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2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药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索导学式教学法与循证医学PICOS模式相结合的方式,引入呼吸内科的临床教学中,针对呼吸内科患者的临床问题,让学生通过PICOS模式构建导学式提纲,翻阅资料,寻找最佳证据,在教师引导下,经过小组讨论,将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的知识点贯穿于一个真实的病例并融会贯通。培养学生以患者的诊断治疗问题为中心的发散思维和横向思维,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并逐步具备一名合格临床医生的素质。方法随机选作者所在医院进入呼吸内科见习或实习的医学本科学生,以实习小组为单位,选取8-10个小组为试验组,另8个小组为对照组。每组约4-8人左右。试验组应用循证医学PICOS模式与导学式相结合教学方法;对照组以目前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结果教学结束后两组学生同时进行考试考核。实验组学生的呼吸内科考试卷面成绩高于对照组、个体化病例临床病案分析能力强于对照组,两组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循证医学PICOS模式结合导学式教学法指导和构建的导学提纲,通过多种方法提高医学生探究临床问题的学习兴趣;强化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归纳、记忆、储存、迁移的能力,使其把所学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形象化,改善了学生学习效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慢性咳嗽患者支气管激发试验前后小气道功能、气道阻力及胸外气道反应的状况.方法 68例慢性咳嗽患者进行组胺支气管激发试验,观察FEV1、呼气中期流速(MEF50)及吸气中期流速(MIF50)的变化,并应用脉冲振荡技术测定激发前后患者气道阻力.结果 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率52%,激发阳性患者激发前MEF50,R0与阴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EF50激发后/激发前比值(MEF50%)与FEV1激发后/激发前比值(FEV1%)呈正相关,与R0激发前后差值(R0-d)呈负相关.13例患者呈现胸外气道高反应(占总例数20%),其中6例为单独存在胸外气道高反应,7例患者合并支气管气道高反应.结论 观察慢性咳嗽患者小气道功能变化,有利于对哮喘的及早诊治,有利于遏制小气道不可逆损害发展为COPD的危险.激发试验时联合观察支气管气道反应和胸外气道反应,可为临床诊断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3.
4.
目的:观察增加缝隙连接耦联对兔长QT综合征(LQTS)模型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应用心肌细胞快速延迟整流钾通道(IKr)阻滞剂E-4031(0.5μmol/L)在兔左室楔型心肌块建立LQT2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LQT2组、100 nmol/L缝隙连接激动剂(AAP-10)干预组(AAP-100组)、500 nmol/L AAP-10干预组(AAP-500组),每组10只。采用浮置玻璃微电极法同步记录心内膜、心外膜心肌细胞跨膜动作电位及跨室壁心电图。结果:LQT2组QT间期,跨室壁复极离散度(TDR)、早期后除极(EAD)、R-on-T期前收缩和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TdP)发生率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在LQT2模拟状态下,500 nmol/L AAP显著缩短了QT间期和TDR(P<0.05),降低了EAD、R-on-T期前收缩和TdP的发生率(P<0.05)。结论:增加缝隙连接耦联能减少兔LQT2模型TDR和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心肌梗死兔左室心肌块室性心律失常模型,研究胺碘酮对陈旧心肌梗死兔心缝隙连接重构及复极离散度的影响.方法 日本长耳白兔11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20只,心肌梗死组(B组)45只,心肌梗死胺碘酮干预组(C组)45只.B组及C组采取开胸结扎冠脉左室支的方法制作心肌梗死模型.术后9周开始,A组及B组口饲生理盐水2 mL,1次/d,C组口饲含胺碘酮的生理盐水2 mL,1次/d,胺碘酮用量100 mg/(kg·d).术后12周末A组存活20只,B组存活24只,C组存活26只,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后,取左室心肌块离体灌流,同时记录容积心电图及QT间期(QT)、T波波峰至T波终末间期(Tp-e)、有效不应期(ERP)、室性心律失常诱发率等电生理参数.灌流完成后分别取左室心肌组织,利用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方法检测缝隙连接蛋白Cx43.结果 超声检测显示B组、C组较之A组左室射血分数减低.B组较之A组Tp-e增大,Tp-e/QT增大,室性心律失常诱发率明显增加,心肌Cx43重构明显.而C组与B组相比,QT延长同时Tp-e不增加,Tp-e/QT缩小,室性心律失常诱发率降低,心肌Cx43重构减轻.结论 陈旧心肌梗死兔离体心肌块模型可用于室性心律失常的研究.胺碘酮可以改善陈旧心肌梗死兔心缝隙连接重构,缩小Tp-e/QT,减少室性心律失常诱发率.改善缝隙连接重构是胺碘酮不增加心室肌复极离散度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7.
