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30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甲基磺酸敏感蛋白2(MMS2)在血管紧张素Ⅱ(AⅡ)诱导神经干细胞(NSCs)向多巴胺(DA)能神经元定向分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新生鼠大脑来源的NSCs.通过巢蛋白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对神经前体细胞进行鉴定;在此基础上,将第2代的NSCs按实验设计分成6组:A:对照组;B:AⅡ组;C:AT1受体拮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SU)患者对第二代抗组胺药物的依从性、影响因素及症状控制情况。方法:将2015年6月-2017年6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皮肤科门诊诊断为CSU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病例调查和电话随访的方式,对CSU患者首次就诊后6个月和9个月的情况进行回顾性问卷调查,主要观察指标为依从率、不依从原因、依从性影响因素及病情控制情况。结果:共完成有效问卷589份,第二代抗组胺药物依从者233例(依从率为39. 56%),不依从者356例(不依从率为60. 44%)。不依从原因分类包括:不理解医嘱,发病时服药172例;担心药物副作用126例(其中间断服药47例,停药79例);经常忘记,间断服药33例;病情控制不佳停药14例;发生药物副作用停药7例;备孕或怀孕停药3例;经济原因停药1例。233例服药依从者治愈101例,356例不依从者治愈63例,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15. 15,P <0. 01)。文化程度与患者服药依从性有关(OR=1. 53,95%CI为1. 02~5. 39),而经济水平与其依从性无关(OR=0. 93,95%CI为0. 71~1. 55)。结论: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对第二代抗组胺药物依从性较低,应针对不依从原因加以干预提高依从率。  相似文献   
3.
肝脏巨大血管瘤(Hepatic cavernous hemangima,HCH)在临床尤为常见,以往多采用手术治疗,但存在一定的手术风险。近年来我院采用射频(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消融术治疗巨大HCH,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利用超声诊断技术对HCH捆扎术后行RFA进行观察,为临床HCH疗效进行综合评价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GDNF)是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TGF-β)家族中的一员.GDNF是一种神经营养因子,通过与由GDNF家族受体(GDNF family receptor alpha 1, GFRα1)和c-Ret组合成的复合受体结合,激活细胞内一系列信号传导通路,发挥营养神经、抑制神经元变性坏死的作用.多项实验室及临床研究显示,GDNF对多巴胺(dopamine,DA)能神经元和外周的神经元如交感神经元、副交感神经元、感觉神经元与运动神经元等有营养和保护作用.最有希望成为治疗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及外周神经元变性坏死的有效治疗手段.如何通过采用恰当的给药途径及方式,既能使其在体内高效稳定地发挥作用,又能将不良反应减到最低程度是未来研究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5.
作者认为,术者术前亲自做胃镜进行病灶定位观察,有利于确定食管和十二指肠的切除范围,利于确定胃的切除范围,利于选择手术进路。该做法值得提倡及推广。  相似文献   
6.
人细胞融合肝癌疫苗的制备及其融合细胞百分率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术病人新鲜肝癌组织及部分脾脏,分离纯化、激活B细胞,应用PEG融合肝癌细胞与激活B细胞,经培养灭活制得肿瘤疫苗。同时测定了融合肝癌疫苗的融合率、冻存后复苏活细胞百分率。结果显示,3例融合细胞的融合率分别为66.84%、74.43%、76.55%,融合细胞经DMSO和甘油冻存后复苏活细胞百分率分别为95%、97%。研究表明,人细胞融合肝癌疫苗具有很高的融合率和冻存后复苏活细胞百分率,便于制备及储存,适合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胆囊管综合征(cystic duct syndrome,CDS)的诊断方法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分析36例CDS的临床症状、诊断流程及治疗结果.结果:36例CDS均具有典型的胆绞痛症状.术前常规进行腹部超声、口服胆囊造影等检查,21例行MRCP检查提示胆囊管迂曲、慢性胆囊炎或胆囊积液.12例病程中发现继发性胆囊结石.合并急性化脓性胆囊炎6例.31例顺利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其中2例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5例实施开腹胆囊切除术.术中所见及术后病理学检查均支持CDS的诊断.结论:CDS的诊断需综合考虑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术中发现及术后病理学检查等因素,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CDS的理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在整个医学教学过程中,临床实习是一个关键性的重要环节。过去,尽管学校各级领导部门下了不少工夫、花了不少气力,但由于实习管理制度和措施不健全、不科学,加上一些主观和客观的不利因素,使实习管理工作一直处于被动和徘徊不前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外科切除联合射频消融(RFA)治疗多发性肝脏海绵状血管瘤(HCH)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笔者对9例多发性HCH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9个主病灶及17个次病灶的平均肿瘤直径分别为(16.7 ± 4.3) cm及(5.6 ± 1.2) cm。均在全麻下顺利完成主病灶切除及次病灶RFA治疗。其中5例8个次病灶缝扎后行RFA(缝扎组),4例9个次病灶未缝扎直接行RFA(未缝扎组)。缝扎组及未缝扎组的单病灶平均RFA时间分别为(14.0 ± 5.2) min及(32.8 ± 10.8) min (P<0.001),单病灶平均出血量分别为(57.5 ± 19.8) mL及(106.7 ± 50.0) mL (P<0.05)。RFA后半年与治疗前相比,缝扎组及未缝扎组的病灶直径分别缩小57.6%及47.2%(P<0.01)。术后1个月螺旋CT证实,外科切除边缘无残余肿瘤组织,RFA病灶均完全坏死。提示外科切除联合RFA治疗多发性HCH安全可行,效果肯定。缝扎后RFA可缩短射频治疗时间,减少出血量,提高射频疗效。  相似文献   
10.
肝脏海绵状血管瘤合并肝硬化的腹腔镜射频消融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肝脏海绵状血管瘤(hepatic cavernous hem angiom a,HCH)合并肝硬化病人行腹腔镜射频消融(rad iofrequency ab lation,RFA)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2001年3月~2005年8月,15例HCH合并肝硬化病人在全麻下进行腹腔镜RFA治疗。男6例,女9例,年龄(46.2±7.0)岁。均有上腹部不适、疼痛或腹胀。乙型肝炎13例,丙型肝炎2例。肝功能Ch ild A级10例,Ch ild B级5例。术前经超声、螺旋CT或MR I等检查共发现病灶20个,肿瘤直径(7.2±1.4)cm。病灶均位于肝脏表面或临近胆囊等空腔脏器。血小板计数(31.2±10.4)×109/L。合并慢性结石性胆囊炎3例,糖尿病2例。术中行腹腔镜超声检查及病理活检。结果15例均顺利完成腹腔镜RFA治疗,同时行胆囊切除术3例。单个病灶射频治疗时间(68.8±34.0)m in,总手术时间(120.0±28.0)m in。未出现腹腔出血、胃肠道损伤、膈肌损伤、胆漏及肝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术后1个月螺旋CT增强扫描证实,肿瘤完全坏死率达100%(20/20)。随访5~31个月,中位15个月,13例症状完全消失,2例症状明显改善。结论HCH合并肝硬化病人行腹腔镜RFA治疗安全可行,治疗效果肯定,并有效避免了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