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5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90篇
外科学   55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胸部爆炸伤是现代战伤和恐怖袭击中最常见的损伤类型之一,也是爆炸伤中致死率最高的伤类之一,大部分严重胸部爆炸伤患者死于受伤早期和院前转运途中,故对其紧急救治特别重要。目前普遍存在治疗不规范、疗效差异大等问题,且临床上缺乏胸部爆炸伤救治规范。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遵循科学性、实用性和先进性的原则,针对胸部爆炸伤的分型、院前急救和院内治疗的关键技术和处置策略制订本指南,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醛糖还原酶(AR)在脊髓损伤(SCI)组织中的表达特点,并探索其与SCI的相关性,以期为脊髓损伤修复提供新的干预靶点及治疗途径。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150只,用随机数字法分为3组:假手术对照组(Sham组,n=50只),脊髓损伤组(SCI组,n=50只),脊髓损伤+醛糖还原酶抑制剂(唐林,即依帕司他)干预组(ARI组,n=50只)。sham组只做T9、T10椎板切除术,SCI组和ARI组采用改良Allen法制备大鼠脊髓损伤模型。将大鼠分别于术后第3、12、24、48、72h处死切取以受伤节段为中心约8mm长的脊髓组织,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局部炎症反应,并用免疫组化、双抗体夹心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Blot)检测AR表达。结果在各组术后的相应时间点,SCI组和ARI组可见到醛糖还原酶在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内均有较明显分布;SCI组AR含量明显高于Sham组和ARI组(P<0.05);SCI组醛糖还原酶mRNA表达明显高于Sham组和ARI组(P<0.05)。结论脊髓损伤后AR表达增高,其含量变化与脊髓损伤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多发伤患者脂肪栓塞综合征(FES)的临床特点,总结其诊治经验。方法收集2007年1月~2012年6月我科收治多发伤5 074例患者临床资料,有25例在创伤后继发FES。结合本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发病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 25例均为多发伤,损伤严重程度(ISS)≥16,FES发生率0.49%,脂肪栓塞症状伤后平均43.68h。所有患者给与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其中治愈12例,明显好转后转当地医院治疗7例,植物状态1例,放弃治疗1例,死亡4例,死亡率为16%。结论在多发伤中,FES发生率低但死亡率高,关键是对FES的早期诊断和及时处理创伤后长骨骨折。选择积极有效的综合治疗,改善创伤后FES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人类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尤其是汽车工业、航空业等的发展,人民的生活范围越来越大,参与的社会活动越来越多,人们更容易受到伤害;工业、建筑业的发展,也给相应领域的工作人员带来了受伤的机率;生态的失衡,环境的破坏,自然灾害如泥石流、地震、水害等也频繁发生;局部民族冲突也常常发生,局限性战争不可避免;还有生活在大城市中的人群,竞争压力的加大,心理压力更大,不能承受精神压力的人选择了自杀;如此诸多因素,造成了创伤意外事故增加[1],伤员增多,而且伤情的复杂程度和救治的难度越来越高,需要有专业医护人员救治和社会管理部门来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联体解剖型钛板内固定治疗髋臼后壁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3-05—2014-09采用联体解剖型钛板内固定治疗21例髋臼后壁粉碎性骨折(联体解剖板组),与自2010-01—2013-04采用重建钢板治疗的32例髋臼后壁粉碎性骨折的临床资料(重建板组)进行比较。结果联体解剖板组均获平均9.8(6~12)个月随访,本组手术时间(60±12.5)min,术中出血量(150±37.5)ml。末次随访髋关节功能按改良Merle d'Aubingne-Postel评分优良率85.7%。重建板组均获平均11.4(8~17)个月随访,本组手术时间(103±25.5)min,出血量(260±95.5)ml,髋关节功能按改良Merle d'Aubingne-Postel评分优良率84.4%。联体解剖板组手术时间(t=2.970,P0.05)、术中出血量(t=5.847,P0.05)均少于重建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治疗效果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联体解剖板固定治疗髋臼后壁粉碎性骨折能够获得与重建板相同的临床效果,且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较少,手术操作难度较低。  相似文献   
6.
创伤中心作为创伤救治的重要环节和基石,对提高创伤救治效率至关重要。我国现存的创伤救治体系中,创伤中心的建设还很匮乏,远远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在一些医院,急诊创伤外科的建立,承担了类似"创伤中心"的地位,但仍存在很多不足。政府部门和创伤医疗人员已认识到创伤中心的重要性,在建设规范,专科设立和人员培训等各方面做出了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中国创伤中心的建设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联合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治疗Schatzker V、VI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手术疗效。方法 2015年3月—2017年5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创伤中心手术治疗的Schatzker V、VI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共49例,男性35例,女性14例;年龄26~67岁,平均43.2岁。所有患者采用联合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观察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及伤肢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功能评分情况。结果 49例患者,手术平均时间(95.7±15.5)min,手术平均出血(262.9±33.2)mL,骨折平均愈合时间(4.5±1.6)个月。膝关节不稳2例,无伤口感染、骨折不愈合、畸形愈合病例。术后均门诊随访1年,术后1年伤肢采用HSS膝关节功能评分:优21例,良19例,中7例,差2例,术后膝关节优良率81.63%,术后膝关节功能较术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联合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治疗Schatzker V、VI型胫骨平台骨折,固定稳定性较高,术后并发症较少,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率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严重创伤患者外周血中Th17和调节性T细胞(Treg)比例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35例多发伤患者根据治疗期间是否发生脓毒症分为创伤组(22例)和脓毒症组(13例),选择9例健康志愿者设为对照组.采集外周血,流式细胞术检测Th17和Treg比例,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RORγt和FoxP3 mRNA表达,ELISA检测血清IL-4、IL-6、IL-10、IL-17A、IL-23、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干扰素-γ(IFN-γ)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分析Th17/Treg比值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结果 创伤组Th17比例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h 17/Treg比值较对照组稍低(P<0.05);而脓毒症组外周血Th17比例和Th17/Treg比值显著高于创伤组和对照组(P<0.01).脓毒症组血清TGF-β、IL-6及IL-23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脓毒症组与创伤组比较血清TGF-β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血清IL-6、IL-23含量明显高于创伤组(P<0.01);脓毒症组血清IL-17含量明显高于创伤组和对照组(P<0.01).脓毒症组RORγt mRNA水平表达高于创伤组和对照组(P<0.01). 结论 Th17/Treg失衡与创伤脓毒症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脊髓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并分泌多种细胞外基质共同组成的胶质瘢痕,是阻碍神经轴突再生的重要因素。星形胶质细胞活化与TGF-β、Rheb-mTOR等信号通路的激活密切相关,并受到细胞外基质中高分子量透明质酸抑制作用的影响。细胞周期调控是近年报道的抑制星形胶质细胞活化、促进轴突再生的重要手段,而降解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后分泌的多种抑制性蛋白,尤其是硫酸软骨素蛋白多糖则早已受到关注。胶质瘢痕对于脊髓损伤的修复是一把双刃剑,因此干预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的时机亦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0.
创伤是典型的"现代社会病",是国人45岁以下人群首位死亡原因〔1〕。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种高能量致伤因素导致的创伤逐渐增多,多发性创伤和创伤危重症的发生率越来越高。由于腹部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