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是一种含硫氨基酸,是蛋氨酸循环中重要的中间代谢产物,当与Hcy代谢有关的酶或辅助因子缺乏使Hcy代谢受阻时,就会导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近年大量研究证实HHcy与心脑血管疾病、外周血管病变、糖尿病、肾脏疾病、老年性痴呆、肿瘤、妊娠并发症、出生缺陷、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自身免疫疾病、骨质疏松等发病高度相关。本研究就HHcy及其与疾病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精准医学是医学未来发展的方向,探讨以精准问题(precisequestion,PQ)设置联合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教学法是否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精准医学知识的掌握。方法将昆明医科大学本科临床专业四年级的学生60名随机分为2组:PBL教学组(对照组)和精准问题设置联合PBL教学组(PQ-PBL组)。分别应用PBL教学和PQ-PBL教学对2组同学进行4周教学。其中PQ-PBL组采取精准问题的设置模式:以临床为导向,临床问题与基础问题双向互动,以发展学生的临床推理能力;高层次问题与低层次问题相结合、开放式问题与闭合式问题相结合,以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形成和高层次知识体系的构建。PBL组不采取精准问题设置模式。所有入组学生教学前后分别进行病例分析考核,考核满分为10分。比较2次考核的得分,评估教学前后2组学生对基础知识及精准医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以评价教学效果。结果共60人(PBL组,n=30;PQ-PBL组,n=30)完成研究。2组的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BL组:(23.17±1.05)岁;PQ-PBL组:(23.07±1.03)岁,P=0.736],性别构成... 更多  相似文献   
9.
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是一种含硫氨基酸,是蛋氨酸循环中重要的中间代谢产物,当与Hcy代谢有关的酶或辅助因子缺乏使Hey代谢受阻时,就会导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近年大量研究证实HHcy与心脑血管疾病、外周血管病变、糖尿病、肾脏疾病、老年性痴呆、肿瘤、妊娠并发症、出生缺陷、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自身免疫疾病、骨质疏松等发病高度相关.本研究就HHcy及其与疾病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云南省农村基层医务工作者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防治基本知识的知晓率和短期继续医学教育培训效果,探讨提高基层医务工作者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有效方法。方法 2018年1月至2018年11月间选取云南昭通地区5个县的县医院及乡镇医院、村卫生所的医务工作者共计464人为调查及培训对象,采用流动学校形式开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续教育培训,在培训前后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知识掌握情况。结果 (1)培训前基层医师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筛查意识的仅有24.6%(114人),筛查方式主要依靠胸片59.5%(276人)和临床表现66.4%(308人),而很少采用肺功能检查进行筛查7.8%(36人),培训后96.1%(446人)的基层医师表示在日常工作中会对有高危因素的患者进行筛查,筛查方式也能得到积极纠正;(2)培训前基层医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定义、诊断标准、肺功能严重程度分级标准、综合评估分组标准的知晓率均较低,分别为23.3%(108人)、31%(144人)、34.5%(160人)、5.2%(24人),对肺功能检查的适应症、禁忌症、通气功能常用指标的判读、支气管舒张舒张和激发实验的诊断标准知晓率,仅有21.1%... 更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