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1.
目的 观察不同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5例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高频组、低频组及假刺激组,每组15例。3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干预,高频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针对患侧运动皮质M1区给予10 Hz高频rTMS治疗,低频组患者则针对健侧运动皮质M1区给予0.5 Hz低频rTMS治疗,假刺激组则针对患侧运动皮质M1区给予假磁刺激治疗。于治疗前、治疗3周后分别检测3组患者运动诱发电位(MEP)皮质潜伏期及中枢运动传导时间(CMCT),同时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Berg平衡量表(BBS)及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对3组患者运动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定。 结果 治疗后3组患者MEP皮质潜伏期、CMCT及FMA、BBS、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高频组、低频组上述疗效指标亦显著优于假刺激组水平(P<0.05),同时低频组MEP皮质潜伏期、CMCT均较高频组明显缩短,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低频组与高频组FMA、BBS及MBI评分组间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低频及高频rTMS治疗均有利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恢复,并且低频rTMS刺激健侧M1区较高频rTMS刺激病灶侧M1区能更显著改善病灶侧皮质兴奋性。  相似文献   
2.
中医理论认为,"脑为元神之府",头为"诸阳之会",脑是精髓汇聚和神明生发之处,府精神明有赖于气机推动、经络调畅、脏腑做功、精血生养、升清降浊。情志为狭义之"神明",喜、怒、思(忧)、悲、恐(惊)七种情志活动,分属五行于心、肝、脾、肺、肾。"思"是认知过程,位于其余情绪之中央和归宿。情志与气机升降关系最为密切,喜、怒、惊主动为阳,气机升发外散;悲、忧、恐、思主静属阴,气机内收下沉。现代脑科学研究发现,人类在接受正性和负性情绪信息时左、右半球发生非对称性激活,其激活程度与情绪强度有关。情感性精神障碍和精神分裂症患者左、右半球激活程度的非对称性则发生过度、降低或反转的异常变化。中医"思(脾土)中心"论和"阴阳喜怒"学说与现代心理学认知与情绪的关系、情绪两极性等观点不谋而合。本文基于情志理论、气机升降理论、现代情绪心理学和脑研究成果,论述"情志—气机升降—半球间功能偏侧化"在精神疾病发病机理中的相关性,以扩大中、西医在精神病学领域的共识。  相似文献   
3.
基于精神疾病脑功能非对称性假说,采用重复经颅磁刺激(r TMS)或经颅直流电刺激(t DCS)提高左半球活跃性和/或抑制右半球活跃性可治疗抑郁症;同样,通过r TMS抑制右半球活跃性可治疗焦虑障碍;反之,通过r TMS抑制抑郁症左半球活跃性则加重抑郁症状,通过r TMS兴奋焦虑障碍患者右半球活跃性则加重焦虑症状。r TMS和t DCS在改变半球活跃性的同时,也可改变与之相关的视-听注意偏向。针刺治疗抑郁症可发挥类似r TMS和t DCS的生物学效应,并且左、右单侧肢体经穴针刺增高或降低同侧半球运动皮层兴奋性的效应与人体气机左升右降方向一致,因此,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和实践上,脑功能非对称性假说与中医气机升降理论不谋而合。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米氮平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疗效。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例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20例。2组患者均给予基础干预(包括基础药物及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米氮平口服(每晚口服1次,每次15 mg)及rTMS治疗(磁刺激频率包括1 Hz、5 Hz),对照组患者则给予米氮平口服(每晚口服1次,每次15 mg)及假rTMS治疗。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检测2组患者静息运动阈值(RMT),并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睡眠障碍及抑郁程度进行评定。 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左半球RMT值[68.78%(46.71%~74.30%)]明显降低(P<0.05),右半球RMT值[50.49%(42.42%~78.59%)]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两侧脑半球RMT值均未发生明显改变(P>0.05)。治疗后2组患者PSQI、HAMD及SD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水平(P<0.05);并且治疗后观察组PSQI评分[(8.1±2.1)分]、HAMD评分[(10.3±3.0)分]、SDS评分[(51.40±5.7)分]亦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P<0.05)。 结论 米氮平联合rTMS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疗效显著,能进一步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减轻抑郁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大脑半球功能偏侧化与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的关系。方法:将37例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PSPD)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20例健康受试者设为C组。B组单纯给予舍曲林治疗,每次75mg,每晚1次,疗程6周。A组从开始观察第1天起,药物治疗同B组,并在服用药物的基础上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每日治疗1次,连续治疗5次后,间隔2日,总共治疗15次。分析各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数字疼痛评分量表(NRS)及运动阈值(MT)变化,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PSPD患者双侧大脑半球MT值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正常受试者右侧大脑半球MT值高于左侧大脑半球MT值(P0.05);且PSPD患者左侧大脑半球MT值低于正常受试者左侧大脑半球MT值(P0.05),PSPD患者右侧大脑半球MT值与正常受试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过3周、6周治疗后A组左侧大脑半球MT值降低(P0.05),右侧大脑半球MT值升高(P0.05);B组仅在治疗后6周右半球MT值降低。经过3周、6周治疗后,A、B两组HAMD、NR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01),且A组HAMD评分低于B组评分(P0.05);治疗后3周A组NRS评分低于B组(P0.05),治疗后6周A、B两组NR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大脑半球功能异常偏侧化可能对PSPD的发病产生重要影响;舍曲林及舍曲林联合rTMS均能缓解PSPD患者疼痛症状、改善PSPD患者的不良情绪,且后者优于前者。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通过介绍脑-机接口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工作原理、国内外研究现状,以期对其在康复医学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腹针联合抗抑郁药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纤维肌痛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腹针联合抗抑郁药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抗抑郁药治疗,通过量表观察疗效。结果治疗3、6周后,治疗组对纤维肌痛综合征患者疼痛、睡眠、抑郁等症状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针联合抗抑郁药是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右佐匹克隆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卒中后睡眠障碍(PSSD)患者睡眠情况的影响及脑功能偏侧化与PSSD的关系。方法 将60例PSSD患者随机分为药物组及联合治疗组,30名健康受试者分为正常组。药物给予右佐匹克隆治疗,联合治疗组给予右佐匹克隆联合rTMS治疗。分析各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汉密尔顿抑郁(HAMD)量表、汉密尔顿焦虑(HAMA)量表、功能综合评定量表(FCA)评分及运动阈值(MT),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PSSD患者双侧大脑半球MT值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健康受试者左侧大脑半球MT值显著低于右侧(P<0.05),且健康受试者左侧大脑半球MT值显著低于PSSD患者(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左侧大脑半球MT值显著降低,且左侧大脑半球MT值显著低于右侧(P<0.05);治疗后药物组双侧大脑半球MT值较前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药物组和联合治疗组PSQI评分较前显著降低(P<0.05),且联合治疗组PSQI评分显著低于药物组(P<0.05);治疗后药物组和联合治疗组FCA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