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难治性抑郁症脑影像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抑郁症是最常见的精神疾病之一,尽管目前对抑郁症的治疗取得很大进展,仍有许多研究提示该病的疗效不容乐观.约1/3的患者首次抗抑郁的疗效并不令人满意,约20%的患者在为期2年的随访治疗过程中收效甚微,还有约15%的患者对多种干预措施均无效.  相似文献   
2.
汶川大地震灾区儿童青少年的地震经历与抑郁情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本研究分析了5·12汶川大地震后4周灾区8-16岁儿童青少年的抑郁情绪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在地震发生后4周,使用儿童自评的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SRSC),调查了1923名来自于地震灾区和受地震影响地区儿童青少年的情绪状况。结果:1923名儿童青少年中DSRSC总分大于或等于划界分者572人,占总人数的29.7%。直接受地震灾害累及地区的儿童青少年抑郁得分高于受地震影响地区儿童青少年;女性儿童青少年的抑郁得分高于男性;地震灾区儿童青少年的DSRSC总分与年龄,震后被转移至安全地点的时间,家人、老师/同学在地震中的情况呈正相关。结论:汶川大地震对儿童青少年的情绪状况具有影响。地震后,儿童青少年的情绪状况还受到性别、年龄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APN1 RNAi对Aβ25-35诱导的原代神经细胞的神经毒性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利用Aβ25-35诱导原代胎鼠皮质神经元毒性损伤,观察CAPN1 RNAi对神经元细胞活力、凋亡的影响。实验分为4组:对照组(NC)、NC+Aβ、CAPN1 shRNA+Aβ、CAPN1 shRNA+Aβ+P25。CCK-8法检测神经元细胞活力的变化情况;Annexin V-PI方法进行细胞凋亡检测;Real-Time PCR检测转染CAPN1 RNAi后CAPN1 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CAPN1、CDK5、GSK3β、p-tau/tau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CCK8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NC+Aβ组细胞活力明显下降,转染CAPN1 shRNA后细胞活力有明显改善(P0.05);与CAPN1 shRNA+Aβ组相比,CAPN1 shRNA+Aβ+P25组细胞活力无显著性差异(P0.05)。Annexin V-PI凋亡实验结果表明:与NC+Aβ组相比,转染CAPN1 shRNA后细胞早期凋亡比例显著降低(P0.01)。RT-PCR检测结果表明:与NC+Aβ组相比,CAPN1 shRNA+Aβ组CAPN1 mRNA的表达显著得到抑制。Western blot发现NC+Aβ组中CAPN1、CDK5、GSK3β、p-tau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而转染CAPN1 shRNA后均显著下调(P0.01)。结论 CAPN1RNAi可以显著改善Aβ25-35诱导的原代神经细胞的神经毒性及凋亡。  相似文献   
4.
5.
中医理论认为,"脑为元神之府",头为"诸阳之会",脑是精髓汇聚和神明生发之处,府精神明有赖于气机推动、经络调畅、脏腑做功、精血生养、升清降浊。情志为狭义之"神明",喜、怒、思(忧)、悲、恐(惊)七种情志活动,分属五行于心、肝、脾、肺、肾。"思"是认知过程,位于其余情绪之中央和归宿。情志与气机升降关系最为密切,喜、怒、惊主动为阳,气机升发外散;悲、忧、恐、思主静属阴,气机内收下沉。现代脑科学研究发现,人类在接受正性和负性情绪信息时左、右半球发生非对称性激活,其激活程度与情绪强度有关。情感性精神障碍和精神分裂症患者左、右半球激活程度的非对称性则发生过度、降低或反转的异常变化。中医"思(脾土)中心"论和"阴阳喜怒"学说与现代心理学认知与情绪的关系、情绪两极性等观点不谋而合。本文基于情志理论、气机升降理论、现代情绪心理学和脑研究成果,论述"情志—气机升降—半球间功能偏侧化"在精神疾病发病机理中的相关性,以扩大中、西医在精神病学领域的共识。  相似文献   
6.
