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2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8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市售二氧化氯测定仪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帮助工作人员正确选用合适的现场测定仪器,指导生活饮用水的消毒处理及水质监测工作;分析二氧化氯溶液纯度对测定值的影响。方法比较各浓度水平各方法的准确性、精密度;比较二氧化氯溶液纯化前后对测定值的影响。结果DR5000、DR2800与DPD滴定法测定结果一致,x仪器与其他三法测定结果有统计学差异;纯化液中二氧化氯浓度明显提高。结论市售仪器需与国标法比对后投入使用;测定极低浓度二氧化氯尚无理想方法;纯度影响二氧化氯的测定结果,自来水厂应努力提高二氧化氯消毒液纯度。  相似文献   
2.
余增洋  盛雨辰  周玲玉  陆宾  季莉莉 《中草药》2016,47(11):1908-1913
目的观察鼓槌石斛乙醇提取物(ethanol extract of Dendrobium chrysotoxum,EEDC)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小鼠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STZ诱导小鼠发生糖尿病,进而建立糖尿病并发症NPDR实验动物模型,再给予EEDC进行干预。采用视网膜组织伊文思蓝渗漏实验观察NPDR小鼠中血-视网膜屏障(BRB)的破坏情况;采用real-time PCR(RT-PCR)检测视网膜组织中白细胞介素-6(IL-6)、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早期生长反应因子(Egr-1)、组织因子(TF)、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Serpine 1)的基因表达;进一步采用酶联免疫实验(ELISA)检测血清中IL-1β、IL-6、TNF-α及TF、Serpine 1的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视网膜组织伊文思蓝渗漏量明显增加,EEDC能够减少视网膜组织伊文思蓝渗透量;EEDC能够显著降低模型小鼠视网膜组织中增加的IL-1β、IL-6、TNF-α及Egr-1、TF、Serpine 1的基因表达;EEDC能够明显下调模型小鼠血清中增加的IL-1β、IL-6、TNF-α及TF、Serpine 1的量。结论 EEDC具有改善STZ诱导小鼠NPDR的作用,其机制为通过抑制NPDR小鼠视网膜和血清中增加的炎性因子IL-1β、IL-6、TNF-α以及与凝血/纤溶相关基因TF、Serpine 1的基因表达,缓解BRB的破坏,从而发挥改善NPDR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链脲佐菌素( streptozotocin, STZ)诱导的小鼠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 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 PDR)动物模型,并观察在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及其受体(VEGFR1, VEGFR2),金属基质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MMP)2, MMP9表达的变化。方法:C57 BL/6 J小鼠连续5 d腹腔注射STZ (55 mg/kg )。末次注射后7d检测血糖浓度。糖尿病诱导成功的小鼠和正常小鼠继续饲养3~5 mo。实验结束后进行视网膜病理组织观察,并利用CD31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视网膜血管的分布情况。采用实时定量荧光 PCR 分析检测 VEGF, VEGFR1, VEGFR2, MMP2, MMP9的基因表达。结果:视网膜组织病理观察和CD31免疫荧光染色实验结果均表明5月龄的糖尿病小鼠视网膜组织中血管数目明显比同月龄正常小鼠多。同时,与同月龄正常小鼠相比,5月龄糖尿病小鼠视网膜组织中 VEGF, VEGFR1, VEGFR2, MMP2, MMP9的基因表达也明显增加。结论:本研究表明STZ诱导的糖尿病小鼠在5月龄时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大豆异黄酮(SI)对动脉粥样硬化去卵巢SD大鼠ATP结合盒A1(ATP binding cassette A1,ABCA1)表达的影响.方法 50只12周龄SPF级雌性SD大鼠,经普通饲料适应喂养1周后,行卵巢切除术.按体重分层随机抽样,选取10只作为基础对照组(A组),全程喂基础饲料;另40只喂高脂饲料,4周后再按血脂水平分层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分别为高脂模型组(B组),继续喂高脂饲料;低剂量SI组(高脂饲料+30 mg/kg SI,C组);中剂量SI组(高脂饲料+90 mg/kg SI,D组);高剂量SI组(高脂饲料+270 mg/kg SI,E组).分组后继续喂22周,处死动物,观察主动脉形态学变化,real-time PCR检测主动脉血管壁ABCA1基因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测定ABCA1蛋白在肝脏、主动脉血管壁以及小肠组织的表达情况.结果 各组血脂水平:A、B、C、D、E组总胆固醇水平分别为(6.82±0.22)、(15.73±1.51)、(10.77±1.12)、(9.95±1.18)、(9.11±1.12)mmol/L(F=72.882,P<0.01);甘油三酯水平分别为(2.49±0.24)、(0.78±0.13)、(0.39±0.08)、(0.29±0.09)、(0.24±0.09)mmol/L(F=378.515,P<0.0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分别为(1.29±0.08)、(14.76±1.23)、(8.18±0.80)、(7.85±0.72)、(7.16±0.64)mmol/L(F=320.936,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分别为(1.94±0.18)、(1.04±0.10)、(1.55±0.14)、(1.88±0.17)、(2.11±0.22)mmol/L(F=49.450,P<0.01).