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9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在胆胰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已日趋广泛,随着内镜和附件的不断改进,操作技术的进步,EST的成功率已达95%以上,但仍有部分患者因插管困难而失败。2005年12月至2006年10月,我院采用自行改造的导向乳头切开刀行EST 67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异丙酚复合小剂量咪达唑仑行镇静术于早期食管癌、胃癌及癌前病变内镜治疗中的应用及安全性。方法48例早期食管癌、胃癌及癌前病变在内镜下行黏膜切除术及氩离子凝固术患者,ASAⅠ、Ⅱ级,均静脉应用异丙酚复合小剂量咪达唑仑行镇静术。进镜前静脉缓慢注射咪达唑仑0.07mg/kg,待患者入睡后进镜,先行治疗前病变观察、染色等操作,继之静脉缓慢注射异丙酚1.5~2.0mg/kg,1min后即可开始治疗,术中根据治疗需要追加异丙酚0.5~1.0mg/kg。治疗过程中持续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并观察患者镇静程度及术中反应(呼吸、咳嗽、屏气、体动反应等)。术后记录治疗时间、异丙酚用药量、睁眼时间、清醒时间及患者感受。结果治疗过程中镇静程度评分4~5分43例(90%),呛咳反应3例(6%),体动反应2例(4%)。MAP、心率、SpO2基本平稳,组内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均为P>0.05)。平均治疗时间35min,平均异丙酚用药量(25±7)ml。均于停药后2~3min内睁眼,10min内完全清醒;术后均无不适主诉,对治疗过程无任何记忆。结论异丙酚复合小剂量咪达唑仑行镇静术用于早期食管癌、胃癌及癌前病变的内镜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52岁,住院号289552。因渐进性吞咽困难伴持续上腹痛半个月入院。嗜酒30年,平均每日250mL,吸烟32年,20-30支/d。既往有发作性上腹痛史10年,未行正规诊断治疗。6月前门诊CT示胰管扩张,胰腺多发钙化斑,胆囊结石,仍未重视。入院查体,慢性消耗病容,营养状况差。右锁骨上窝饱满,似可触及成团淋巴结,皮肤巩膜无黄染,甲状腺无肿大及结节,心肺无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4.
恶性高血压(MHT)是常见的高血压急症,病情一般进展较快,常累及心、脑、肾等重要靶器官,导致器官功能不全。血栓性微血管病(TMA)是MHT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以微循环中血栓形成导致组织器官功能受损为主要特点,大多病情危重,预后差。MHT靶器官损害中胰腺受累罕见,由于对其认识不足,临床缺乏早期诊断及治疗的经验,导致患者预后极差,病死率高。本文报道了1例MHT致急性胰腺梗死病例的诊断及治疗过程,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早期胃癌52例内镜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内镜诊断方法的有效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早期胃癌内镜下表现及窄带成像技术(NBI)、靛胭脂染色后病变及周边组织表现特征,对放大模式下病变黏膜微细形态分型并观察微血管形态,于病变处取活检行组织病理学检查,部分经超声内镜检查后行大片黏膜切除术,并将整块标本再送病理检查,结合病理结果评价内镜下早期胃癌各种诊断方法的可靠性。结果 52例早期胃癌胃镜下表现各不相同,其中Ⅰ型16例,Ⅱa型14例、Ⅱb型5例、Ⅱc型10例,Ⅲ型7例;65.4%位于胃窦部(34/52)、15.4%位于胃角(8/52)、11.5%位于窦体交界(6/52)、7.7%位于贲门及贲门下(4/52)。靛胭脂及NBI染色在放大模式下根据腺管开口形态诊断早期胃癌符合率分别为88.46%(46/52)、71.15%(37/52),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病变黏膜微血管形态NBI染色明显优于靛胭脂。结论内镜不同诊断方法联合应用可提高早期胃癌诊断率,指导内镜活检的准确性,在临床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腺瘤癌变过程中其表面腺管开口变化与PCNA、survivin mRNA在各型腺管开口中表达关系的研究。方法标本分别以腺管开口类型及病理组织学分为6组。采用RT—PCR法检测组织中PCNA mRNA及survivin mRNA的表达。结果PCNAmRNA在大肠黏膜腺管开口Ⅰ型、Ⅱ型、ⅢL型、Ⅳ型、Ⅴ1型、ⅤN型6组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13)、12.5%(1/8)、38.9%(7/18)、66.7%(12/18)、75.0%(3/4)、100.0%(9/9),survivin mRNA为0%(0/13)、12.5%(1/8)、22.2%(4/18)、44.4%(8/18)、50.0%(2/4)、77.8%(7/9)。PCNA mRNA阳性表达率在正常大肠黏膜、炎性息肉、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腺瘤伴不典型增生及癌6组中分别为0%(0/10)、16.7%(2/12)、35.3%(6/17)、63.6%(7/11)、75.0%(6/8)、91.7%(11/12),survivin mRNA为0%(0/10)、8.3%(1/12)、23.5%(4/17)、45.5%(5/11)、50.0%(4/8)、和66.7%(8/12),均呈逐渐升高趋势。结论PCNA mRNA及survivin mRNA在腺管开口类型分组其表达强度变化,能较客观反映肿瘤细胞的增殖活性及凋亡状态,并且与病理类型分组得出相同的结果,能即刻将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7.
8.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自上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因其在胰胆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巨大作用,得到很快发展[1].然而内镜操作存在的痛苦和人们对内镜普遍存在的恐惧心理使得部分患者不能接受或不能很好配合.我科与麻醉科合作在ERCP中联合应用异丙酚和咪唑安定静脉麻醉,取得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微软酸化水(简称酸化水)联合酶洁液对内镜清洗消毒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05年10月~2006年11月在我科为患者作胃镜、肠镜、十二指肠镜检查后的内镜中,抽取镜身带有细菌的内镜75例,其中幽门螺杆菌(Hp)、乙肝病毒(HBV)阳性患者使用后的内镜30例和15例,使用超微软酸化水酶洁液采用四槽法分4步清洗消毒后,检测其细菌和乙肝病毒情况。结果经超微软酸化水清洗消毒后的75例内镜中,除1例十二指肠镜因操作不慎而培养出表皮葡萄球菌外,其余内镜的致病菌、Hp、HBV均完全被清除,酸化水内也无致病菌存在。结论超微软酸化水与酶洁液联合应用,具有清洗消毒彻底、安全、快捷的特点,可用于内镜的消毒。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经加工塑形的取石网篮在胆总管困难结石所致胆道梗阻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94例胆总管困难结石所致胆道梗阻患者采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进行内镜下取石术,经插管造影明确诊断后,应用经加工塑形的取石网篮治疗102例,采用普通取石网篮治疗92例.结果 176例患者一次性取石成功,其中97例应用塑形后的取石网篮,其成功率为95.1%,80例应用普通取石网篮,成功率为86.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一次取石成功所需时间(65.8±40.2)min vs(85.7±65.4)min,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经塑形取石网篮在困难胆总管结石所致胆道梗阻治疗中既省时,又提高成功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