脑偏侧化加速了人类进化,但这种因环境压力所致基因突变的结果,也增加了人类对各种精神疾病的易感性,某些神经、精神疾病患者的非右利手率较正常右利手人群高。近年来的许多研究表明,大脑半球功能偏侧化的变异可能是精神疾病发病的重要环节之一。抑郁发作时大脑半球活化平衡向右脑倾斜,偏执型精神分裂症这一平衡则向左脑过度倾斜,并与躁狂、冲动、暴力和反社会性人格障碍有关,而广泛性焦虑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等则右半球过度活化,精神疾病脑偏侧化变异同时也改变了与情绪、语言信息处理和视-听注意偏向的半球优势特征。精神疾病半球非对称性假说与中医气机升降理论不谋而合,中医认为人体气机运动为左升右降、肝升肺降,气机升降逆乱导致各种病证的发生。本文拟从太极、阴阳、六气、八卦和五行学说,论述"气机升降"中医理论与人体功能偏侧化理论的同一性及其科学性,为揭示中医"气机升降"理论探索新的研究途径。  相似文献   
7.
基于精神疾病脑功能非对称性假说,采用重复经颅磁刺激(r TMS)或经颅直流电刺激(t DCS)提高左半球活跃性和/或抑制右半球活跃性可治疗抑郁症;同样,通过r TMS抑制右半球活跃性可治疗焦虑障碍;反之,通过r TMS抑制抑郁症左半球活跃性则加重抑郁症状,通过r TMS兴奋焦虑障碍患者右半球活跃性则加重焦虑症状。r TMS和t DCS在改变半球活跃性的同时,也可改变与之相关的视-听注意偏向。针刺治疗抑郁症可发挥类似r TMS和t DCS的生物学效应,并且左、右单侧肢体经穴针刺增高或降低同侧半球运动皮层兴奋性的效应与人体气机左升右降方向一致,因此,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和实践上,脑功能非对称性假说与中医气机升降理论不谋而合。  相似文献   
8.
人类左、右半球在结构和功能上的非对称性(Asymmetry)或偏侧化(Lateralization)进化使人类左半球成为优势半球。脑的偏侧化进化使人类不仅具有右利手现象和左半球语言功能优势,同时也使人类出现视-听注意偏向(Attentional bias)现象,即左侧视野优势、左耳音调识别优势和右耳语义识别优势。现代遗传学与生物进化研究认为,人脑功能偏侧化是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脑非对称性假说与气机"左升右降"的中医基础理论不谋而合,中医理论认为人体气机运动是阳从左升、阴从右降。人体功能偏侧化是"天人相应"的结果,如《黄帝内经》所言"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阴也,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也。地不满东南,故东南方阳也,而人左手足不如右强也"。本文拟从生物进化与功能偏侧化的角度,探讨中医气机升降理论与脑功能偏侧性假说可能存在的同一性及其科学性,为揭示中医气机升降机理探索新的研究途径。  相似文献   
9.
汶川大地震后灾区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5.12汶川大地震灾区11~16岁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创伤后心理危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在地震发生后1个月,使用长处与困难问卷(SDQ)学生版,调查了540名来自于灾区的儿童青少年[平均年龄(13.82±0.98)岁,男女比例1.06∶1]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①灾区儿童青少年SDQ总困难分平均为13.41±5.71,74.6%的儿童青少年报告自身存在主观困难;②暴露水平较高的儿童青少年其情绪因子得分较高(z=-2.323,P=0.020);③女性的情绪因子得分高于男性(z=-4.985,P=0.000);④困难对儿童青少年学习方面造成的影响随年龄增加(χ2=9.106,P=0.011);⑤SDQ总困难分受震后儿童青少年被转移至安全地点的间隔时间的影响,时间越长,该分值出现异常的危险性越大(OR=1.233,P=0.003).结论 震后灾区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受到暴露水平、性别、年龄以及震后被转移至安全地点的时间的影响,心理干预应综合考虑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焦虑症、抑郁症及共病患者事件相关电位的变化特点,探讨其不同的认知特点,以协助临床诊断、鉴别诊断.方法 使用日本Nihon Kohden脑诱发电位仪,记录34例焦虑症患者[Hamilton焦虑量表(HAMA)>14分,抑郁量表(HAMD)<17分],33例抑郁症患者(HAMD>17分,HAMA<14分),54例焦虑抑郁共病组[(HAMA>14分,HAMD>17分)],37例正常对照的Cz导联的事件相关电位差异.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焦虑症组P3a、P3b潜伏期延长,N2-P3b波幅降低;抑郁症组N2-P3b波幅降低;共病组N2、P3a潜伏期延长,N2-P3b波幅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间比较,焦虑症组和共病组P3a、P3b潜伏期长于抑郁症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共病组N2潜伏期长于焦虑症组和抑郁症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焦虑症、抑郁症和共病组的事件相关电位P300具有各自变异特点,事件相关电位客观上反映了两种疾病的认知功能差异,为了解焦虑症、抑郁症及共病的认知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了神经电生理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