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基于医学生的视角,通过问卷调查方式,了解其对《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评价情况。调查发现,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评价总体得分属于中等;影响学生对该课程评价的主要因素为:教学内容、主动学习情况、政治面貌、课堂出勤情况和课堂专注度。提出今后在课程教学内容、教学编排和教学方法方面的改革措施,以不断提高《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通过实证研究,了解福建某高等医学院校1 141名医学生的职业能力及其影响因素。调查发现,医学生职业能力总体情况处于中等水平(2.85±0.45);在引入的9个自变量中,医学生对所学专业的了解程度对其职业能力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学习和生活的适应情况以及对未来职业的认识情况。医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要坚持理论灌输与实践操作相结合;要坚持因材施教与分类指导相结合;要坚持尊重教学规律与创新方法相结合,积极推进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福建某高等医学院校贫困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福建莱高等医学院校442名贫困女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对其心理健康的可能影响因素进行筛选.结果:高等医学院校贫困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其家庭完整性、年龄、年级、父亲职业等.结论:影响高等医学院校贫困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应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和帮扶措施.  相似文献   
4.
医务社会工作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关键是要真正发挥医务社会工作的"柔和剂"作用,对患者实行有效的人性化关怀服务,走具有本土化的医务社会工作之路,在患者入院时、住院中、出院后三个环节中介人,并充分应用医务社会工作的专业角色,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从而营造和谐兴院的氛围。  相似文献   
5.
通过实证研究方法,调查福建某高等医学院校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学习态度,结果发现医学生对该门课程的重视程度较低,在学习该门课程中所体现出来的态度并非太主动,部分学生甚至带有一定的功利主义色彩。鉴于此,高等医学院校在今后的《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循循善诱,提高学生对"形势与政策"教育的认知能力;把握医学院校《形势与政策》课程的规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当前医疗环境复杂化,对广大医师造成了许多不良影响,同时也阻碍了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顺利发展。透过医务社工在医师社会支持系统中面临的矛盾分析,提出其在构建新型医师社会支持系统模式中所应扮演的角色。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侨批文化中蕴含的家庭伦理思想和爱国主义思想,并从家国情怀培植的角度探析侨批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影响,提出要从讲好侨批故事、弘扬侨批文化、搭建学习平台、研究侨批文化等四个方面深入挖掘各种教育资源,引导大学生把爱国爱家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共梦想之中。  相似文献   
8.
基于大学生的就业力现状,指出当前高校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教学目标单一,就业力教育断层;教学内容单薄,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学方法守旧,教学效果不佳等,并分析了这些问题对大学生就业力养成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改革高校教学模式,提高大学生就业力的“四入式”,即采用渐进嵌入式,打造全程化的就业教育;启用广泛融入式,培养大学生的多元能力;运用链条切入式,搭建多样性的教学方法;活用多方注入式,增进课堂内外的互动性.  相似文献   
9.
文章分析了当前临床教学基地建设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包括对临床教学工作认识和重视程度不一、临床教学基地配套制度建设有待加强、教学水平和条件参差不齐等;并提出完善临床教学基地管理组织结构、建立健全教学基地准入制度及相关管理制度、加强临床教学质量监控、增大教学经费投入等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福建省某高等医学院校贫困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福建省某高等医学院校450名贫困女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自编女大学生一般情况调查问卷作为测量工具。结果:该校贫困女大学生SCL-90因子总分≥180分的有48人,阳性检出率为10.9%。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恐怖、精神病性等因子得分均高于全国成年人常模。不同家庭经济困难等级间的各因子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该校贫困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总体正常,但仍有小部分贫困女大学生存在心理问题。高等医学院校除了要在日常工作中对贫困女大学生进行心理引导和干预外,还应考虑性别差异,并在资助制度上给予倾斜和干预,构建贫困女大学生的物质—心理—制度三重干预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