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4篇
儿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6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背景 手足口病是20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全球性传染病。自2008年以来,手足口病在我国发病率高,重症病例占比高,是危害我国儿童健康的急性传染病。目的 探讨 2008-2017年住院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特征,提供云南省内大样本手足口病的临床数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通过电子病案系统收集2008-2017年在昆明市儿童医院住院的手足口病患儿的发病数、发病时间、年龄、性别、临床分型、分期等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昆明地区10年间住院手足口病患儿共11 510例,全年均有流行,呈单峰型,4-8月是发病高峰期。(2)住院患儿中男孩多于女孩,男女比例为1.13∶1,最小年龄为37 d,最大年龄为14岁6个月,平均年龄(2.37±1.50)岁;在不同年龄段均可发病,住院患儿中3岁及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共有9 982例(86.72%);普通型病例3 368例(29.26%),重症病例8 142例(70.74%),重症病例中重型4 690例(40.75%),危重型3 452例(29.99%),3岁及以下儿童重症发生率为88.02%;不同年龄组手足口病在重型及危重型中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危重型手足口病早期均有高血压3 452例(100%),心率快3 273例(94.84%),呼吸增快2 983例(86.44%),指趾端循环不良2 408例(69.76%),肢体瘫痪63例(1.83%),尿潴留14例(0.41%)。(4)粪便病原学检查10 234例(88.91%),其中肠道病毒71(EV71)有3 843例(33.39%),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A16)有1 112例(9.66%),其他肠道病毒有3 560例(30.93%);2008-2013年病原主要以EV71和COA16感染为主,2014-2017年以其他类型肠道病毒和EV71感染为主,危重型手足口病的病原以EV71感染为主。结论 住院手足口病患儿及重症人群主要是3岁及以下儿童,引起重症手足口病仍以EV71感染为主。高血压、心率快、呼吸增快、指趾端循环不良等是危重手足口病的早期信号,应积极给予救治和控制病情。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昆明市儿童医院2017~2020年引起血流感染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儿童血流感染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收集昆明市儿童医院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门诊和住院患儿临床诊断为菌血症,且血液标本培养为大肠埃希菌或肺炎克雷伯菌的血培养结果,用WHONET 5.6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从血培养阳性标本中共分离出大肠埃希菌193株,其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100株,阳性率为51.8%;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CR-ECO)8株,阳性率3.3%;肺炎克雷伯菌46株,其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18株,阳性率39.1%,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N)14株,阳性率30.4%。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菌株耐药率较非产ESBLs菌株高。CR-ECO对氨曲南耐药率为87.5%,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耐药率为100%;CR-KPN对氨曲南耐药率为61.1%,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耐药率为44.4%,复方新诺明耐药率为5.6%。14株CR- KPN中有12株对亚胺培南MIC值 ≥ 16 μg/mL,占85.7%(12/14);8株CR-ECO中有7株对亚胺培南MIC值 ≥ 16 μg/mL,占87.5%(7/8)。分离菌株临床科室分布以新生儿病房最高,其次为血液肿瘤和重症监护病房;年龄以 < 28 d的新生儿居多,其次是 > 28 d~1岁。  结论  昆明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病区、血液肿瘤、重症监护病区面临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的困境,且菌株具有多重耐药性。这对临床治疗上述2种菌引起的血流感染,选用抗生素的压力也越来越困难,应高度重视。合理有效地控制感染,减少耐药菌株出现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儿童感染大肠埃希菌的临床分布及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3年5月我院儿童痰液、尿液、血液、分泌物等标本检出的701株大肠埃希菌,采用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仪进行细菌鉴定,药敏测定采用K-B法,并比较不同标本所检出大肠埃希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差异。结果:701株大肠埃希菌在临床检出标本中最常见为痰液标本356株(50.8%)、尿液标本252株(35.9%)、血液标本78株(11.1%)。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最敏感,耐药率均为0.2%,其次为阿米卡星、呋喃妥因、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分别为7.3%、9.4%、22.1%、35.9%;对氨苄西林耐药率最高,为93.3%,其次是头孢菌素类,绝大部分耐药率高于75.0%。结果显示69.2%的大肠埃希菌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结论:大肠埃希菌在儿童感染中存在比较严重的耐药情况,但是儿童分离的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碳青霉烯类或加酶抑制剂复合抗菌药物仍较敏感,提示尽早进行细菌培养和耐药监测,可指导临床合理用药,避免产生更多耐药株。  相似文献   
4.