各组ABCA1蛋白在小肠、肝脏、血管壁内表达水平:A、B、C、E组ABCA1蛋白在小肠内表达水平(灰度值)为96.577±9.743、5.218±2.048、18.060±5.179、54.725±8.960(F=172.272,P<0.01);在肝脏内表达水平为13.657±2.397、1.361±0.266、7.069±2.264、11.793±2.515(F=37.383,P<0.01);在血管壁中表达水平为6.756±1.310、0.027±0.006、0.035±0.002、7.479±1.520(F=91.999,P<0.01).B组主动脉可见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而饲料中添加SI能有效避免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结论 SI可能是通过降血脂,提高ABCA1表达水平发挥其抗动脉粥样硬化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胞磷胆碱钠、甘露醇和依达拉奉联合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32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分为2组,每组16例,2组患者均给予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甘露醇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胞磷胆碱钠、甘露醇、依达拉奉联合治疗,14 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对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68.75%和87.50%,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第7、14天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及治疗第7天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4天,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1.25%、68.7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胞磷胆碱钠、甘露醇和依达拉奉联合治疗可明显改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6.
7.
千里光中的生物碱类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千里光Senecio scandens中的生物碱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和凝胶柱色谱进行分离,根据化合物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其结构。采用MTT法对所得到的化合物进行原代小鼠肝细胞毒性检测。结果: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为:阿多尼弗林碱(1),7-angeloylturneforcidine(2),大麦芽碱(3),1,3,6,6-四甲基-5,6,7,8-四氢异喹啉-8-酮(4),4-(吡咯烷-2-酮基)-苯基乙酸(5),4-吡咯烷基-苯基乙酸(6)。结论:化合物6为新天然产物,化合物3,4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毒性筛选结果表明,化合物1对原代小鼠肝细胞有细胞毒作用,其他化合物未表现出细胞毒作用。  相似文献   
8.
Isoline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后肝亲水性蛋白的双向电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双向电泳技术(2-DE)观察吡咯里西啶生物碱isoline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后对肝内亲水性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小鼠一次性灌胃给药isoline,通过血清生化指标检测和病理切片观察isoline的急性肝毒性,抽提肝组织亲水性蛋白做双向电泳分析,利用PDQuest软件以正常组作为参考胶进行匹配分析.结果: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检测和肝组织病理切片结果表明,口服isoline造成小鼠急性肝损伤,双向电泳图像分析发现与对照组相比,isoline组小鼠肝组织亲水性蛋白表达图谱中有39个蛋白斑点变化差异显著,其中新出现5个蛋白斑点,缺失10个蛋白斑点结论:Isoline灌胃可以造成小鼠急性肝损伤,其中蛋白双向电泳分析结果中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点可能参与了isoline的急性肝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9.
几种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对肝细胞毒性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考察几种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体外实验中对肝细胞的毒性。方法:用MTF法检测了6种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clivorine,monocrotaline,isoline,LP-01(yamataimine),LP-02(12-acetyl yamataimine),LJ-09(platyphylline)对人正常肝细胞株L-02细胞活性的影响,对于其中有毒性的clivorine又用结晶紫染色的方法进一步确证其毒性。结果:Clivorine对肝细胞具有强烈的毒性作用,未发现其它几种吡咯里西啶生物碱对肝细胞的毒性。结论:Clivorine体外对肝细胞具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药对细胞凋亡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晓波  季莉莉  王钊 《中药材》2002,25(2):135-139
本文从诱导和抑制两个主要方面,综述了中药(包括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的有效成分、单味药或复方)对细胞凋亡尤其是肿瘤细胞凋亡作用的研究近况,认为目前中药诱导细胞凋亡比抑制细胞凋亡的研究内容丰富,成果显著;研究中还存在中药成分复杂及凋亡检测指标单一等问题,并且诱导或抑制凋亡的机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