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眼科学   8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探讨年轻患者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后发生生化妊娠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19年1~12月在笔者医院首次行IVF-ET治疗,无自然流产史、无子宫解剖学异常的年轻患者,移植后生化妊娠的44例为研究组,同期IVF-ET后正常分娩的128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一般情况和助孕指标,选择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年轻患者生化妊娠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宫外孕病史、获卵数、内膜厚度和移植优胚数是影响年轻患者生化妊娠的因素(P<0.05)。结论 对于无自然流产史、无子宫解剖学异常的年轻患者,年龄增大、宫外孕病史可能是生化妊娠的危险因素;获卵数多、子宫内膜略厚和移植优质胚胎可能是妊娠活产的有利因素。  相似文献   
2.
男性Y染色体微缺失(YCMs)是造成生精障碍的主要遗传学因素,Y染色体微缺失检查对于指导临床治疗、提高辅助生殖技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开展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Y染色体微缺失的流行病学现状、各种分型的临床表现和治疗策略。YCMs的临床表现和助孕策略因缺失区域不同而不同,最近的文献支持将YCMs的精液筛查标准从5×106/ml降低到1×106/ml,后续指南可能更新筛查标准,满足敏感度、特异性和性价比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人眼玻璃体内CXC配体16(CXCligand16,CXCL16)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opathy,DR)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在安阳市眼科医院行玻璃体切割术的患者60例60眼为研究对象,根据疾病情况分为3组,对照组为无糖尿病的特发性黄斑前膜患者,NDR组为合并2型糖尿病但无DR的特发性黄斑前膜患者,DR组为2型糖尿病合并DR及玻璃体积血或牵拉性视网膜脱离患者,每组各20例20眼。所有患者均于玻璃体切割术中收集中央及周边皮质玻璃体,经酶联免疫吸附检测试剂盒定量测定各组不同部位玻璃体内CXCL16的含量并进行对比。结果 对照组、NDR组、DR组患者中央玻璃体内CXCL16浓度分别为(2.50±0.23)μg?L-1、(4.17±0.26)μg?L-1和(4.22±0.35)μg?L-1,周边皮质玻璃体内的CXCL16浓度分别为(4.43±0.21)μg?L-1、(6.35±0.24)μg?L-1和(6.73±0.34)μg?L-1,3组中央与周边皮质玻璃体中的CXCL16浓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NDR组、DR组中央及周边皮质玻璃体内CXCL16的浓度均高于对照组(均为P<0.05),NDR组周边皮质玻璃体CXCL16浓度低于DR组(P<0.05)。结论 CXCL16可能与DR的发生有关,并有可能参与了DR的进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比研究应用1300 cs和5700 cs两种不同黏滞度硅油在PDR玻璃体手术后,患者的视力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探讨1300cs硅油短期(<6个月)填充在PDR玻璃体手术中的使用价值.方法 对2007年1月至2011年1月确诊为PDR入院手术治疗且符合研究纳入标准的患者,共240例253只眼.按术中注入1300 cs硅油或5700 cs硅油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以PDR分期分别进行对比观察.术后随访记录1周、1个月、2个月,后每2个月记录1次直至硅油取出后终止随访.结果 术后随访PDR各期两硅油组在术后视力恢复、复发玻璃体积血、并发性白内障、高眼压、角膜变性以及硅油乳化现象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x2检验,Fisher精确检验).结论 对于不需摘除晶状体的PDR患者短期内填充1300cs和5700cs硅油,其术后视力恢复和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出于简化手术操作的考虑,适合使用1300cs硅油.  相似文献   
5.
