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7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副节瘤误诊2例的麻醉处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将副节瘤误诊2例的麻醉处理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 例1:男,67岁。食道癌术后发现腹部肿物入院。拟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入室BP150/85mmHg,HR85次/min,手术开腹后探查时患者烦躁,静脉咪唑安定2mg,芬太尼0.1mg,5min后患者仍烦躁不安,BP221/145mmHg。静脉应用乌拉地尔12.5mg,BP180/95mmHg,HR91次/min,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比较七氟醚在单肺通气(OLV)和双肺通气(TLV)早期吸入过程中的肺摄取情况及对麻醉深度的影响.方法 全身麻醉下行食道肿瘤切除术病人30例,随机分成OLV组和TLV组,均于全麻诱导后插入双腔支气管导管行控制呼吸,OLV组于术者打开胸壁时开始行右侧单肺通气,TLV组保持双肺通气不变.七氟醚吸入后记录每组病人各个时点的SpO2,MAP,HR,BIS、七氟醚吸入气浓度(FI)和呼出气浓度(ET)并计算ET/FI.结果 两组间SpO2,MAP,HR,BIS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 (P>0.05),两组间FI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OLV组ET高于TLV组(P<0.05),ET/FI高于82.5%TLV组(P<0.05).结论 OLV早期对七氟醚的肺摄取速率高于同期TLV,两组患者BIS反映的麻醉深度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目标肺萎陷技术对老年开胸患者肺内分流率(Qs/Qt)的影响.方法 选择下段食管癌或贲门癌开胸手术拟行单肺通气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用支气管堵塞器堵塞左下肺叶支气管,B组用支气管堵塞器堵塞左主支气管.分别于单肺通气(OLV)之前10 min(T1)、OLV后30 min(T2)、OLV后60 min(T3)、双肺通气(DLV) 20 min(T4),抽取动静脉血行血气分析,计算Qs/Qt.结果 A、B组Qs/Qt在T2、T3时点均较T1、T4时点升高(P均<0.01);A组与B组比较,A组T2、T3时点Qs/Qt低于B组(P均<0.05).A组与B组PaO2在T2、T3时点较T1、T4时点减少(P均<0.01);A组与B组比较,A组T2、T3时点PaO2高于B组(P均<0.05).A组与B组PaC02、pH在T1、T2、T3、T4各时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支气管堵塞器行目标肺萎陷技术能减少老年开胸患者的肺内分流、改善术中的氧合.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维生素E对止血带引起的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36例术中使用止血带的单侧下肢手术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C组,n=18)和治疗组(T组,n=18)。治疗组术前5~6h口服维生素E300mg,对照组术前5~6h口服安慰剂。两组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分别于止血带充气前(T1)、止血带放气前1min(T2)、止血带放气后15min(T3)各抽取患侧下肢静脉血2mL检测血清MDA和CK的水平。结果与止血带充气前T1时点比较,MDA(丙二醛)在对照组T2时点显著降低(P〈0.05),T3时点显著降低(P〈0.0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MDA在他时点显著降低(P〈0.05),T3时点显著降低(P〈0.01),CK(肌酸激酶)在对照组T3时点显著升高(P〈0.01),治疗组在,T3时点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在T3时点显著降低(P〈0.01)。结论术前5—6h口服维生素E300mg对下肢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抑制氧自由基代谢物MDA的产生并减少CK的产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瑞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对老年患者开胸手术后认知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03-01/2004-12年潍坊市人民医院肿瘤外科和胸外科收治的食管癌患者,随机选择40例择期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ASA Ⅰ~Ⅱ级,年龄≤65岁,术前无神经、精神系统疾病史或药物滥用史,受教育程度:小学.其中,20例麻醉诱导与维持为:瑞芬太尼+丙泊酚+卡肌宁(瑞芬太尼组),20例为芬太尼+丙泊酚+卡肌宁(芬太尼组).分别在麻醉手术前一晚、术后30 min,2,6,12,24,48 h应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评定其认知功能. 