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感染人类免疫病毒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引起的传染性疾病。目前,西药并未有确切有效的治疗HIV/AIDS药物性肝损伤的药物,中医药治疗HIV/AIDS药物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疗效,但缺乏多中心、大数据的中医辨证治疗临床观察研究及从分子生物学角度出发的基础研究~([1])。近年来,随着研究者们对HIV/AIDS药物性肝损伤的关注越来越多,大规模AIDS合并肝损伤的临床实验研究也随之增加,中医药治疗研究有更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柴胡剂在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中的临床疗效。方法:144例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应用"2HRZE/4HR"方案抗结核化疗,对照组66例予以常规保肝治疗,治疗组78例在常规保肝治疗的基础上,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应用柴胡剂联合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的消失及ALT、AST的复常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保肝治疗的基础上,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应用柴胡剂联合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正>尹常健教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30余年,在肝病诊治方面有较深的造诣,对药物性肝损伤有独到见解。他从整体出发,辨证施治,运用中医药治疗本病,取得显著疗效。笔者通过跟师实践、采集整理病历、查阅老师著作等方式收集资料,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医案分析等方面阐述老师治疗药物性肝损伤的经验,希望能为临床此类疾病的防治与探究提供一点借鉴。1病因病机药物性肝损伤,是由于药物或其代谢产物的毒性作用或肝脏对药物及代谢产物的变态反应所  相似文献   

4.
基于药物性肝损伤的中、西医临床病症特点,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整理分析并建立药物性肝损伤的西医 诊断标准与中医辨证标准,总结药物性肝损伤动物模型的模型复制方法、模型特点、模型优缺点。并对动物模 型与中、西医临床病症特点的吻合度进行评价,分析其优缺点及应用前景。总结发现,关于药物性肝损伤模型 应用最广泛的模型复制方法是对乙酰氨基酚致肝损伤模型和异烟肼致肝损伤模型,虽然这两种方法西医临床吻 合度较高,但与中医证型吻合度较低,尚无公认的中医证型的模型复制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医药对其 的研究。因此未来研究应集中在如何结合药物性肝损伤中西医临床评价标准,构建一套完善可靠的病-证结合 动物模型,为药物性肝损伤模型的建立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药致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原因、临床特征与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中药所致药物性肝损伤81例确诊病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用药情况、肝损伤的临床特征、治疗与转归。结果 34种中药及中成药在使用后发生肝损伤,其中轻度肝损害60例(74%),中度肝损害19例(23%),重度肝损害2例(2%)。肝损伤类型:肝细胞型42例(52%),淤胆型l4例(17%),混合型25例(31%)。治疗后,28例在2周内肝功能恢复正常,52例4周内肝功能恢复正常,仅1例病程长达12周,继续治疗痊愈,无死亡病例。结论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严格遵循中医辨证施治的治疗原则,科学、规范应用中药,是提高用药安全性、减少中药所致药物性肝损伤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抗肿瘤药物引起的肝损伤是药物性肝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张林军主任医师从事临床30余年,在恶性肿瘤及抗肿瘤药物引起肝损伤的中医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张林军主任认为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为外来之"药毒",药毒戕伤正气,直中肝脏或脾胃,使肝主疏泄及脾司运化失常,湿浊内蕴,湿郁化热,湿热薰蒸肝胆引起肝损伤。治疗首重柔肝健脾、未病先防以提升肝脾对药毒之邪的抵御能力,临床上根据湿热轻重辨证施治,方证相对。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药物性肝损伤患者临床分型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方法 借助医院住院病历系统收集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过敏史等)、实验室指标、导致肝损伤的药物信息及中医体质资料,根据R值进行临床分型(肝细胞损伤型、胆汁淤积型、混合型),结合调查问卷结果(电话随访)根据相关标准进行中医体质分类(平和质、气虚质、气郁质、阳虚质、阴虚质、湿热质、痰湿质、血瘀质、特禀质)。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药物性肝损伤临床分型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结果 (1)本研究共纳入69例药物性肝损伤患者,女性为多(76.8%),女性平均年龄(51.06±12.19)岁、男性平均年龄(45.88±12.51)岁,有过敏史者11例。(2)临床分型肝细胞损伤型29例,胆汁淤积型23例,混合型17例。(3)中药及其制剂[多含何首乌(61.9%)、雷公藤(28.6%)]、解热镇痛类药物、保健品引起的药物性肝损伤居多(分别占30.4%、15.9%、13.0%)。(4)69例患者以平和质、气虚质、特禀质、气郁质居多,分别占39.1%、15.9%、14.5%、13.0%。(5)特禀质与肝细胞损伤型(P<0....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相关文献,就现代医学、中医对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的认识,以及清热解毒利湿类、疏肝理气类、补肾健脾益气养血类、活血化瘀类复方,有机酸类、生物碱类、环烯醚萜类、黄酮苷、多糖等中药活性成分治疗肝损伤的现状进行阐述,旨在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相关文献,就现代医学、中医对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的认识,以及清热解毒利湿类、疏肝理气类、补肾健脾益气养血类、活血化瘀类复方,有机酸类、生物碱类、环烯醚萜类、黄酮苷、多糖等中药活性成分治疗肝损伤的现状进行阐述,旨在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0.
报道1例因口服生何首乌粉致药物性肝损伤的病例。在保肝治疗基础上,予以清热利湿、疏肝健脾。认为避免或减轻生何首乌造成肝损伤应做到辨证准确,用药过程中注意肝功能变化,生何首乌用量不宜过大并采用水煎服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药与西药所致药物性肝损伤。方法:资料选自接受早期治疗的乙肝患者9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平均分为两组,每组各49例,分别给予中药组患者实施中药治疗,西药组患者实施西药治疗,对比和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出现药物性肝损伤几率。结果:经不同治疗方式的有效实施,中药组患者出现肝损伤8例,所占比例为16.33%;西药组患者出现肝损伤5例,所占比例为10.20%。且中药组患者在丙氨酸转氨酶、谷氨酰转肽酶、红细胞血清总胆红素等方面均比西药组高,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乙肝患者的治疗,以西药治疗与中药治疗后出现药物性肝损伤的几率各不相同,且中药治疗所致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率、类型、程度等方面都比西药治疗更加明显。因此,医师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适合患者的药物类型进行治疗,将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率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2.
<正>邵冬珊主任医师系湖北省中医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仲景学术分会常务理事,湖北省中医药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常委,从医30余载,临证法经典,师名家,学验俱丰,获"全国第二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称号,擅长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治疗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药物性肝损伤、自身免疫性肝病、血吸虫  相似文献   

