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谢荭  韩扬 《循证医学》2011,11(3):182-185
概述预防偏头痛的各种方法,主要分为非药物治疗及药物治疗两种。非药物治疗包括避免环境诱发因素、良好的生活方式、高压氧治疗、针灸、行为疗法等。药物治疗包括β受体阻滞剂、5羟色胺拮抗剂、抗癫痫药、抗抑郁药、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抑制剂、曲坦类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颈椎疾病患者术前高压氧预处理对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1年8月长征医院闸北分院确诊为脊髓型颈椎病并且具有脊髓压迫症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在术前1周开始进行高压氧预处理,对照组不进行高压氧预处理,比较两组入院时、术前、术后3 d、术后6个月时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及术后改善率、尺神经体感诱发电位(SEP)N1、P1波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及术前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3 d、术后6个月JOA评分、改善率明显较对照组高,JOA评分及改善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 d、术后6个月时的N1、P1波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术前进行高压氧预处理治疗,能促进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3.
血液透析技术的应用,使许多终末期肾衰患者得以长期生存,但在透析龄增加的同时,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这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不安腿综合征是终末期肾衰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达45%[1].  相似文献   
4.
谢荭  韩扬 《中国康复》2011,26(4):291-292
高压氧(HBO)作为一种综合治疗手段,已日趋广泛地运用到突发性聋的治疗中。本文就HBO综合治疗突发性聋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韩扬  谢荭 《医学综述》2011,17(18):2779-2781
断指再植的术后处理至关重要。积极、合理的高压氧治疗能通过迅速提高断指及手术区域的氧分压、氧含量,有效改善组织缺氧状态和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从而减轻伤指肿胀等机制,促进断指术后的微循环重建和功能恢复,缩短康复时程,进一步降低断指失活风险。高压氧治疗应作为断指再植手术后的常规治疗措施之一。尤其是多指离断再植及一指多段离断再植高压氧治疗应更加积极地予以应用。  相似文献   
6.
背景:急性脑梗死药物治疗的关键在于尽早有效地改善脑部供血,及时有效地抢救缺血半暗带的神经细胞,最大限度地缩小梗死灶。目的:观察中医益气活血法对沙土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膜微循环的作用。设计:随机对照动物实验。单位:上海市长征医院闸北分院。材料:实验在海军医学研究所(全军重点实验室)完成。实验动物选择蒙古种健康6月龄沙土鼠22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药物组和对照组,每组11只。方法:常规麻醉,取俯卧位固定后正中线开颅窗,暴露软脑膜,术后颅窗用浸有人工脑脊液的药棉覆盖。取仰卧位,颈腹侧正中切口,分离暴露两侧颈总动脉,无损伤显微动脉夹双重夹闭两侧颈总动脉,显微镜下观察所夹闭血管远端血流中断。夹闭30min后,松解血管夹,使脑血流再灌注,药物组即以黄芪注射液0.4mL(含生药0.8g)、复方当归注射液0.3mL(含当归、川芎、红花生药各0.09g)、丹参注射液0.3mL(含生药0.45g)腹腔注射,对照组在相同部位注入等量生理盐水。激光微循环显微镜及其电视录像系统通过颅窗分别量化观察两组实验动物颈总动脉阻断前、阻断后再灌注以及注射药物后120min期内软脑膜微循环的变化。主要观察指标:脑缺血再灌注前后各组沙土鼠脑膜微循环的变化以及细动静脉血流速度的比较。结果:在实验过程中无动物死亡,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颈动脉阻断后,两组实验动物均可见脑膜微血管明显收缩,部分血管闭塞,部分Ⅰ级细动脉及Ⅲ级以内细静脉出现血小板、红细胞等血液有形成分沉积粘附,形成微小血栓,出现大片状缺血区,血流速度明显减慢,红细胞出现中度至重度聚集,血液中白细胞数目增多,微血管周围明显渗出。颈动脉再灌注后,细动脉、静脉可出现粗细不均,细静脉Ⅰ,Ⅱ级血管内在脑缺血时形成的血栓凝块不易被血流疏通,红细胞中度聚集,白细胞数多,有时可见白色微小血栓,微血管周围渗出现象无明显改观。药物组经腹腔注射益气活血药后,细动、静脉开放,血液速度加快,血流量明显增加,细静脉沉积物开始减少,血栓凝块逐渐疏松,栓塞处疏通,红细胞呈轻度聚集或正常,缺血区血供较再灌流后进一步改善,微血管周围渗出现象逐渐减轻甚至消退。对照组未见明显改变。②药物组动物细动脉流速1.04~1.50mm/s,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0.01)。③药物组动物细静脉流速0.96~1.12mm/s,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0.01)。结论:益气活血法对沙土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膜微循环的作用确切,其直接作用与加快血流速度,扩张细动脉、细静脉管径,改善大脑血供等有关。  相似文献   
7.
概述了肺气肿的分型以及不同类型肺气肿的CT表现和临床特征。根据Fleischner声明, 对最常见的2种类型小叶中心型肺气肿和间隔旁肺气肿进行视觉评估。小叶中心型按严重程度由轻到重分为微量、轻度、中度、融合型和晚期破坏型5种。间隔旁型分为轻度、重度2种。结合2个典型病例, 探讨对不同类型、不同程度肺气肿患者高压氧治疗的风险把控及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8.
