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胫骨端RigidFix和股骨端IntraFix固定重建技术治疗后交叉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3月-2010年3月,采用同种异体胫前肌腱为移植物重建后交叉韧带35例,男27例,女8例。年龄25—42岁,平均32.5岁。左膝12例,右膝23例。移植物胫骨端以RigidFix横穿钉固定,股骨端以Intra Fix挤压螺钉固定。术后通过体格检查、Lysholm评分及国际膝关节文献管理委员会(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IKDC)评分来评价手术疗效。结果所有手术成功,无骨折或定位偏离等并发症。术后随访24~60个月,平均35.3月。末次随访时35例胫骨下陷征均为阴性;Lachman征阴性33例,I度阳性2例;后抽屉试验阴性31例,I度阳性3例,Ⅱ度阳性1例。Lysholm评分85.0±4.5(80~98)分,优9例,良25例,中1例。IKDC评分85.1±2.6(81~95)分,A级9例,B级26例。上述指标均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胫骨端RigidFix和股骨端IntraFix固定重建后交叉韧带时不用顾忌移植物长度限制,操作简单;中心固定不会影响移植物的位置,可避免对移植物造成切割,避免干扰腱骨界面。此项技术切实可行、固定可靠,且不易发生并发症,疗效优良。  相似文献   
2.
李光旭  李棋  李智尧 《中国骨伤》2012,25(11):923-927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应用自体腘绳肌腱双束解剖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9年4月至2010年3月,诊断前交叉韧带损伤25例。男13例,女12例;平均年龄25.8岁(17~43岁);运动损伤17例,意外摔伤6例,交通事故伤2例;平均病程3个月。8例慢性损伤患者均以膝关节不稳为主诉,急性损伤及亚急性损伤患者多以膝关节肿痛为主诉。术前轴移试验阳性15例,Lachman试验阳性25例,前抽屉试验阳性25例。KT2000仪器测量胫骨前移度比健侧增加(7.1±2.4)mm,Lysholm评分平均(40.0±5.4)分,Tegner运动功能评分平均(3.2±0.7)分。在关节镜下以自体腘绳肌腱双束解剖重建前交叉韧带,分别于前交叉韧带股骨及胫骨附着处建立2个骨隧道,重建前交叉韧带的前内束及后外束;股骨侧以纽扣钢板悬吊固定,胫骨侧以干涉螺钉及拴桩双固定。术后进行随访,观察患者症状体征变化,测量患者胫骨前移度,并以Lysholm评分和Tegner评分评价术后膝关节功能。结果:患者术后均获2年以上随访,时间24~35个月,平均27个月。术后25例术膝轴移试验均阴性;Lachman征阴性23例,Ⅰ度阳性2例,术前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前抽屉试验阴性21例,Ⅰ度阳性3例,Ⅱ度阳性1例,术前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T2000仪器测量患膝胫骨前移度,术后比健侧增加(2.0±0.5)mm(0~4mm),术后平移度较术前减小(t=22.35,P=0.0001);术后Lysholm评分平均(85.0±4.5)分(80~98分),术后评分较术前提高(t=17.64,P=0.001);术后Tegner运动功能评分平均(7.5±0.2)分(6~9分),术后评分较术前提高(t=8.12,P=0.0005)。术后患者膝关节运动功能改善。结论:自体腘绳肌腱双束解剖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后轴移试验为阴性,能有效地恢复膝关节前向及旋转稳定性。双束重建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膝关节运动功能基本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3.
透明质酸钠黏弹性补充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远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关节腔注射透明质酸钠对膝骨性关节炎的远期效果,为黏弹性补充疗法提供临床依据.方法:2006年1月至2007年8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181膝(120例),其中轻度61膝,中度72膝,重度48膝.采用透明质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每次2 ml,每周1次,连续5周为1个疗程.应用VAS视觉模拟标尺法、日本骨科协会(JOA)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评分系统,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1、2年进行疗效评估.结果:①VAS疼痛分值:治疗前平均(7.26±1.83)分,治疗后1个月平均(1.85±1.21)分,随访1年时平均(2.54±1.40)分,随访2年时平均(3.07±1.51)分,均比治疗前降低.②JOA膝关节功能评分:治疗前平均(18.7±6.6)分,治疗后1个月平均(84.3±15.5)分,1年平均(75.4±22.4)分,2年平均(64.8±25.6)分,均较治疗前提高.③远期疗效评估:采用JOA评分方法,181膝治疗后1个差45膝.随着时间推移,疗效逐渐下降.治疗2年时轻度患者优16膝,良22膝,可15膝,差8膝;中度患者优16膝,良20膝,可21膝,差15膝;重度患者优8膝,良8膝,可10膝,差22膝.结论:关节腔注射透明质酸钠对膝骨性关节炎具有良好的远期疗效,尤其对轻、中度骨性关节炎更为满意,对重度骨性关节炎近期疗效尚可,远期疗效较差.  相似文献   
4.
