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10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5篇
  202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本文报道从海南地区急性腹泻患者粪便中分离出4株亲水气单胞菌和1株豚鼠气单胞菌,对其做了动物毒力试验和药敏试验,表明亲水气单胞菌的毒力较强,并就本菌的致病性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3.
1982年6月,我们从一起食物中毒的病人和食物中分离出6株E_1群沙门氏菌,经卫生部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定型为乌格利沙门氏菌(S·ughelli)。本菌型较罕见,据文献报导,至今国內已发现沙门氏菌160个型以上,但未见本菌型报告,兹简报如下。一、培养与生化特性: 本菌在肉汤和GN培养基中均生长迅速  相似文献   
4.
前言:用C6/36细胞分离虫媒病毒是迄今一种新的分离技术。1980年海南岛登革热流行时国内最先用于现场分离登革病毒,并对该细胞进行了部分实验观察,摸索了一些经验,对以后推广使用C6/36细胞分离技术起到了积极效果。  相似文献   
5.
PCR技术应用于霍乱监测的效果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PCR 检测技术在霍乱监测中的应用价值,应用PCR 技术与培养法平行检测各类标本864 份,结果PCR 检出阳性率为7.41 % ,明显高于培养法的4.51 % (χ2 = 5.95 ,P= 0.0147 < 0.05) 。其中健康接触者PCR检出率为13.73 % ,明显高于培养法的1.96 % (χ2 = 4.88 ,P< 0.05) ;水标本PCR检出率9.23 % ,也明显高于培养法的4.76 % (χ2 = 4.48 ,P< 0.05) 。表明PCR 法既特异又敏感、快速,在霍乱监测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可在有条件的地方和单位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国内外已从人畜、食品和饮水分离到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下简称耶氏菌),确认它是引起人类腹泻的重要病原菌之一。1988年夏秋,我们在海府地区从痢疾样腹泻患者检出2株耶氏菌,现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材料1.标本:从海南省人民医院、海口市人民医院、驻军一八七医院收集临床诊断为细菌性痢疾(菌痢)的腹泻病人大便或肛拭子标本129份,放入Cary-Blair二氏培基保存送检。  相似文献   
7.
产毒性大肠杆菌(ETEC)是人和家畜感染性腹泻的重要病原菌。它产生两种肠毒素:热稳定肠毒素(ST)和热敏感肠毒素(LT)。后者有多种检测方法,包括经典的兔肠结扎、组织培养、皮肤试验以及近来的 SPA 协同凝集法,固相放射免疫、ELISA 等。国内学者杨氏根据 Evans 的被动免疫溶血试验原理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创建了平板免疫溶血试验(PIHT),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该法需高质量的特异性抗体,最近北京302医院制备 LT-McAb、LT  相似文献   
8.
9.
本文报告85株痢疾杆菌经R质粒(耐药性质粒)检测分析研究,94.1%(80/85株)的菌株含有一条以上的染色体外的DNA-质粒区带,其中大质粒区带占87.1%(74/85株),小质粒区带9.4%(8/85株),R质粒结合转移率原70%。5株经嗅化乙啶(62.5—125×10~(-6)M)处理后,一条大的质粒区带消失,并同时对ETE、STR、AMP的耐药性消失。说明海府地区痢疾杆菌的耐药性是由于R质较所介导。  相似文献   
10.
1981年5月起,我们用7例登革热病人实验感染当地的埃及伊蚊及白蚊伊蚊,应用C6/36白纹伊蚊细胞纯系(下称C6/36细胞)分离技术,检测两种伊蚊的感染率和病毒量。在国内尚未见有这方面的材料报导,本实验对研究登革热的传播媒介工作,提供了实验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