13.
<正>药物性肝损伤是指患者在其他疾病治疗过程中由于药物或其产生的代谢产物所致的肝细胞毒性损害,或者肝脏对药物及其产生的代谢产物的过敏反应所导致的肝脏疾病,也称作药物性肝炎。根据不同药物导致肝损伤的靶点差异及用药后血清转氨酶升高的不同特点,将药物性肝损伤分为肝细胞性肝损伤,胆汁淤积性肝损伤和混合性肝损伤三类[1]。药物性肝损伤常见临床表现有恶心、呕吐、黄疸、皮肤瘙痒,胁痛、肝脏肿大、乏力、食欲不振等。近几年大量中草药、  相似文献   

14.
药物或/及代谢产物引起的肝脏损害,称药物性肝损害。肝病时肝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损害,其解毒、排泄功能及贮备和再生能力均降低,肝血流减少,各种进入肝脏的药物使代谢负荷加重,发生内环境紊乱,对肝脏的损害就更为突出。我科近5年选择性地对病毒性肝炎及肝炎后肝硬化附加药物性肝损伤患者进行观察,采取停用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经中医辨证及支持疗法治疗后均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辨证辨病结合内服外疗并进:肿瘤用中医药外治法的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辨证辨病结合内服外疗并进──肿瘤用中医药外治法的近况上海市中医文献馆臧朝平(200020)关键词:肿瘤,外治法外治是中医传统治疗方法之一,分药物性外治法(如熏、洗、敷、贴、滴、吹等)和非药物性外治法(如针灸、推拿、手术、气功等),本篇就肿瘤病的药物外...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2021年3月聊城市妇幼保健院实施治疗的60例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病历资料,以是否存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为单纯性药物性肝损伤,观察组患者为药物性肝损伤合并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统计及对比...  相似文献   

17.
药物性肝损伤临床上经常见到,有些轻型损伤停药后可自行恢复,但对中、重度的肝损伤需药物治疗。本文对32例药物性肝损伤患者应用清开灵合谷胱肝肽治疗,取得了很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肝损伤所引起的肝脏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随着现代医学对肝损伤分子机制研究的深入,各种中药及其有效成分抗肝损伤作用的实验研究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本文结合各类相关文献,从化学性肝损伤、免疫性肝损伤、酒精性肝损伤及药物性肝损伤等方面对肝损伤的分子机制及中药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并讨论了运用中药汤剂治愈一例重度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医案,分析方剂和辨证要点,以期为临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中草药引起药物性肝损伤的药物因素、患者因素、临床表现,总结导致肝损伤的中草药品种,为药物性肝损伤的预防诊断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万方数据库(Wanfangdata)、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1964年1月至2016年7月有关药物性肝损伤的病例报告,并对文献资料进行整理、汇总、分析。结果药物性肝损伤病例报道呈逐年上升趋势。共确定中草药肝损伤文献132篇,病例数为169例,男性79例,女性90例,并明确有14种中草药具有潜在的肝毒性,以何首乌、土三七引起的肝损伤多见。高发年龄段41~50岁(26.6%)及51~60岁(23.1%)。中草药导致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时间在服药后7天内、2周至3个月内最常见。临床表现以厌食厌油、乏力,腹胀腹痛,恶心呕吐、尿黄、皮肤巩膜黄染多见。169例患者中好转16例,无好转7例,死亡11例,肝移植2例,痊愈133例。结论 14种中草药可引起药物性肝损伤,临床用药过程中应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