膝骨关节炎周围血供变化的影像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刘劲松  李智尧 《中国骨伤》2017,30(8):701-706
目的:对比观察膝骨关节炎患者和正常人群膝关节周围血供变化。方法: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纳入诊治的膝骨关节炎患者30例,健康成年人30例。膝骨关节炎组男9例,女21例,年龄53~82岁,平均(65.967±7.132)岁,平均动脉压(93.462±7.633)mm Hg;对照组男9例,女21例,年龄50~75岁,平均(62.867±6.356)岁,平均动脉压(92.122±9.675)mm Hg。检查方法包括彩超和下肢CTA;观察指标包括侧支循环,动脉迂曲,动脉畸形,管腔狭窄和动脉壁斑块形成情况。根据动脉的狭窄程度不同分为5级:1级为无狭窄,2级为轻度狭窄(1%~49%),3级为中度狭窄(50%~70%),4级为重度狭窄(70%~99%),5级为完全闭塞。测量两组的腘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内径的大小以及血流动力情况,并将膝骨关节炎组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无剔除或脱落病例。膝骨关节炎组3例形成侧支循环,对照组4例;膝骨关节炎组0例动脉迂曲,对照组2例;两组均无动脉畸形。膝骨关节炎组动脉无狭窄0例,轻度14例,中度7例,重度9例,闭塞0例;对照组动脉无狭窄9例,轻度10例,中度6例,重度4例,闭塞1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膝骨关节炎组动脉狭窄比对照组严重。膝骨关节炎组30例动脉形成斑块,对照组20例形成斑块,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膝骨关节炎组动脉斑块形成比例高于对照组。膝骨关节炎组斑块钙化率100%,对照组63%。胫前动脉直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膝骨关节炎组胫前动脉直径较大。两组腘动脉流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膝骨关节炎组流速更快。胫后动脉流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膝骨关节炎组流速更快。动脉流量方面,3条动脉数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膝骨关节炎局部血管主要病理改变为狭窄和斑块形成,而局部动脉血流总量大致不变。临床治疗中改善局部血管病变的方法可能优于加速血流速度的方法,进一步针对局部血管异常改变的介入治疗也将为骨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提供一个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5.
孙晋  张磊  刘劲松  马佳  李智尧 《中国骨伤》2011,24(6):490-492
目的:探讨麻醉下手法松解配合关节镜技术治疗原发性冻结肩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2006年1月至2009年3月,原发性冻结肩僵硬期患者共34例,均经保守治疗无效,其中男20例,女14例;年龄43~62岁,平均(56±3.6)岁;病程9~13个月,平均11.3个月。全麻下先行盂肱关节、肩峰下间隙清理,再行麻醉下手法松解后镜下射频修整止血及进行针对性松解。术后第1天即开始行患肩主动、被动功能练习,术后所有患者得到随访,平均18.9个月(13~32个月),对治疗前后患者疼痛、关节活动度Constant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后12个月患肩Constant疼痛评分(总分15分)为(13±1.58)分,较术前的疼痛评分(5±2.60)分降低(P〈0.01)。34例术后12个月Constant评分(86±11.20)分,比术前(27±2.40)分明显改善(P〈0.01)。结论:麻醉下手法松解配合关节镜技术治疗原发性冻结肩功能恢复快,具有疗效确切、微创、恢复快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李智尧  何崇军  李棋  李箭 《重庆医学》2006,35(20):F0004
我院2006年7月诊断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囊肿1例,以关节镜下囊肿切除治疗,疗效满意,国内尚未见报道,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刘劲松  李智尧 《中国骨伤》2013,26(9):748-752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胫骨高位闭合外翻截骨和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内翻及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价值。方法:自2005年10月至2007年6月,对25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内侧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患者,通过关节镜手术和胫骨高位闭合外翻截骨进行治疗。男11例,女14例,平均年龄53岁。术前HSS功能评分平均67.6±2.8,股骨胫骨角平均(185.54±1.11)°,胫骨近端外侧解剖角平均(96.54±0.52)°。术后采用HSS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并通过测量股骨胫骨角及胫骨近端外侧解剖角评估矫形效果。结果:手术均成功,没有严重并发症。所有患者获随访,时间为5~7年。术后1年HSS功能评分85.5±3.7,较术前提高(t=-33.135,P=0.000);末次随访HSS功能评分80.3±5.4,较术后1年降低(t=-13.215,P=0.000)。术后1年股骨胫骨角平均(173.65±0.92)°,较术前降低(t=28.739,P=0.000);末次随访股骨胫骨角平均(174.34±0.53)°,较术后1年提高(t=2.331,P=0.048)。