%)表现为速升速降型;9个淋巴瘤中6个TDC表现为低平型曲线,与68个其他肿瘤中仅有9个为低平型曲线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甲状腺癌呈高灌注,其PF(中位数为82.2ml·min^-1·100g^-1)与淋巴瘤PF(中位数为24.5ml·min^-1·100g^-1)、头颈鳞癌PF(中位数为23.8ml·min^-1·100g^-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11个良性肿瘤的MVD均数为(44.7±3.4)条/高倍视野,24个恶性肿瘤的MVD为(49.6±14.8)条/高倍视野,良恶性肿瘤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EGF在恶性肿瘤呈强阳性者15个,弱阳性9个;在良性肿瘤呈强阳性1个,弱阳性10个,VEGF的表达强阳性率在良、恶性肿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MVD(中位数40.0)与PH(中位数26.9)、RPH(中位数14.5)和PF(中位数46.8)有明显相关性(r值分别为0.35、45.49和0.41),VEGF(中位数4.0)表达与MTT(中位数16.7)呈负相关(r=-0.41)。结论CT灌注成像TDC形态对头颈部肿瘤诊断及鉴别诊断有一定的帮助。MVD、VEGF与CT灌注相关,CT灌注成像可以反映肿瘤微循环情况。  相似文献   
2.
IgA肾病的病理特点及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IgA肾病的病理特点及类型.[方法]肾穿活检病例分别作免疫萤光、常规光镜和电镜观察.统计临床及病理特点.[结果]本组IgA肾病共634例,占同期肾穿病例的17.6%.平均年龄29.1岁.88.4%的病例发生在10~49 岁.临床上以血尿为主诉的仅占40.3%.IgA肾病病理分类为①正常肾小球55例,占8.7%;②系膜增生型333例,占52.5%;③进行性硬化型92例,占14.5%;④局灶性病变146例,占23.1%;⑤其他类型8例,占1.3%.[结论]①IgA肾病诊断标准临床上以无诱因血尿,血液免疫学IgA升高为主,部分病例亦可或/和合并蛋白尿.病理学上以系膜区大量IgA沉积为主要特征,有时亦可合并基底膜上沉积.②IgA肾病的病理学类型是多样性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兔面神经颊支切断后采用纤维蛋白胶粘合和显微缝合的对照实验,探讨纤维蛋白胶粘合修复神经的效果。方法采用神经电生理测定和组织学观察,评价面神经再生和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纤维蛋白胶粘合组和显微缝合组在神经吻合部位近端电刺激后口轮匝肌处神经复合动作电位阈强度、最大波幅以及传导速度等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纤维蛋白胶粘合组神经吻合口内慢性肉芽组织较少,神经吻合部位远端神经外膜外的再生神经纤维显著较少(P〈0.05)。结论用纤维蛋白胶粘合修复兔面神经具有与显微缝合同样的效果,并且手术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4.
艾滋病合并皮肤马尔尼菲青霉感染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艾滋病(AIDS)合并皮肤马尔尼菲青霉感染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方法分析2005年1月至2006年6月本院收治的明确诊断为AIDS合并皮肤马尔尼菲青霉感染的4例患者临床特征;取皮损、血和骨髓分别在25℃和37℃进行真菌培养。观察菌落形态、显微镜下特征;对皮肤活检组织行HE及六胺银染色。观察镜下皮损组织学及马尔尼菲青霉的特征。结果AIDS合并皮肤马尔尼菲青霉感染伴多系统损害。皮损特征:早期表现为淡红色丘疱疹、糜烂性丘疹,继而为坏死性丘疹、传染性软疣样丘疹、皮肤溃疡及血痂。37℃培养呈酵母相,25℃呈菌丝相。皮肤病理活检六胺银染色(+)。使用二性霉素B、伊曲康唑治疗。3例临床症状缓解、皮疹消退出院。1例死亡。结论AIDS合并皮肤马尔尼菲青霉感染皮损特征:坏死性丘疹、传染性软疣样丘疹。皮损25℃、37℃真菌培养结合皮肤病理活检是确诊的关键。二性霉素B、伊曲康唑是目前治疗AIDS合并皮肤马尔尼菲青霉感染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5.
张良  唐仕波  黄冰  陈系古  赖英荣 《眼科学报》2005,21(2):116-118,131
目的:探讨视网膜下腔注射视黄酸对视网膜变性发展的阻断作用。方法:14d龄视网膜色素变性鼠(retinal degeneration mouse,Rd鼠)各8只视网膜下腔分别注射10^-3,mol/L浓度视黄酸和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ed saline,PBS),术后1个月对注射眼进行病理取材。并取7、14、28d和3个月龄Rd鼠各3只作正常对照。结果:视网膜下腔注射视黄酸和PBS,1个月后均可见部分眼视网膜内核层细胞增殖,视网膜下腔注射视黄酸较注射PBS未见有明显差异。结论:通过视网膜下腔注射视黄酸并不能使已经变性的视网膜恢复正常或阻断视网膜变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计算机辅助数字图像分析定量检测肝纤维化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数字图像分析法测量肝纤维化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计算机辅助数字图像分析法定量评估116例因各种肝胆疾病手术切除肝组织标本的纤维化程度,并与Ishak半定量分级法进行比较.[结果]数字图像分析法测定116例标本肝纤维化面积百分比为2.5~49.3;Ishak分级0-6级者分别为8、15、46、8、9、15、15例.随着Ishk级数加大,纤维化面积比渐次增大,ANOVA分析示Ishak 0级与1级及1级与2级间纤维化面积比无明显差异(P>0.05),其余任何两个相邻级别间纤维化面积比差异均存在显著性(P<0.01).两种方法检测结果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r=0.883,P<0.001).[结论]数字图像分析法能够比较客观地评估肝纤维化程度,可用于诊断肝纤维化、判断治疗的效果以及术前预测肝储备功能.  相似文献   
7.
