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0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应用经食管超声(TEE)和心导管技术同步检测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前、后肺动脉楔嵌压(PCWP)的变化。方法应用TEE检测46例患者OPCABG术前后二尖瓣血流频谱(MVF)和肺静脉血流频谱(PVF),同步应用心导管技术检测PCWP。对术前、术后所测量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并将PCWP与TEE所测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OPCABG术后TEE测量的反映左室收缩舒张功能的指标和PCWP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1~0.05);MVF与PVF的多数指标与PCWP有相关性(r=0.30~0.76,P<0.01~0.05),其中反向A波峰值血流速度(PVa)、反向A波速度时间积分(VTIpva)及MVF与PVF相结合的指标Tpvadt mvadt、Tpvat mvat与PCWP相关性最好(r=0.75~0.89,P<0.001)。结论OPCAB术后即刻左室功能改善,TEE检测PVF和MVF可用来准确估算PCWP,对OPCAB疗效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参附注射液对不停跳冠脉搭桥(OPCAB)患者心肌保护的作用.方法 选择24例期行OPCAB患者,随机分为参附组12例和对照组12例.在切皮前(T0) 、术毕(T1)、术后4h(T2)、术后24h(T3)、术后48h(T4)各时间点测定心肌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 、心肌肌钙蛋白T(cTnT)含量.结果 两组T1、T2、T3、T4各时间点CK-MB、cTnT水平比T0点升高,除T1时间点外,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参附组在T2、T3、T4点比对照组升高更为缓慢(P<0.01) .结论 参附注射液能减轻不停跳冠脉搭桥手术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对心肌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研究右美托咪定靶控输注在冠状动脉搭桥术 (CABG) 中的作用。方法 纳入2015年1 月~2017年10月于我院行CABG治疗的94例冠心病患者,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7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气管插管全麻,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右美托咪定靶控输注,对照组输注等量生理盐水。将麻醉诱导前、麻醉后、插管前、插管后及插管后5min设为T0、T1、T2、T3、T4,比较各时间点两组动脉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HR与SBP乘积(RPP)以及手术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时间。结果 两组T0、T1、T2 HR、RP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3、T4观察组HR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T0、T1、T2DBP、SBP、MA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3、T4观察组DBP、SBP、MA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运用右美托咪定靶控输注能够降低插管后血压与心率,即减轻气管插管时心血管反应及心肌耗氧。  相似文献   
5.
我院自1995年3月至1998年3月应用超声心动图诊断室间隔缺损(室缺)56例,现就超声心动图诊断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56例,其中男38例,女18例,年龄1~40岁,平均年龄104±88岁。经彩色多普勒...  相似文献   
6.
心脏外科术后应用胺碘酮治疗心房颤动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多发于风湿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的患者,尤其是心脏病外科术后,房颤发生率为25%~40%,房颤容易导致心功能不全,血栓形成,已成为心脏外科术后要面对的重要课题,因此要积极治疗心房颤动,尽量恢复并维持窦性心律,目前仍以药物治疗为主,国外有报道心脏术后病人对胺碘酮的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少,本文探讨胺碘酮治疗心脏外科术后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明确鸢尾素(Irisin)在糖尿病心肌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小鼠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S组、Irisin组、糖尿病心肌病(DCM)组、DCM-Irisin干预组;体外实验分组:高糖高脂组(HG/HF)、HG/HFIrisin干预组、HG/HF-Irisin干预-Nrf2抑制剂组、HG/HF-Nrf2抑制剂组、HG/HF-Nrf2激动剂组、HG/HF-Nrf2激动剂-Sirt3抑制剂组、HG/HF-Irisin干预-Sirt3抑制剂组。采用Western blot、RT-PCR检测自噬及凋亡相关分子表达、CCK-8检测细胞活力、MMP和ATP检测评估线粒体功能、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糖尿病小鼠心肌组织及高糖高脂诱导的H9c2细胞中Irisin的蛋白及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而LC3II/I和Cleaved caspase 3的表达量显著增加(P<0.01),同时可见Nrf2及P62的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Irisin处理后,可部分缓解DCM导致的心肌细胞损伤。在给予Nrf2抑制剂ML385后,Irisin的保护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寻找减少低心排的方法,降低心脏瓣膜转换术病人的病死率。临床资料:①87例患者均用氧合血冷停跳液间断灌注行心脏保护;②对瓣环偏大的主动脉置换及二尖瓣置换全部采用连续缝合,尽量缩短主动脉阻断时间;③保留部分或全部二尖瓣装置;④术后早期注意容量的调整及血管活性药物的合理使用。通过以上处理,低心排发生率减少。结论:采用氧合血行心肌保护、缩短主动脉阻断时间及保留二尖瓣装置等方法,有助于提高瓣膜置换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房颤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378例非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患者术后心房颤动(AF)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了解导致房颤的原因.方法 将患者分为AF组和非AF组,对术前、术中和术后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筛选出易致AF的有关因素.结果 OPCAB术后AF的发生率为17.72%.高龄、高血压、急诊手术、搭桥血管数目、右冠开口病变,术后第1天引流量,血钾浓度是术后AF的危险因素.结论 认为OPCAB术后AF的发生较普遍,围术期需进行风险评估,对高危患者进行干预,以减少术后AF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早期临床分析(附1 507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1 507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早期临床结果和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在国内15个中心完成的1 507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临床资料,其中体外循环下手术309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1 198例(79.5%).二次旁路移植术18例(1.2%).急诊手术144例(9.5%).合并瓣膜替换或成形术18例、室间隔穿孔手术5例、室壁瘤切除术39例、其他手术5例.1.7%的OPCAB手术需转为体外循环下完成.合并激光心肌血运重建术264例(17.5%).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83例(5.5%).结果住院死亡32例,总死亡率为2.1%,其中OPCAB手术死亡14例(1.2%).其他并发症包括:围术期心肌梗死(0.5%)、急性左心衰竭(0.3%)、严重心律失常(1.2%)、呼吸系统并发症(2.1%)、器质性神经系统并发症(1.5%)、新发或加重的肾功能不全(1.1%)、出血二次开胸(1.0%)、胸骨愈合不良(0.6%).结论不同方式下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均安全可靠,而OPCAB具备一些独特的技术特点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