结果:两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相似,睁眼时间(4.1&;#177;2.6 vs 2.2&;#177;1.0)、拔管时间(6.0&;#177;3.1 vs 3.3&;#177;2.0)、陈述自己姓名、出生日期时间(8.9&;#177;5.8vs4.0&;#177;2.5),瑞芬太尼组明显比芬太尼组短(P<0.01).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30 min,2 h简易精神状态量表评分值均明显降低(P<0.01);瑞芬太尼组6 h评分与术前比无明显差异,芬太尼组简易精神状态量表评分值在术后12 h与术前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瑞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对老年患者开胸手术后认知功能影响小,恢复快.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术中输注中分子羟乙基淀粉对机体血液流变学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4 0例择期手术病人 ,按 15ml kg输注 6 %羟乙基淀粉 ,分别于输液前、输液后 30min、手术结束时采静脉血测定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HCT、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激活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小板计数等。结果 全血粘度、HCT、红细胞聚集指数输注后较输注前明显降低 (P <0 .0 5 ) ,凝血酶原时间输注后较输注前明显延长 (P <0 .0 5 ) ,术中未有异常出血发生。结论 输注 15ml/kg 6 %羟乙基淀粉可降低全血粘度 ,减轻红细胞聚集性 ,改善血液流变学状态 ,有利于微循环灌注 ,对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不同麻醉方法对气管插管引起的凝血功能变化的影响。方法将择期拟在全身麻醉下胆囊切除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C)、艾司洛尔组(E)和气管内表面麻醉组(T),每组20例。3组病人诱导药物均选用咪达唑仑0.05mg/kg,芬太尼2μg/kg,异丙酚2mg/kg,维库溴铵0.1mg/kg。E组在喉镜置入前2min静脉注射艾司洛尔1.4mg/kg。T组在诱导前病人清醒时用1%丁卡因5ml进行口、咽喉部表面麻醉,2min后用喉镜将会厌挑起,通过喉麻管使用1%丁卡因2.5ml进行气管内表面麻醉,2min后进行气管插管。于气管插管前10min(T_0),气管插管即刻(T_1),插管后1min(T_2)记录病人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并于气管插管前10min(T_0),气管插管后60min(T_3)后抽取病人肘静脉血5ml,测量病人APTT,PT,TT,AT-Ⅲ,FIB, PLT,E(肾上腺素),NE(去甲肾上腺素)。结果C组HR和MAP气管插管前后变化明显,E组和T组HR和MAP气管插管前后无明显变化。C组和E组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T_2较T_0明显升高,T组无明显变化。3组病人气管插管前A...  相似文献   
8.
腹腔镜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已经在临床中广泛应用,我院已经将其用于肝脏肿瘤切除术和辅助射频消融术,但有时由于肿瘤位置的特殊,在腹腔镜的操作过程中可能发生膈肌的穿孔造成气胸2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不同类型喉罩在全身麻醉下宫腔镜日间手术中漏气的原因。方法 拟行全身麻醉下宫腔镜日间手术患者12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ASA)Ⅰ~Ⅱ级,年龄18~65岁,排除喉罩全麻禁忌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普通单管喉罩组(C组)、可弯曲喉罩组(F组)、双管喉罩组(S组),根据患者体重选择不同型号的喉罩,常规麻醉诱导后置入喉罩,用纤支镜检查定位,观察不同类型喉罩在术中漏气发生率和漏气原因。结果 120例患者均成功置入喉罩,F组剔除1例因置入喉罩后因喉罩型号过小漏气患者,共119例患者纳入分析。出现喉罩漏气7例,其中C组2例、F组2例、S组3例,漏气发生率在各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7例患者发生喉罩漏气时纤支镜检查发现喉罩位置均无变化,均存在声门闭合现象。结论 不同类型的喉罩在妇科宫腔镜日间手术的全身麻醉过程中漏气发生率方面没有差异,术中喉罩漏气原因主要与声门闭合导致的气道压力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10.
笔者在《潍坊市人民医院院志(1991-2010)》中发现该书节选了1927年潍县基督教医院报告书,节选部分有较多关于麻醉的描述——《腰脊髓麻醉药报告》。这份86年前《腰脊髓麻醉药报告》由施蒙药员(麻醉医师)外科医生张玉田记录,613字,内容简练,包括麻醉方法(腰麻)的介绍、适应症,麻醉药的起效时间、维持时间,患者的例数、效果、并发症及其处理,死亡病例的介绍、死亡原因分析,麻醉药的配制方法,实施麻醉穿刺的部位、消毒、局麻、注药时机,注射麻醉药后的处理,手术过程中麻醉的辅助方法和效果不佳时的处理用药,麻醉后头疼的预防及处理等方面,叙述表达非常清楚。这份麻醉报告书有助于了解中国近代麻醉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