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7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畸胎瘤是小儿常见的肿瘤,骶尾部是畸胎瘤最好发部位,恶性率随年龄增加呈上升趋势。手术治疗是最常用治疗方法之一,但由于肿瘤部位的特殊性,术后并发痕较多,特别是大便失禁给患儿生活带来不便。近10年来,我院收治骶尾部畸胎瘤38例,经过手术和手术前后的良好护理和排便训练,减轻了大便失禁和减少慢性窦道并发症。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脐部出血治疗以补充维生素K1和脐部护理为主,在护理过程中发现,尽管补充了维生素K1,脐残端出血容易反复,持续时间较长,为减少脐部出血,我们用凝血酶外用治疗新生儿脐残端出血,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观察对象为1996年7月~199...  相似文献   
3.
静脉穿刺抽血化验是小儿外科术前准备的内容之一,由于小儿血管细,不配合,导致静脉采血较成人穿刺技术难度大,同时又因为一次采血量较多(8~10m1),给临床护理人员带来一定的难度;成功的静脉穿刺既要做到一针见血,又要减轻患者穿刺时的痛苦^[1],为了减少患儿的痛苦,提高静脉采血成功率,本文对我院小儿外科2006年1月至2007年7月住院需手术的110例婴幼儿及四肢静脉采血困难的肥胖儿童,采用斜刺进针法和垂直进针法,观察两种方法的一次采血成功率及局部有无血肿、瘀斑现象,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治疗护理方法,减少先手术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对57例(64足)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矫正马蹄内翻足效果均很满意,3例仍有轻度内收.结论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手术治疗前后,应重视皮肤和关节的护理.坚持手术后的功能训练,才能提高了手术的远期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先天性消化道畸形是胎儿在胚胎早期各种原因所致发育缺陷而引起。临床上以消化道梗阻为主要表现,其症状出现的时间和程度与病变部位的高低和程度有关。如能早期发现,将有利于患儿的治疗。我科1995年1月至1997年12月收治14例先天性消化道畸形患儿,其病情观察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4例中男9例,女5例,日龄2h至26d。其中食管闭锁3例,肥厚性幽门狭窄5例,小肠狭窄及闭锁3例,巨结肠3例。14例均经消化道碘油或钡剂造影证实。11例经手术确诊,3例食管闭锁患儿家属自动放弃治疗。2 临床表现①3例食管闭锁…  相似文献   
6.
对26例早产儿血糖浓度和尿糖进行动态观察:7倒入院前静脉输注葡萄糖患儿血糖浓度均大于70mmol/L,平均为(13.3±5.6)mmol/L,5例尿糖阳性;19例入院前未静脉输注葡萄糖患儿血糖浓度为(1.79±1.07)mmol/L,5例发生低血糖症;所有26例患儿入院后经微量输液系输注葡萄糖后血糖浓度稳定在正常范围,为(3.89±1.01)mmol/L。结果提示对早产儿应早期合理应用葡萄糖,以维持血糖浓度稳定,防止高血糖症和低血糖症对早产儿神经系统的损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新生儿血清胆红素测定时不同方法对采血成功率、采血时间、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 将108例需监测血清胆红素的新生儿双足随机采用足底加温采血法和常规采血法.结果 足底加温采血法一次采血成功率增加,采血时间缩短,而检验结果无明显差异.结论 新生儿足底加温采血法一次采血成功率增加,采血时间缩短,减轻了新生儿及家长的痛苦,同时对检验结果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经肛门内镜下肠息肉切除不仅给病儿解除了手术之苦,而且皮肤上不留任何瘢痕,既美观,又节约了时间和经费。我院在1995年至2005年采用纤维电子大肠镜治疗小儿肠息肉166例,摘除息肉194颗,取得较好效果。现将其术前后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包皮过长,包茎是小儿泌尿外科常见疾病,我科从2003年7月至2005年10月采用包皮环扎治疗该病,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69例,年龄<3岁1例,3~5岁63例,5~10岁146例,10~14岁59例。其中包皮过长136例,包茎133例。265例患儿术后10~14d塑料结扎环,结扎  相似文献   
10.
关节镜监视下小切口治疗注射性臀肌挛缩症的康复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臀肌挛缩症是由于免疫功能紊乱,复加局部肌肉注射等外部因素为诱因引起的以臀肌及筋膜等软组织纤维变性、挛缩,继发髋关节内收、内旋功能障碍,进而表现为特有的姿势及体征的临床病症。双侧多于单侧,约3∶1。大部分病例有臀肌注射史[1]。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开放手术,但是患儿创伤大,出血多,容易并发积液或血肿,影响伤口的愈合有的以切口为中心形成新的条索样疤痕组织。我院2004年1月~2006年3月共收治19例注射性臀肌挛缩患者,采用关节镜监视下小切口切断松解术治疗,配合术后康复锻炼,取得满意效果。1临床资料本组患儿共19例,其中双侧注射性臀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