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9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10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1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59篇
内科学   20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8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162篇
预防医学   18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67篇
中国医学   46篇
肿瘤学   5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7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张卫华教授在传承传统进针和行针手法的基础上,根据人体解剖位置、患病部位特征确定相应的进针手法,头部穴位应用飞针走气、颈腰部夹脊穴应用雀啄提插进针法;行针方面创立了滞针外甩、左右扇形摆动、顺逆时针环转、上抬下压,不仅局部针感明显,临床疗效更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3.
回顾性分析1例肝转移的肾上腺皮质腺癌(adrenocortical carcinoma,ACC)术前及术后的相关临床资料及相关文献。Weiss评分是ACC最常用的病理学诊断标准。本文1例患者术前增强CT考虑肝癌,术前肝穿刺活检示肝细胞肝癌。术后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示CD56和突触小泡蛋白(Syn)阳性,结果考虑ACC。术后行奥沙利铂/卡培他滨(oxaliplatin/capecitabine)化学治疗。随访至2019年2月14日,患者无不适,未见复发及转移。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中国河北省磁县33年间上消化道癌死亡率变化情况,为肿瘤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   按照肿瘤登记规范,收集整理磁县肿瘤登记处1983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肿瘤登记资料,评价上消化道癌死亡率变化情况,分析上消化道癌死亡率变化趋势。计算粗发病率、中国标准化死亡率和世界标准化死亡率的变化百分比,配合调整率的线性回归模型,估计死亡率的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APC),结合Joinpoint线性回归分析年份及年龄组死亡率转折点及变化趋势。   结果   磁县33年间上消化道癌平均粗死亡率为119.31/10万,其中男性为149.21/10万,女性为88.40/10万;中国标准化死亡率为160.85/10万,其中男性为227.00/10万,女性为108.07/10万;世界标准化死亡率为162.39/10万,其中男性为228.52/10万,女性为109.30/10万。   结论   上消化道癌死亡率呈下降趋势,仍居于磁县恶性肿瘤死亡率的首位,年龄组死亡率随年龄的升高而升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中国胃癌发病趋势及年龄变化,为胃癌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基于22个有连续数据的登记处,整理2000—2015年胃癌发病数据,利用Joinpoint软件进行发病趋势分析。分析2000—2015年平均发病年龄,2000及2015年标化年龄别发病构成,构建出生队列并计算1920—2015年出生人群发病率、年龄别发病率。结果 2000—2015年中国22个肿瘤登记地区胃癌标化发病率呈现下降趋势,平均每年下降3.0%(-3.5~-2.4%)。人群出现发病年龄后移趋势,人口结构标化后除农村地区外各人群发病年龄的后移趋势消失。农村地区发病年龄上升趋势明显,高年龄发病患者占比增加。结论 胃癌发病率出现下降趋势,平均发病年龄出现后移趋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分析影响医联体核心医院与患者行为策略选择的因素,以明确双方的最优稳定策略及其产生条件,从而进一步提出引导双方行为策略的措施,以期为推进医联体建设提供参考。方法:基于演化博弈理论及政策文本分析,构建核心医院与患者的博弈模型,并运用进化稳定策略和复制动态方程,对模型进行求解分析。结果:核心医院的最优稳定策略是"帮扶基层加强能力建设",选择该策略的概率主要与政府的支持程度、运行成本、收入结构等因素相关;患者的最优稳定策略是"遵循基层首诊",选择该策略的概率主要与基层就医获得感等有关。结论:从建立合理的财政补偿机制、完善相应的配套措施、加强基层能力建设等角度,引导核心医院与患者选择最优稳定策略。  相似文献   
7.
8.
目的:分析我国城镇化、老龄化、政府卫生支出对我国卫生总费用的影响,并从我国整体、东部、中部和西部比较各因素影响程度的差异,为保障卫生总费用合理增长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以人均GDP作为控制变量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并采用最小二乘法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从我国整体情况来看,人均GDP和人口老龄化对人均卫生总费用的回归系数分别为1.18和0.40。人均GDP、城镇化和人口老龄化程度对东部地区人均卫生总费用的影响显著为正,回归系数分别为1.57、0.95和0.19,政府卫生支出的影响为负向。城镇化、人均GDP和人口老龄化对中部人均卫生总费用具有影响,回归系数分别为1.26、0.94和0.30。政府卫生支出对西部地区人均卫生总费用的影响最大,回归系数为0.66。结论:我国人均卫生总费用受经济增长水平影响最大,城镇化水平在中部地区的影响最大,老龄化在短期内对人均卫生总费用带来的影响相对较小,政府卫生支出对西部地区人均卫生总费用有较大影响。各省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具体分析,针对不同影响因素采取措施使卫生总费用合理增长。  相似文献   
9.
[目的]系统分析并评价"全面二孩"政策实施的效果,为调整和完善生育政策、提升生育水平以及促进人口合理化均衡发展提供参考。[方法]运用文献分析法确定评价效果的相关指标,利用指数平滑法根据2005-2015年相关人口指标预测2016-2017年的数值,通过"投射——实施后"对比分析法将预测值与2016-2017年的实际值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分析"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的人口效果。[结果]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后,2016年总体远超出预期,人口总量大幅增加(差异度为18. 10%),全年出生人口和人口自然增长率也明显上升(差异度为4. 60%和14. 90%)。2017年则与预期相差不大,总人口增量略有减少(差异度-0. 06%),全年出生人口和人口自然增长率略有增长(差异度为0. 04%和0. 05%)。[结论]"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的人口效果已经有所显现,但未能达到预期目标。要想进一步巩固和强化二孩政策的实施效果,还需要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并加强对新政策的宣传力度,同时继续宣传性别平等观,培养鼓励再生育的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miR-17-92基因簇宿主基因(microRNA 17-92 cluster host gene,MIR17HG)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与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发病风险的关联.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至2018年12月河南省林州市肿瘤医院确诊的437例ESCC患者为病例组,选取同期在当地医院参加筛查项目的490名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MassArray时间飞行质谱生物芯片检测MIR17HG区域中SNPs位点(rs17735387、rs4284505、rs9589207和rs72631821)基因型,并对各位点与ESCC发病风险进行关联分析.结果 rs4284505(A/G)与ESCC发病风险相关.经多因素校正后,与rs4284505AA基因型携带者相比,AG基因型携带者发生ESCC风险增加(调整OR= 1.548,95%CI:1.085~2.210,P = 0.016);显性模型提示rs4284505AG/GG基因型携带者罹患ESCC的风险是AA基因型携带者的1.465倍(95%CI:1.040~2.065,P = 0.029).分层分析显示,在男性及吸烟亚组中,rs4284505AG基因型相比于AA基因型增加ESCC的发病风险.交互作用分析表明,与rs4284505AA基因型且不吸烟者相比,AG基因型且吸烟者更易患 ESCC(OR = 4.218,95%CI:2.135~8.333,P<0.001).结论 MIR17HG 区域的 SNP位点 rs4284505与 ESCC发病风险相关,其突变型G等位基因携带者罹患ESCC的风险高于野生型A等位基因携带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