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
1.
查阅近几年的相关文献,对药物性肝损伤的病因病机及中医辨证施治、中医名家经验、专方专药、中医外治等主要治疗方法和现存问题作一综述。中医辨证治疗药物性肝损伤可通过多途径、多靶点综合调控,发挥增强免疫、抗氧化、抑制促炎症因子释放等作用,在增效减毒、缓解临床症状、预防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延缓病情进展等方面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通过查阅整理近5年来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文献资料,围绕该病的病因病机、中医辨证论治、各家经验、中医药治疗优势等方面做此综述,以期为临床研究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3.
溃疡性结肠炎属中医学"痢疾"范畴。中医认为,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与肝、脾、肾三脏密切相关,受寒、湿、热等病理因素的影响,治疗应立足整体,详察病机,按照补虚泻实的原则,以清、和、补等法,通过中药复方、单药、中药灌肠等不同形式的中医药疗法,多途径、多靶点、多层次综合作用于患者。其中,中药复方以清热利湿、疏肝理脾、平调寒热、健脾益气、温补脾肾等五类为主;单药有效成分包括生物碱类、多酚类、多糖类、环烯醚萜类等;中药直肠给药充分发挥药物局部抗炎作用,使药力直达病所。中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确切,在促进肠道黏膜恢复、缓解临床症状、减少复发方面独具优势。  相似文献   
4.
现代多认为慢性肝病的病机为湿热疫毒内蕴,治疗时重用苦寒之品以清热解毒。吕文良教授深入分析其病因病机,认为慢性肝病的病理性质为本虚标实;主张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治疗以调和气血为主,尤应重视益气,同时佐以清热、利湿、解毒等法。黄芪为临床常用药物,尤擅于补气。黄芪通过其益气作用可扶正祛邪、健脾、补益肝气、活血利水,对各种慢性肝病都具有治疗作用,且在其临床各阶段均可使用。故吕教授在治疗慢性肝病常灵活运用黄芪,并与清热解毒、活血利水等药配伍,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吕文良教授善用黄芪辨治慢性肝病的经验,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5.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早期肝硬变的始动因子及持续因素是湿热疫毒,发病之本是正气不足;病机在于"毒损肝络",疾病渐进深入;瘀、毒、湿、热是主要致病因素。治以化瘀通络、扶正解毒之法。(1)肝络失和:湿热疫毒初袭肝络,络脉气机不畅,多以气滞表现为主,常见胸胁或脘腹胀满、嗳气,或腹中包块,聚散不定,按之不痛,大便不畅,舌暗红,脉弦或弦细。对于气分表现明显者,常予疏通气血、疏肝通络之法,临证多以旋覆花、桂枝、当归、木香、香附、姜黄、郁金等辛香通络之品。(2)肝络瘀滞:肝络气机不畅,气滞常与血瘀兼见,患者多见局部胀满疼痛,甚者刺痛,口干不欲饮,舌暗紫,脉弦涩或细涩,治疗常以化瘀通络之法,临证常用黄芪、白术、莪术、丹参、桃仁等。(3)络损成积:肝络气血不畅日久,瘀、毒、湿、热蕴结肝络,形成结节、积块、癥瘕,患者多见局部肿块或癥积,面色晦暗或黯黑,肌肤甲错,如鱼鳞状,痛如针刺,按之加重,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舌下络脉曲张或有结节状,脉细涩,病证较深重,常治以化瘀消癥散结之法,常用丹参、莪术、浙贝母、牡蛎、虫、山慈菇、鸡内金等,同时随证佐以虫类药以搜剔在络之邪,如全蝎、地龙、蜈蚣、蝉蜕等药。(4)络脉失养:机体感受疫毒邪气,其本在于素体不足,正气亏虚,络虚留邪,精微化生不足,肝络愈虚而毒邪深伏;或邪毒侵袭,伤及正气,正邪交争,则肝络益损,临证可见神疲乏力,少气懒言,爪甲不荣,皮肤起屑或干燥,唇舌色淡,脉虚或弱等络虚不荣的表现,治以养血和络之法,常以黄芪、白术、茯苓、当归、白芍、丹参等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