背景:急性脑梗死药物治疗的关键在于尽早有效地改善脑部供血,及时有效地抢救缺血半暗带的神经细胞,最大限度地缩小梗死灶。目的:观察中医益气活血法对沙土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膜微循环的作用。设计:随机对照动物实验。单位:上海市长征医院闸北分院。材料:实验在海军医学研究所(全军重点实验室)完成。实验动物选择蒙古种健康6月龄沙土鼠22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药物组和对照组,每组11只。方法:常规麻醉,取俯卧位固定后正中线开颅窗,暴露软脑膜,术后颅窗用浸有人工脑脊液的药棉覆盖。取仰卧位,颈腹侧正中切口,分离暴露两侧颈总动脉,无损伤显微动脉夹双重夹闭两侧颈总动脉,显微镜下观察所夹闭血管远端血流中断。夹闭30min后,松解血管夹,使脑血流再灌注,药物组即以黄芪注射液0.4mL(含生药0.8g)、复方当归注射液0.3mL(含当归、川芎、红花生药各0.09g)、丹参注射液0.3mL(含生药0.45g)腹腔注射,对照组在相同部位注入等量生理盐水。激光微循环显微镜及其电视录像系统通过颅窗分别量化观察两组实验动物颈总动脉阻断前、阻断后再灌注以及注射药物后120min期内软脑膜微循环的变化。主要观察指标:脑缺血再灌注前后各组沙土鼠脑膜微循环的变化以及细动静脉血流速度的比较。结果:在实验过程中无动物死亡,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颈动脉阻断后,两组实验动物均可见脑膜微血管明显收缩,部分血管闭塞,部分Ⅰ级细动脉及Ⅲ级以内细静脉出现血小板、红细胞等血液有形成分沉积粘附,形成微小血栓,出现大片状缺血区,血流速度明显减慢,红细胞出现中度至重度聚集,血液中白细胞数目增多,微血管周围明显渗出。颈动脉再灌注后,细动脉、静脉可出现粗细不均,细静脉Ⅰ,Ⅱ级血管内在脑缺血时形成的血栓凝块不易被血流疏通,红细胞中度聚集,白细胞数多,有时可见白色微小血栓,微血管周围渗出现象无明显改观。药物组经腹腔注射益气活血药后,细动、静脉开放,血液速度加快,血流量明显增加,细静脉沉积物开始减少,血栓凝块逐渐疏松,栓塞处疏通,红细胞呈轻度聚集或正常,缺血区血供较再灌流后进一步改善,微血管周围渗出现象逐渐减轻甚至消退。对照组未见明显改变。②药物组动物细动脉流速1.04~1.50mm/s,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0.01)。③药物组动物细静脉流速0.96~1.12mm/s,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0.01)。结论:益气活血法对沙土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膜微循环的作用确切,其直接作用与加快血流速度,扩张细动脉、细静脉管径,改善大脑血供等有关。  相似文献   
9.
荨麻疹是皮肤黏膜较常见的过敏性疾病,主要为皮肤黏膜暂时性血管通透性增加而发生的局限性水肿,即风团,常伴有明显的剧烈瘙痒和搔抓[1].高压氧治疗荨麻疹已被证明切实有效,但高压氧治疗后瘙痒、皮疹迅速消退的未见报道,笔者介绍1例. 病例资料:王某某,男,53岁,因脑外伤和多发性骨折入院.已行高压氧治疗35次,治疗压力0.2 MPa,吸氧60 min,每20 min间歇5 min吸舱内空气.2010年9月26日晚患者身体多处出现红色斑丘疹,伴瘙痒.当时未予抗过敏处理.27日继续接受高压氧治疗,出舱后患者诉瘙痒症状消失,查体发现皮疹基本消退.细询病史后,诊断为药物过敏,具体药物不详,似以静脉输液所用药物可能性较大.为防皮疹再发,停用静脉输注药物,予氯雷他定、地塞米松、炉甘石洗剂抗过敏.但27日夜间,患者再次出现全身性皮疹,瘙痒明显.28日行高压氧治疗后皮疹及瘙痒症状又迅速消失.临床停用所有口服药物后瘙痒、皮疹未再出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高压氧治疗脑梗死患者脑内氮-乙酰天门冬氨酸(NAA)、乳酸(Lac)含量的变化规律,探讨与临床疗效的内在关联.方法 选取神经内科收治的发病在7d内的脑梗死患者,分为高压氧治疗组(n=35)、常规治疗对照组(n=39),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后应用磁共振频谱(MRS)无创检测脑内NAA、Lac含量,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以治疗15d为数据采集时间节点,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高压氧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梗死区NAA明显下降、Lac显著增高符合既往文献报道的基本规律.在病程演变过程中,梗死区NAA回升缓慢,提示与病变区域发生不同程度的不可逆病理改变有关;治疗组局部Lac清除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梗死区乳酸清除速率加快可能是高压氧疗效较好的机制之一;应用MRS技术检测患者NAA、Lacr变化对评估病情、研判预后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