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前臂交锁髓内钉自运用于临床以来,其固定可靠、创伤小、恢复期短以及能早期功能锻炼的优点已得到同行们的认可[1-2]。由于桡骨本身存在桡骨弓的解剖特点及近端锁钉和近钉点与桡神经的关系密切,临床上行桡骨交锁髓内钉固定  相似文献   
3.
交锁钉与加压钢板固定尺骨骨折的生物力学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交锁髓内钉与动力加压钢板固定尺骨骨折的生物力学性能进行测试,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12根新鲜尺骨标本,制作成中段横形骨折模型,分别用交锁髓内钉和6孔3.5 mm动力加压钢板固定,髓内钉规格为φ4mm,长200~230 mm.将标本固定于MTS试验机,对其进行抗轴向压缩、抗弯曲、抗扭转的生物力学测试,比较分析抗压刚度、抗弯刚度、抗扭刚度和抗压强度、抗弯强度、抗扭强度.[结果]交锁髓内钉固定的抗轴向压缩刚度、抗弯曲刚度和抗扭转刚度依次为(450.00±38.42)N/mm、(45.64±5.24)N·cm/Deg、(11.42±1.21)N·cm/Deg;6孔3.5mm动力加压钢板固定的抗轴向压缩刚度、抗弯曲刚度和抗扭转刚度分别为(405.40 4-29.26)N/mm、(41.00±4.78)N·cm/Deg、(10.05±1.32)N·cm/Deg.在1000 N轴向压缩载荷作用下,交锁髓内钉和加压钢板固定时尺骨的位移分别为(2.20±0.11)mm和(2.48±0.15)mm;在5 N·m弯曲载荷下,采用交锁髓内钉固定的尺骨的最大桡度为(3.25±0.15)mm,加压钢板固定的最大桡度为(3.60±0.21)mm;在扭转试验中,交锁髓内钉固定能承受扭矩最大达(2.40±0.13)N·m,而加压钢板固定能承受的扭矩为(1.90±0.10)N·m;实验所得的数据采用SPSS.10软件处理,再进行t检验显示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可见交锁髓内钉在力学刚度和强度上均优于6孔3.5mm动力加压钢板固定.[结论] 交锁髓内钉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性能,固定可靠,符合生物学固定的原则.  相似文献   
4.
背景:自体骨在颈椎植骨融合术中应用最早、最多,但其来源有限,同时也带来供骨区感染、出血、术后疼痛等并发症。近年来随着新型植骨融合材料的使用,使上述并发症得以避免或减少。 目的:比较MC+®椎间融合器结合自体骨与硫酸钙人工骨在颈椎前路融合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于2008-01/12对26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共34个节段实施前路椎间盘摘除、椎体融合术,取颈前斜切口3.0~4.0 cm,切除椎间盘及后纵韧带,保留终板,自体骨组椎间融合器填充自体髂骨松质骨,硫酸钙组椎间融合器填充Wright公司OsteoSet人工骨,结合固定嵌片使用。以术后X射线片和JOA评分及术后Odom’s疗效评定标准评价疗效。 结果与结论:两组共26例患者(34个节段)全部获得随访,术后两组JOA评分无明显差异,术后两组临床疗效评定(Odom’s标准)优良率,硫酸钙组高于自体骨组,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术后3,6个月人工骨组融合率比自体骨组低,但12个月时两组融合率均为100%。硫酸钙组术后6个月前凸角丢失较自体骨组多0.4°,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提示硫酸钙结合MC+®椎间融合器与自体骨结合MC+®椎间融合器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一致,但硫酸钙人工骨可以有效避免取骨区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桡骨交锁髓内钉固定术避免桡神经深支损伤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前臂标本44侧解剖显露桡神经深支,将肱骨外上髁与Lister结节连线和桡骨头关节面,关节面下1.0、1.5、2.0cm,桡神经深支穿入旋后肌平面,桡神经深支跨越桡骨平面等6个面的交点,依次标记为A、B、C、D、E、F6个点。记录AE、AF的长度,测量B、C、D3个定点在屈肘前臂旋前、中立、旋后位与桡神经深支的水平距离。结果:B、C、D3个定点离桡神经深支的距离越来越近;而对于同一定点,其与桡神经深支的距离按旋前、中立、旋后位的顺序越来越远。结论:桡骨交锁髓内钉固定时,宜于屈肘前臂中立位,在肱骨外上髁与Lister结节连线上,距桡骨头关节面约1.5cm的位置,由前臂后外侧向前内侧插入远端交锁螺丝钉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6.
