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3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2.
3.
目的:观察并对比中药及中药联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3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儿科就诊的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50例,随机分为中药组和中药+生物反馈组,每组各25例,最终完成临床观察37例。治疗前后进行数字划消、SNAP-IV量表评分、脑电生理检测以及多动指数测试。结果:治疗后,2组在SNAP-IV量表评分、数字划消测试、脑电波频率变化方面均有改善(P0.05);多动指数无明显改善。结论:中药+脑电生物反馈、中药治疗2种方案对ADHD治疗均是有效的,其中综合疗法在疾病总体症状较中药单一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碘125粒子植入治疗(I125 radioactive seed implantation,I125-RSI)联合CAPP化疗治疗复发转移性胸腺合并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入组患者共62例.第一组为A组:单用I125-RSI治疗,入...  相似文献   
5.
目的:(1)观察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患儿是否普遍伴有运动协调障碍;(2)观察静宁颗粒对ADHD患儿典型症状及伴发运动协调障碍的改善情况;(3)探讨ADHD患儿伴运动协调障碍的可能原因,并推测ADHD可能的发病部位。方法:60例ADHD患儿随机分为托莫西汀组和静宁颗粒组,每组30例,并选择25名健康儿童作为空白对照组。3组研究对象均采用SNAP量表筛查症状并判断其损害程度,同时进行指鼻、指指、对指、翻手试验。结果:60例患儿中,脱落3例,总共完成57例临床观察。正常儿童4项实验结果均显著优于中药组与西药组(P0.01)。两治疗组儿童治疗后4项实验结果均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多数ADHD患儿伴有运动协调障碍,静宁颗粒对ADHD及其伴发的运动协调障碍有一定的改善作用,推测其作用靶点可能为小脑、大脑-小脑环路的某些相关区域。  相似文献   
6.
礞石滚痰丸是临床上治疗各种实热老痰证和各种顽痰怪证的常用验方。王素梅教授结合小儿脾常不足、易生痰湿,体禀纯阳、痰易热化之特点。结合痰湿、痰浊易于蒙蔽心神,痰热极易生风动阳之病机转化的特点,化裁礞石滚痰丸为加味礞石滚痰汤,临床治疗小儿自闭症、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及多发性抽动症等儿科心肝系疾病,在临床上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中Cdc7、Mcm2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60例DLBCL初治患者的性别、年龄、ECOG评分、Ann Arbor分期、IPI评分、骨髓累及、B症状有无、结外受累数目、血乳酸脱氢酶(LDH)数值、治疗模式、组织细胞来源等临床资料,应用免疫组化法测定组织蜡块中Cdc7、Mcm2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经单因素分析,Cdc7阳性和阴性表达者2年生存率分别为41%、73%(P<0.05);Mcm2阳性和阴性表达者分别为25%、75%(P<0.05);临床资料:ECOG评分(0~1分 vs 2分)(76.7% vs 23.3%);Ann Arbor分期(Ⅰ~Ⅱ期 vs Ⅲ~Ⅳ期)(65.0% vs 35.0%);IPI(0~1分 vs ≥2分)(78.3% vs 21.7%);LDH(正常 vs 高于正常)(70.0% vs 30.0%);单纯化疗 vs 化疗+放疗(41.7% vs 58.3%);GCB vs ABC来源(53.3% vs 46.7%)。其2年生存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dc7和Mcm2的表达与DLBCL的临床分期和IPI评分具有相关性(P<0.05),Ⅲ/Ⅳ期DLBCL患者Cdc7和Mcm2的表达高于Ⅰ/Ⅱ期患者,IPI评分越高,Cdc7和Mcm2的表达也越强。结论:除IPI评分、治疗模式、组织细胞来源是DLBCL的预后因素外,Cdc7和Mcm2高表达是影响DLBCL患者预后的不良因素。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高血压是全身血管疾病,其常见的并发症有脑卒中、高血压心脏病、慢性肾衰竭、视网膜病变等,治疗上应重视既病防变.高血压与络病存在共同的发病机制,其证候演变规律与络病的层次递进具有相似性.久病入络理论是络病理论重要组成部分.久病络瘀和久病络虚是久病入络的基本病机特点,及时和积极地祛除痰瘀病理因素,祛邪通络,注重培补荣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