术后1年胫骨近端外侧解剖角平均(87.32±0.33)°,较术前降低(t=37.264,P=0.000);末次随访平均(87.67±2.82)°,较术后1年提高(t=2.469,P=0.039)。结论:严格掌握适应证是保证疗效的前提,精确的手术技术是保证疗效的关键。术前计划和术中的力线观察对于保证手术成功至关重要。联合使用关节镜技术可同时处理关节内病变,关节内病变的清理和下肢力线的改善共同保证术后良好的疗效。术后骨关节炎的进展仍然在继续,但非常缓慢,中期疗效仍较满意。胫骨高位闭合外翻截骨是治疗单纯内侧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全内可调袢钢板双悬吊技术重建后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至2017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采用关节镜下全内可调袢钢板双悬吊技术治疗单纯PCL损伤患者25例。移植物为自体半腱肌腱。由内向外钻股骨隧道,反向钻由内向外钻胫骨骨隧道。股骨及胫骨端均采用可调袢悬吊固定。通过体征检查、Lysholm评分及国际膝关节文献管理委员会评分(IKDC)评分来评价手术疗效。结果 25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术后获3年以上随访。术后胫骨下陷征阳性0例,与术前阳性25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5.000,P 0.001);术后Lachman征为阴性或Ⅰ度阳性,与术前Ⅱ度和Ⅲ度阳性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4.716,P 0.001);术后后抽屉试验为阴性或I度阳性,与术前Ⅱ度和Ⅲ度阳性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4.540,P 0.001)。术后Lysholm评分为78~92分,平均(85.1±4.9)分,与术前36~84分,平均(42.7±5.4)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2.120,P 0.001)。终末随访IKDC评分为77~90分,平均(83.1±2.7)分,与术前33~78分,平均(47.0±5.7)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9.331,P 0.001)。患者运动能力提高,总满意率为92%。结论关节镜下全内可调袢双悬吊技术重建后交叉韧带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可调袢的使用可有效利用有限的移植物,减少手术创伤,有利于患者康复和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9.
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术治疗中老年人内侧半月板损伤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刘劲松  李智尧 《中国骨伤》2014,27(8):631-634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术治疗中老年人内侧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其临床价值.方法:自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对49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膝关节内侧半月板损伤患者,通过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术进行治疗.其中男31例,女18例;年龄50~60岁,平均(55.3±2.8)岁;左膝22例,右膝27例.49例平均屈曲角度(116.01±12.03)°.术前膝关节HSS功能评分平均48.73±8.43,Lysholm评分平均63.95±5.45.均采用标准半月板部分切除术,切除损伤部分半月板,遗留前方正常半月板组织.结果:所有手术成功,无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12~36个月,无失访病例.所有患者保持5级肌力,膝关节活动度正常,能完全伸直及完全屈曲.49例平均屈曲角度(136.77±18.56)°,较术前提高(t=17.56,P=0.001);终末随访膝关节HSS功能评分86~95分,平均90.17±4.10,较术前提高(t=12.65,P=0.001);Lysholm评分82~91分,平均87.84±5.16,较术前提高(t=13.45,P=0.001).结论: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治疗中老年人单纯内侧半月板损伤疗效优良.严格掌握适应证是保证疗效的前提,精确的手术技术是保证疗效的关键.术后短期内部分患者存在膝关节活动受限,但经过治疗及康复均能完全恢复.  相似文献   
10.
李智尧  董福慧 《中国骨伤》2018,31(6):500-503
目的:观察针刀松解术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病例来源于2013年9月至2014年8月的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患者,共90例。其中女61例,男29例;年龄45~65(55.21±8.30)岁;病程1~7(3.49±2.98)个月;左肩26例,右肩64例。局麻下,采用针刀松解肩峰下缘痛点及肩峰下滑囊粘连。通过观察肩关节外展、前屈上举、屈肘内旋、屈肘外旋的活动度,肩关节疼痛评分,统计治疗后治愈、显效、有效、无效的病例数,对针刀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治疗,无明显不良反应。所有患者完成12个月以上随访,无失访病例。随访VAS疼痛评分1.35±0.78,较术前7.72±5.42减小(t=15.89,P0.01)。术后12个月Constant评分83.17±19.11,较术前58.89±15.63提高(t=28.48,P0.01)。总体疗效评价,治愈46例,显效33例,有效11例,无效0例。结论:针刀治疗肩峰下撞击征的优点是微创地解决根本病变,缺点是不能处理骨质异常引起的撞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