目的监测本地区儿童感染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情况,掌握儿童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SAU)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为提高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对各类感染标本分离的147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应用VITEK-32微生物全自动分析系统进行鉴定,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采用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筛选MRSA菌株,同时进行D-试验研究红霉素诱导克林霉素耐药情况。使用WHONET5.4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学处理。结果小儿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标本主要来自于痰液,共分离到金黄色葡萄球菌121株,占阳性菌株的82.3%(121/147),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42株。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结果显示147株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MRSA 47株(31.9%)。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显示147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全部耐药,而对万古霉素全部敏感,对苯唑西林、头孢唑啉、红霉素、克林霉素敏感率分别为64.6%、98.0%、44.2%、52.4%。药敏结果显示SAU存在多重耐药情况,有10株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同时耐药;D-试验结果显示诱导试验阳性率为54.5%。结论本文多数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SAU)菌株标本取自于呼吸道感染的痰液。通过药敏分析发现SAU对青霉素耐药率为100%,提示该种药物已不适合应用本地区SAU感染患儿的治疗。147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存在多重耐药情况并检出MRSA 47株(31.9%),提示本地区儿童感染SAU,特别是MRSA耐药形势不容乐观,仍需加强对MRSA的日常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5.
背景儿童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疾病,但关于AML患儿民族差异与临床关系的研究鲜有报道。目的分析云南地区AML(非M3型)患儿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并探究其民族差异。方法收集2015-01-01至2020-03-01昆明市儿童医院收治的初诊AML(非M3型)患儿为研究对象。收集AML患儿的基线临床资料,包括人口学资料(民族、性别、年龄)、一般资料(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乳酸脱氢酶、骨髓原始细胞数、FAB分型)、染色体核型结果、基因检测结果。从所有患儿入组后开始随访,截至2020-05-31。记录患儿的治疗方案、危险度及预后情况。结果最终纳入AML(非M3型)患儿72例,随访时间为2~60个月;汉族51例,少数民族21例(彝族5例、回族4例、哈尼族3例、白族2例、苗族2例、壮族1例、佤族1例、布依族1例、蒙古族1例、傣族1例)。少数民族患儿白细胞计数高于汉族(P<0.05)。随访截至2020-05-31,汉族和少数民族患儿诱导治疗第一疗程后完全缓解率、复发率、骨髓移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少数民族患儿危险度、死亡率高于汉族(P<0.05)。随访截至2020-05-31,绘制汉族和少数民族AML患儿的生存曲线进行比较,汉族AML患儿无事件生存率、总生存率高于少数民族(χ2值分别为8.098、12.547,P值分别为0.004、<0.001)。结论云南地区汉族AML患儿危险度分层、预后优于少数民族,但具体原因尚未明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2013-2015年昆明市儿童医院泌尿道感染患儿病原菌构成和耐药特点,以期为临床经验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13-2015年13 929例门诊和住院泌尿道感染患儿的清洁中段尿,对尿液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及细菌耐药性分析。结果:13 929例尿样中菌检阳性率为7.8%,在排除重复菌株后共检出980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668株(68.2%),革兰阳性球菌308株(31.4%),真菌4株(0.4%)。居前两位的菌种为大肠埃希菌、肠球菌,二者所占比例总和达到71.2%。药敏试验结果显示,两种主要致病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性高。结论:大肠埃希菌和肠球菌是儿童泌尿道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其分布在我院2013-201 年无明显变化,但均表现出较强的多重耐药性。明确泌尿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这些病原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对儿童尿路感染的治疗及抗生素合理使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靶向Survivin肿瘤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凋亡抑制因子survivin是近年来发现的凋亡抑制蛋白(IAP)家族新成员,survivin蛋白具有调节细胞分化和抑制凋亡功能。