王一鹏  闫惠平  温蒞 《北京医学》2012,34(6):445-448
目的探讨固有免疫信号通路分子IRAK-M在TLR9信号诱导肝组织淋巴细胞浸润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野生型B6小鼠及IRAK-M基因敲除小鼠,腹腔注射TLR9配体CpG寡核苷酸激活肝内TLR9信号系统,提取小鼠肝内浸润淋巴细胞,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肝内浸润不同淋巴细胞群的比率及细胞因子的表达情况。结果 CpG ODN激活TLR9信号通路后,IRAK-M基因敲除小鼠肝内浸润CD4+和CD8+T细胞比率较野生型B6小鼠显著增加[CD4+:(22.50±0.73)% vs. (20.03±0.75)%;CD8+:(17.83±0.67)%vs.(15.55±0.75)%;P均0.05];肝内淋巴细胞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合成增加[IL-6:(1.91±0.26)% vs. (0.93±0.12)%;TNF-α:(13.23±1.23)% vs. (8.16±0.66)%;P均0.01]。结论 IRAK-M具有负调节肝内TLR9信号系统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建立多个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luminex液相芯片检测方法.方法 应用配对好的AF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VEGF)、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xtracellular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inducer,EMMPRIN/CD 147)3对单克隆抗体建立3个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luminex液相芯片检测体系并评估其敏感性,交叉反应并将其应用于血浆样本的检测.结果 3对抗体在luminex液相芯片系统中无交叉反应,敏感性分别为AFP 64 pg/ml、CD147 40 pg/ml、VEGF4 pg/ml.应用该体系检测了40例HCC患者,分别为AFP[6.5 (2.8,240.0)]ng/ml,CD147 (4.11 ±0.90) ng/ml,VEGF[40 (20,50)]pg/ml;40例健康对照组,分别为AFP [0.3 (0.1,1.0)]ng/ml,CD147(2.98±0.80)ng/ml,VEGF[10(0,10)]pg/ml.3个肿瘤标志物在肝癌患者外周血中的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成功建立高敏感性的3个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液相芯片检测体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玻璃体切除术联合内界膜翻转遮盖与联合内界膜填塞两种手术方式治疗高度近视黄斑孔视网膜脱离的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纳入安阳市眼科医院2017年5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高度近视黄斑孔视网膜脱离62例(62眼)。其中采用玻璃体切除术联合内界膜翻转遮盖自体血覆盖33眼为遮盖组,玻璃体切除术联合内界膜...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Lucentis)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对17例(17只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行玻璃体腔注射Lucentis 0.50 mg/0.05 ml,8~14 d后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观察玻璃体腔注射Lucentis后虹膜及房角新生血管消退的时间、眼压的变化以及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后视力和眼压的变化。术后随访8~12个月。结果玻璃体腔注射Lucentis后,13只眼虹膜新生血管1周内完全消退,4只眼2二周内完全消退。注药前平均眼压(39.56±10.12)mm Hg,注药后1周平均眼压(38.62±8.35)mm Hg与注药前比较眼压变化无统计学意义(t=0.951,P〉0.05)。小梁切除术后1周眼压(10.43±6.12)mm Hg,最后一次随访眼压(13.61±4.31)mm Hg,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362、19.817,P均﹤0.01)。末次随访时12只眼视力提高,5只眼视力未变。结论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能有效地控制眼压,保护视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对胰岛素诱导的兔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以组织块法原代培养兔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采用细胞计数法测定细胞增殖,[3H]-TdR掺入法反映细胞DNA累积合成量。用RT-PCR方法测定蛋白激酶C mRNA含量。结果:罗格列酮对正常生长的细胞数目和掺入量无明显影响,与胰岛素组相比,1、5和10 μmol/L罗格列酮减少细胞数目分别为39.8%、46.9%和57.9%(P<0.01);减少[3H]-TdR掺入量分别为29.6%、43.4%和53.8%(P<0.01);对胰岛素诱导的a-PKC的表达上调无明显影响。结论:罗格列酮呈剂量依赖性抑制胰岛素诱导的平滑肌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0.
姚巍,号颂岳(1914—1972),大丰县沈灶镇人。幼承祖父诵读经史、习作诗文,18岁授业于东台名医姜于维,三载业成,相继悬壶于故土及我市戴南镇,于72年不幸殁世。先生天资敏颖,治学严谨,上溯灵素,下逮近贤,融会贯通于临床,频起沉疴,为同仁所仰慕,病家所信赖,医名远近。《内经》十二方为先生所喜用者占半,它们是:半夏汤(《灵枢经》邪客篇)、治口甘方(《素问》奇病论篇)、乌贼骨丸、鸡矢醴(《素问》腹中论篇)、泽术麇衔散、生铁落饮(《素问》病能论篇)。除后三方作为专病专方应用外;余皆用得很活,并多有心得,就此整理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