骨肉瘤骨膜异常的影像表现与病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总结骨肉瘤骨膜异常的类型和影像特点,探讨骨肉瘤骨膜异常的病理基础.方法 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骨肉瘤128例,男76例,女52例.年龄5~66岁,平均19岁.全部患者均经X线及MR检查,其中MR平扫加增强109例,扩散成像23例;CT检查48例,36例加行增强扫描;病理大体标本、大切片及定位取材常规切片共14例.将影像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影像和病理表现:(1)骨膜水肿96例,只能在MRI上显示.病理上表现为骨膜结构疏松,无肿瘤细胞浸润.(2)骨膜掀起、增厚,可在CT、MRI上显示,但以MRI敏感(CT显示13例,MRI显示42例).病理上为骨膜掀起、增厚,无肿瘤浸润.(3)无骨膜新生骨的骨膜破坏48例,只能在MRI上显示.病理上为灶性或整个骨膜被肿瘤浸润.(4)线状骨膜新生骨,X线片、CT及MRI上各显示42、13及22例.病理上骨膜新生骨呈单层排列.(5)层状骨膜新生骨,X线片、CT及MRI上各显示21、6及21例.病理上,新生骨小梁呈多层排列.(6)放射状骨膜新生骨,X线片、CT及MRI上各显示13、7及14例,在X线片、CT上,越近病变中心针状影越长、密度越高.病理上,针状影间为肿瘤组织.(7)混合型骨膜新生骨,X线片、CT及MRI上各显示7、4及8例.为2种或2种以上的骨膜新生骨的混合表现.结论 (1)骨肉瘤可引起多种形态的骨膜异常,不同骨膜异常有不同的影像表现及病理基础.(2)所提出的对骨膜异常的分类,以病理所见为基础,较好地概括了骨膜各种病理改变的3种影像表现.(3)MRI可显示X线片、CT不能显示的骨膜水肿、无骨膜新生骨的骨膜破坏等更早期的骨膜异常,显示骨膜掀起、增厚也较CT更敏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骶椎神经鞘瘤的侵犯特点与MRI表现特征。材料与方法观察26例骶椎神经鞘瘤的MRI表现,根据生长部位、侵犯范围及有无囊变、"足突边缘"征,进行分型、分组测量瘤体最大径。比较型间及组间瘤体最大径的差异。对照分析瘤实质T2WI信号、强化效应及HE染色组织学表现。结果 1型4例,2型5例,3型10例,4型7例。骶前软组织肿块出现率高于骶板后(χ2=13.066,P=0.011)。骶椎中线与中线旁骨质破坏各5例、14例。第3型瘤体最大径大于其他型(t=2.655,P=0.014)。8例巨大侵袭性骶椎神经鞘瘤(giant invasive sacral Schwannoma,GTSS)瘤体最大径超过18例非GISS(t=3.027,P=0.006)。"足突边缘"征阳性12例与阴性14例间瘤体最大径差异无显著性(t=1.896,P=0.07)。囊变组12例的瘤体最大径、病程均长于非囊变组14例(t=2.928,P=0.007;t=-2.187,P=0.039)。Ⅰ区呈T2WI稍高信号、明显强化,对应Atoni A区;Ⅱ区呈T2WI高信号、无强化或轻微强化,对应Atoni B区。结论骶椎神经鞘瘤具有偏心性破坏和骶前侵犯特性。T2WI上稍高信号与高信号及其差异性强化是该瘤的MRI表现特征。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大鼠脊神经节自体髓核移植后,大鼠左后肢疼痛行为学和神经节非压迫性损伤的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 78只SD大鼠随机分成空白组(6只)、假手术组(36只)和自体髓核移植模型组(36只).模型组大鼠行腰5左侧半椎板切除,暴露腰5背根神经节,取尾部的自体髓核组织置于背根神经节表面,假手术组背根神经节表面放置等量的自体肌肉,每组用yon Frey hair测鼍手术前后大鼠后肢机械刺激缩爪阈值,于术后7 d、14 d和21 d取材用光镜和电镜行病理学观察.结果 空白组和假手术组左后肢机械刺激缩爪阈值手术前后无明显降低,模型组术后有明显机械刺激缩爪阈值降低(P<0.05);模型组脊神经节出现长达21 d的病理损伤改变,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神经节充血水肿,节细胞线粒体空泡变,溶酶体增多,内质网肿胀扩张,有的甚至出现细胞核皱缩;神经纤维的轴突内细胞器减少,髓鞘肿胀疏松,个别甚至崩解;假手术组仅在7 d时轻度的神经节充血水肿,细胞有轻微的粒体空泡变;空白组和假手术组的14、21 d脊神经节无病理损伤改变.结论 非机械压迫的自体髓核可引起大鼠脊神经节超微结构严重损伤和后肢机械痛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BT生物组织透明剂代替二甲苯进行组织石蜡制片的效果。方法应用BT生物组织透明剂代替二甲苯作为透明剂用于组织透明制作组织蜡块,并用于石蜡切片染色前的脱蜡和染色后的切片透明。结果用本法制作的组织蜡块,经切片脱蜡后进行的常规HE、组织化学和免疫组化染色,组织细胞形态完好,无明显收缩;组织中的各种成分和抗原保存完好,染色效果好,与使用二甲苯制作的切片质量无明显差别。结论BT生物组织透明剂能够代替二甲苯在组织脱水处理过程中对组织进行透明,也可用于常规HE、组织化学和免疫组化染色前的石蜡切片脱蜡和染色后的切片透明,并符合实验室环保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