在多数恶性肿瘤组织中表达丰富,但在相应正常成人组织中不表达,这种选择性表达特性使其成为目前恶性肿瘤诊断和治疗的新靶点。survivin的表达在多种肿瘤中可以作为预后不良的标志。本文就靶向survivin肿瘤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昆明市儿童医院感染性腹泻沙门菌和志贺菌的分布和药敏结果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收集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门诊及住院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进行沙门菌和志贺菌培养,病原菌用全自动细菌分析仪VITEK COMPACT培养鉴定及药敏,并进行血清凝集分型,最后用WHONET 5.6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  在检测的29674 份标本中,分离出志贺菌属和沙门菌属共 226株,志贺菌属 75株(33.2%),福氏志贺菌33株(14.6%),宋内志贺菌42株(18.6%),未检出痢疾志贺菌和鲍氏志贺菌。分离出沙门菌属 151株(66.8%),共检测出5种血清型,其中鼠伤寒沙门菌 106株(46.9%),伤寒沙门菌25株(11.1%)。腹泻患儿主要分布在4~10月,聚集分布在5~10月。2岁以下是沙门菌感染的易感人群,占72.8%(110/151)。沙门菌属感染引起的腹泻呈逐年上升趋势,沙门菌以鼠伤寒沙门菌为主。志贺菌在2017年、2018年以福氏志贺菌为主,而2019年以后转变为宋内志贺菌为主。另外,药敏结果显示沙门菌儿童感染性腹泻临床首选药物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敏感率82%),而宋内志贺菌首选药物为头孢他啶(敏感率97.6%)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敏感率92.8%),福氏志贺菌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敏感率仅为60%和40%,提示志贺菌属各血清群对抗菌药物敏感性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 < 0.05)。沙门菌属和志贺菌属均为未发现亚胺培南耐药菌株。  结论  沙门菌和志贺菌引起的儿童感染性腹泻以沙门菌为主,呈逐年上升趋势,以2岁以下高发,鼠伤寒沙门菌为主要血清型,经验性用药首选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各血清型志贺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有所不同。需加强腹泻儿童粪便的病原菌和耐药监测,以便临床医生根据药敏结果给予针对性抗感染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儿童专科医院住院患儿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CRKP)感染及死亡的危险因素,为该类细菌的感染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采用配对病例-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回顾性纳入昆明市儿童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0月的81例CRKP感染患儿,81例碳青霉烯类敏感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sensitive Klebsiella pneumonia,CSKP)感染患儿,及162例对照儿童(住院期间未分离出CRKP及CSKP的患儿),比较分析各组儿童的基础疾病、既往住院暴露及该次住院暴露情况与CRKP感染及死亡的关联性。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既往3个月内有住院史与CRKP、CSKP感染存在较高关联强度(分别OR=14.25、10.07,P<0.01);CRKP感染患儿特异的危险因素包括既往3个月内有碳青霉烯药物治疗史(OR=16.54,P<0.01)及该次住院接受中心静脉置管(OR=33.03,P<0.01)。而既往3个月内有碳青霉烯药物治疗史(OR=28.33,P<0.01)及该次住院抗生素经验性用药(OR=14.50,P<0.01)是导致CRKP患儿死亡的危险因素。 结论 患儿既往3个月内有住院史、碳青霉烯类药物治疗史,以及入院后接受侵入性操作是影响CRKP感染及预后的主要原因。儿童专科医院有必要开展入院时CRKP主动筛查,规范使用抗生素,并加强医院感染监测,以控制CRKP感染的发生。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22,24(9):1008-1013]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不同分类新生儿的骨矿代谢状况,并对比各项骨矿代谢指标在骨营养代谢异常中的诊断价值,为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90例新生儿,其中足月儿62例、早产儿28例(极低出生体重儿12例,低出生体重儿16例)作为研究对象。检测血清骨钙素(OC)、β胶原分解片段(β-CTx)、血清钙(Ca2+)、25-羟胆骨化醇[25-(OH)D3]及甲状旁腺素(PTH)浓度,并采用两组独立样本t检验及Pearson相关分析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早产儿组血清β-CTx浓度高于足月儿组(P<0.05),血清Ca2+和PTH浓度低于足月儿组(P分别<0.01和<0.05);早产儿组血清OC水平与Ca2+、25-(OH)D3呈正相关,血清β-CTx水平与Ca2+和25-(OH)D3呈负相关;极低出生体重(VLBW)组血清OC与Ca2+浓度低于低出生体重(LBW)组(P均<0.05),血清β-CTx浓度高于LBW组(P<0.05); VLBW组血清OC水平与Ca2+、25-(OH)D3呈正相关,血清β-CTx水平与Ca2+、25-(OH)D3呈负相关;新生儿血清OC、Ca2+水平与胎龄、体重正相关,血清β-CTx水平与胎龄、体重负相关。结论 新生儿血清骨矿代谢指标水平主要受胎龄、体重因素的影响,早产儿易出现骨营养代谢异常,且胎龄越小(体重越轻)越易出现骨营养代谢异常,临床上应尽早发现并及时合理补充VitD和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