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4篇
肿瘤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正>韦尼克脑病(WE)多见于慢性乙醇中毒,妊娠呕吐及严重营养不良者。近年来我们通过临床观察发现,腹部手术后并发WE的患者亦较为多见。由于WE起病隐匿,症状不典型,加之护士对此认识不足,使患者不能得到及时有效治疗,为此,我们采用循证护理方法,即以有价值、可信的科学研究结果为依据,提出问题,寻找实证,用实证对患者实施最佳护理[1]。取得了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门诊抽血室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采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抽血室工作质量进行监控,查找问题,不断优化管理流程,加强护士技术操作培训,使抽血室工作质量持续改进。结果:常规模式对照组采集血液标本4 913份,其中不合格标本164份,占3.34%,患者出现护理并发症6例;引发投诉2起,满意度调查为65.55%。PDCA循环模式组采集血标本4 986份,不合格标本18份,占0.37%,无护理并发症,无护理纠纷及投诉,患者满意度95.19%。结论: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门诊抽血中规范了工作流程,增强护士质量意识,有效提高了血液标本合格率,预防并发症,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杜绝护理纠纷。促进了门诊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的开展,是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对医护人员进行土拉弗氏菌病科普知识宣传教育的有效性,以提高医护人员对土拉弗氏菌病的认识及诊治水平。方法对160名医护人员进行土拉弗氏菌相关知识教育,采用以集中培训为主,和个别一对一宣传教育以及资料宣讲发放相结合的教育方法,并将宣传教育前后的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结果医护人员在宣传教育前后对土拉弗氏菌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宣传教育后的知晓率较教育前显著提高(χ2=64.56,P<0.01)。结论对医护人员进行土拉弗氏菌病相关知识宣传教育,采用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教育方法效果好。  相似文献   
4.
临床护理路径是为已确诊某种疾病的一组患者制定的以患者为中心、从入院到出院的一整套医疗护理整体工作计划,是一种具有时间性和顺序性的整体服务计划[1]。肾结石是泌尿外科常见疾病,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是近几年开展治疗泌尿系统结石的一种微创新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2]。  相似文献   
5.
赵谦  孙潇  罗真真  董怡萍  韩苏夏 《西部医学》2019,31(9):1328-1333
【摘要】 目的 构建人真核翻译起始因子3C(Eukaryotic Translation Initiation Factor 3 Subunit C, EIF3C)编码区全长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FaDu人下咽鳞癌细胞系,为探讨EIF3C的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方法 从人下咽鳞癌细胞系中提取总RNA,反转录成cDNA后用特异性引物PCR扩增EIF3C基因编码区全长(NM_0010378082),双酶切后将EIF3C基因编码区全长克隆到载体pCMV Blank上,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MV EIF3C。转染FaDu细胞系,real timePCR和Western blot检测EIF3C表达水平。将未加质粒转染FaDu细胞作为未加质粒转染组,加质粒pCMV Blank作为pCMV Blank转染组,以及加质粒pCMV EIF3C作为pCMV EIF3C转染组。分别将pCMV EIF3C转染组EIF3C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与未加质粒转染组、pCMV Blank转染组进行比较,以及比较未加质粒转染组和pCMV-Blank转染组。通过生物信息学网站和软件分析人EIF3C氨基酸序列的理化性质、磷酸化位点、二级结构和三维结构。结果 测序结果表明构建的真核表达载体pCMV EIF3C中人EIF3C序列正确。转染实验表明载体pCMV EIF3C转染组EIF3C的mRNA水平相比载体pCMV Blank转染组升高708倍,未加质粒转染组升高802倍(P<0.001),且载体pCMV EIF3C转染组蛋白表达水平相比于载体pCMV Blank转染组和未加质粒转染组也显著升高(P<0.05)。EIF3C蛋白质由913 个氨基酸组成,预测含有27个磷酸化位点,其二级结构以α 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为主。结论 成功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MV EIF3C,并使EIF3C在下咽鳞癌细胞系中过表达。  相似文献   
6.
DNA损伤修复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遗传物质稳定性受自身与外界多种条件影响,可形成多种类型DNA损伤,如DNA烷基化、氧化、错配、成环、断裂、非典型结构等。这些受损DNA扰乱细胞稳态及动态平衡,引起基因突变、染色体畸形,甚至细胞和生物退化、老化、死亡等。人体通过识别DNA损伤位点,激活一系列生化通路,协调DNA复制与转录,使损伤DNA得以修复,维持机体相对独立、稳定。放射线引起肿瘤细胞DNA损伤同时,也启动DNA损伤应答,其中碱基切除修复、核苷酸切除修复、错配修复、双链断裂修复和跨损伤合成修复起关键作用,是细胞照射后DNA修复的主要途径,其功能异常可引起肿瘤放射敏感性差异。本文总结近年国内外DNA损伤修复方面的研究成果,着重阐述DNA损伤修复类型及分子机制,旨在促进读者对该领域重要意义的理解,为探索DNA损伤修复通路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程燕玲  董强  董怡萍 《实用医技杂志》2012,19(10):1108-1109
高龄患者在手术治疗过程中容易继发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低钠血症、低氯等.由于低钾血症表现突出,易引起医护人员高度注意,往往能及时纠正.而高龄患者的低钠血症由于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常常被漏诊,延误治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