2002-2003年用自行研制的前臂交锁髓内钉系统治疗尺骨骨不连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股骨头骨折伴髋关节脱位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性分析14例股骨头骨折伴髋关节脱位的临床资料,探讨股骨头骨折伴髋关节脱位的诊断分型与治疗方法的选择。按Pipkin创伤病理分型:I型2例,Ⅱ型4例,Ⅲ型2例,Ⅳ型6例。结果10例获随访,随访时间7个月至7年,平均3.4年;优4例,良4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80%。认为股骨头骨折伴髋关节脱位在诊断上须重视理学检查并结合平片和X—CT检查;在治疗上争取早期复位髋关节脱位,根据Pipkin创伤病理分型和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背景:交锁髓内钉在治疗桡骨多段骨折、骨不连、骨质疏松性骨折上显示独特的优越性,但置入远端锁钉可能会损伤桡神经深支。 目的:对桡神经深支与交锁钉内固定时的相关解剖进行分析。 设计、时间及地点:观察测量实验,于2002-11/12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科实验室完成。 材料:成人前臂尸体标本44侧由苏州大学解剖教研室提供。游标卡尺由振华教学仪器厂生产。 方法:前臂标本44侧解剖显露桡神经深支,将肱骨外上髁与Lister结节连线和桡骨头关节面凹,关节面凹下 1.0,1.5,2.0 cm,桡神经深支穿入旋后肌平面,桡神经深支跨越桡骨平面等6个面的交点,依次标记为A,B,C,D,E,F 6个点。 主要观察指标:测量关节面凹下1.0,1.5,2.0 cm 3个定点在屈肘前臂旋前、中立、旋后位与桡神经深支的水平距离。 结果:关节面凹下1.0,1.5,2.0 cm 3个定点离桡神经深支的距离依次减小;进钉点选定后,在前臂按旋前、中立、旋后位顺序依次变化时,进钉点离桡神经深支的距离越来越远。 结论:桡骨交锁髓内钉固定时,宜于屈肘前臂中立位,在肱骨外上髁与Lister结节连线上,距桡骨头关节面凹约1.5 cm的位置,由前臂后外侧向前内侧插入远端交锁螺丝钉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9.
观察 5具 10侧成人上肢标本的桡神经浅支分支处的位置 ,桡神经浅支内侧支与Lister结节、桡骨茎突及头静脉的位置关系。结果显示 ,桡神经浅支在距离Lister结节 3.6 7± 0 .99cm、肱骨外上髁最突出点与Lister结节连线外侧 1.39± 0 .35cm处分出内外侧支。桡神经浅支的内侧支位于Lister结节与桡骨茎突的桡侧半 ,与Lister结节的平均距离为 1.4 2cm。表明桡骨远端交锁钉进钉点选择Lister结节不易损伤桡神经浅支 ,但选择切口时应避开头静脉及扩髓时保护周围皮肤  相似文献   
10.
刘焱  言湛军  顾军 《吉林医学》2011,(15):3075-3076
目的:研究安尔碘灌洗治疗,对胫骨骨折骨外露伴感染情况下,行皮瓣转移术后的疗效。方法:对12例胫骨开放性骨折骨外露伴感染患者,行皮瓣转移及灌洗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12例患者胫骨前缘皮瓣Ⅰ期愈合10例,Ⅱ期愈合2例,创面均覆盖良好,随访3个月,无继发感染。结论:安尔碘灌洗治疗,对骨外露伴感染行皮瓣转移术的病例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