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0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 评价改良Stoppa入路在治疗髋臼骨折中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06年1月至2012年1月间手术治疗部分髋臼骨折72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应用单一髂腹股沟入路治疗41例,应用改良Stoppa入路治疗31例.结果 髂腹股沟组平均手术用时125.4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650 mL,术后出现深部感染1例,股外侧皮神经损伤2例,异位骨化1例,患侧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改良Stoppa组平均手术用时85.8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410mL,术后出现患侧深静脉血栓1例.骨折复位情况按Matta复位标准,髂腹股沟组复位满意率为85.4%,改良Stoppa组为87.1%.两组患者均获随访9个月~3年,平均15.7个月,骨折处均骨性愈合.关节功能按照改良的MerledAubigne和Postel评分系统进行评估,髂腹股沟组优良率为82.9%,改良Stoppa组为83.9%.两组复位满意率、关节功能优良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用时及术中出血量,改良Stoppa组明显少于髂腹股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与髂腹股沟入路相比,改良Stoppa入路具有显露充分、创伤小、并发症少,、出血少的优点,某些情况下可替代传统的髂腹股沟入路,是治疗髋臼骨折的理想入路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骨窗微创开颅术联合血肿腔局部去甲肾上腺素灌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小骨窗微创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术中血肿腔局部给予去甲肾上腺素灌注,而对照组给予单纯小骨窗微创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治疗前和治疗2、4周后对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估,随访6个月评价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4周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1);两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上升,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显著上升(P0.01);观察组临床疗效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7.5%比60.5%)(P0.01);观察组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5%比15.8%)(P0.05);观察组颅内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5%比21.1%)(P0.05)。结论小骨窗微创开颅术联合去甲肾上腺素治疗高血压脑出能显著提高疗效,能明显降低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联合亚低温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管活性物质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14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接受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联合亚低温治疗的观察组和仅接受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治疗情况、神经功能以及血管活性物质含量。结果观察组术后意识恢复时间、卧床时间、以及住院总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引流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SS评分、NIHSS评分以及ET、AVP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联合亚低温有助于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降低ET和AVP含量,维持脑血管正常的舒缩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治疗经验。方法 对90例纳入2009年版慢性硬膜下血肿临床路径管理的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0例病人中88例顺利完成临床路径,2例因钻孔引流术后继发急性颅内出血行开颅手术而退出临床路径;所有病例随访至少3个月,89例恢复良好,无神经功能障碍;1例昏迷、偏瘫;无复发病例。结论 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具有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术后易于管理、疗效满意、适合纳入临床路径管理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背景:有部分学者认为颈椎管狭窄症减压植入内固定后神经根麻痹与颈椎稳定性以及颈椎生理曲度有关,目前还存在争议。 目的:探讨颈椎管狭窄症后路全椎板减压侧块内固定与单开门减压椎管扩大成形治疗后C5神经根麻痹及稳定性。 方法:选取29例颈椎管狭窄症患者进行后路减压植入物内固定治疗。方法①:颈椎管狭窄症后路全椎板减压侧块内固定,在C3-6侧块以及C7椎弓根钉内固定,关节突关节处造成粗糙面。方法②:根椐治疗前对正侧位平片及动力位片结合MRI、CT影像学图片,明确不稳定的节段,给予相应节段侧块内固定、椎板行单开门减压,椎管扩大成形治疗。 结果与结论:29例颈椎管狭窄症患者随访8个月-2.3年,采用后路全椎板减压侧块内固定治疗的患者14例,植入后早期出现C5神经根麻痹2例,远期症状复发出现不全瘫3例,二次手术行瘢痕切除减压治疗;采用单开门减压椎管扩大成形治疗的患者15例,治疗后出现C5神经根麻痹肩外展功能不良1例,无治疗前症状复发病例。神经根麻痹最短6周,最长9个月均恢复。颈椎管狭窄症后路减压植入物内固定后,C5神经根麻痹与节段稳定性、颈椎生理曲度、椎管减压程度、脊髓漂移范围是否相关以及发生程度、远期因瘢痕致再度出现椎管狭窄,两种治疗方式的区别是否有意义,目前病例数有限,有待病例及临床经验的积累与观察。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类风湿关节炎(RA)-SCID小鼠模型,观察滑膜对软骨的侵蚀情况,为探讨RA滑膜侵蚀软骨机制及治疗奠定基础。方法70只SCID小鼠,3~6周龄。无菌获得12例非关节炎患者正常关节软骨,修剪成约2 mm×2 mm×1 mm后备用。同时取10例RA患者(膝关节或髋关节)滑膜组织修剪成约3 mm×6 mm的小块(片),这些小块包裹软骨后共植入SCID鼠肾包囊处,4例骨关节炎(OA)患者滑膜及2例正常滑膜同样处理作对照。术后观察小鼠和移植物的一般情况,从第4周开始分批处死SCID小鼠并切除移植物,进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病理分析。结果大部分滑膜及软骨在SCID小鼠体内存活,4周开始滑膜黏附并侵蚀软骨,12周后RA滑膜明显破坏软骨,移植物细胞浸润、软骨破坏与RA病理类似,OA滑膜轻微破坏软骨,而正常滑膜几乎不破坏软骨。结论RA滑膜植入SCID可成活并能侵蚀软骨,RA-SCID小鼠可作为人源化滑膜侵蚀软骨模型,在探讨机制特别是软骨破坏及治疗方面可能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三维成形钛网修补颅骨缺损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三维成形钛网,对58例颅骨缺损进行修补.结果58例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切口甲期愈合,无感染、皮下积液、硬膜外血肿及脑内血肿等并发症,无张口、咀嚼疼痛困难等不良反应.结论 应用三维成形钛网修补颅骨缺损,减少了医生手术强度,缩短了手术时间,降低了颅骨修补的术后并发症,最大限度地恢复了患者的容貌,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颅脑损伤并发脑梗死的临床分析(附64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并发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颅脑损伤并发脑梗死病人的诊断、治疗方法和结果,并结合文献对其发病机制及防治进行讨论。结果治疗2周后,32例病人症状消失,影像学检查正常;18例病人症状和影像学检查明显改善;14例无变化。随访54例,按GOS评分判断预后,其中恢复良好27例,中残8例,重残7例,植物生存6例。死亡6例。结论及时采取预防保护措施、早期诊断及治疗可降低颅脑损伤并发脑梗死患者致残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总结快速消退的急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表现和治疗特点。方法;对过去五年来快速消退的急性硬膜下血肿曲临床表现、形成原因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24~48小时内快速消退急性硬膜下血肿预后良好。结论:对意识障碍轻、病情稳定、血肿量小的、脑损伤轻的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在严密监测下行非手术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腰椎峡部裂型滑脱症矢状位参数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L5峡部裂型滑脱症病人腰骶部的矢状位参数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2000年1月~2005年12月资料完整的L5峡部裂型滑脱症76例,男32例,女44例;年龄12~68岁,排除其他腰椎节段病变及下肢畸形,在包含双侧股骨头的腰椎站立位侧位片上测量腰椎前凸角(LL)、骨盆入射角(PI)、骶骨水平角(SS)、腰骶角(LSA)及滑移度等参数,并与30例健康成人比较,用t检验比较滑脱病人与健康成人、轻度滑脱和重度滑脱病人各参数之间的差异,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各参数间的相关性(P<0.05)。[结果]根据M eyerd ing分类,轻度滑脱53例(Ⅰ、Ⅱ度),重度滑脱23例(Ⅲ、Ⅳ度)。腰椎滑脱患者的PI、LL、SS、LSA均较健康成人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重度滑脱病人的PI、LL、LSA均较轻度滑脱的病人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PI与滑移度、SS、LL及LSA有显著相关性,LSA与滑移度、SS与LL有显著相关性,但SS与滑移度无显著相关。[结论]骨盆的矢状位形态对滑脱的发展有直接影响,PI越大,发生滑脱的风险越大,PI、LSA越大,滑脱进展的可能性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