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甘露醇、能量合剂联合抗癫痫药治疗发作频繁的小儿难治性癫痫的疗效。方法将我院住院的111例发作频繁的难治性癫痫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55例,应用小剂量甘露醇、能量合剂、氟桂嗪及1—3种适于发作类型的抗癫痫药治疗;对照组56例,给于1—3种适于发作类型的抗癫痫药及氟桂嗪治疗。将两组治疗前后的发作频率分别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发作频率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甘露醇、能量合剂联合抗癫痫药治疗发作频繁的小儿难治性癫痫,方法简便、易行,能明显提高癫痫发作的控制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颅内电极长程记录在颞叶癫痫定位、定侧中的应用,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 2006年1月至2010年10月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60例经颅内电极定位的颞叶癫痫患者,电极类型采用硬膜下条状、栅状以及深部电极,手术方式包括颅骨钻孔电极植入、立体定向深部电极植入和骨瓣开颅电极植入.结果 额-颞皮层电极植入34例,额-颞前-颞枕交界电极植入7例,双颞皮层电极植入7例,深部电极联合颞叶皮层电极植入7例,颞前-颞枕交界电极植入3例,条状电极联合栅状电极植入2例.手术方式包括前颞叶切除术50例,联合额叶致痫灶切除7例,联合胼胝体切开1例,颞后枕新皮层痫灶切除联合海马杏仁核切除2例.结论 颅内电极长程记录是一种有效的检查方法和重要的定位手段,可应用于无创评估方法难以定位、定侧的颞叶癫痫.  相似文献   
3.
目的:试用术中直接电刺激判断大脑功能区的位置和范围的方法,以求术中最大程度切除肿瘤,减少神经系统损伤。方法:对唤醒麻醉下手术切除优势半球语言区胶质瘤患者26例以及邻近或累及脑运动功能区胶质瘤患者26例,在术中直接行皮层刺激,判断功能区的位置和肿瘤的关系。结果:患者在唤醒麻醉下,利用直接皮质电刺激可以准确定位初级运动皮质区和语言功能区,术后患者Karnofsky生活状态(KPS)评分结果较术前提高。结论:在唤醒麻醉下,可检测到患者的运动和语言的脑功能区,并可判断与肿瘤位置的关系。术中采用直接皮质电刺激可定位脑重要功能区,能最大限度地切除病变,最大限度地保护脑功能区。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标准过度换气量化脑电图对小儿癫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FLY-2”型神经生理信息工作站,分析40例癫痫患儿及40例正常儿童过度换气前后不同时段脑电图样本,计算脑电图信号的功率谱密度,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1)过度换气3min时癫痫患儿其慢波(δ,θ)较正常儿童明显增多(P<0.05),全导α2波较正常对照组减少,停止换气后30s时,正常儿童脑电图已恢复至换气前水平,癫痫患儿EEG慢波(δ,θ波)仍多于对照组,结论:过度换气使癫痫患儿脑电图明显慢波化,对脑电图无棘波发放的癫痫患儿有辅助诊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颅内电极长程记录在颞叶癫痫定位、定侧中的应用,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 2006年1月至2010年10月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60例经颅内电极定位的颞叶癫痫患者,电极类型采用硬膜下条状、栅状以及深部电极,手术方式包括颅骨钻孔电极植入、立体定向深部电极植入和骨瓣开颅电极植入.结果 额-颞皮层电极植入34例,额-颞前-颞枕交界电极植入7例,双颞皮层电极植入7例,深部电极联合颞叶皮层电极植入7例,颞前-颞枕交界电极植入3例,条状电极联合栅状电极植入2例.手术方式包括前颞叶切除术50例,联合额叶致痫灶切除7例,联合胼胝体切开1例,颞后枕新皮层痫灶切除联合海马杏仁核切除2例.结论 颅内电极长程记录是一种有效的检查方法和重要的定位手段,可应用于无创评估方法难以定位、定侧的颞叶癫痫.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40例神经外科全麻手术患者采用智能化脑电监测仪观察两组不同全麻药,一组是七氟醚,一组氨氟醚在整个麻醉及手术过程中脑电图和脑电地形图的变化规律是随吸入浓度增加慢波增加,慢波频带功率增高,浓度达最强时脑电图出现暴发抑制波称IC值,比值的阈值七氟醚组明显高于安氟醚组,七氟醚组和安氟醚组的棘波发生率分别为0/20、8/20。结论:七氟醚致痉性弱于氨氟醚,较适用于神经外科麻醉:IC值可作为判断吸入麻醉药对中枢抑制强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标准过度换气量化脑电图对小儿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F L Y-2”型神经生理信息工作站 ,分析 40例癫患儿及 40例正常儿童过度换气前后不同时段脑电图样本 ,计算脑电图信号的功率谱密度 ,进行统计分析 ,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   1过度换气 3min时癫患儿其慢波 (δ、θ)较正常儿童明显增多 ( P<0 .0 5 )。全导α 2波较正常对照组减少。停止换气后 30 s时 ,正常儿童脑电图已恢复至换气前水平 ,癫患儿 EEG慢波 (δ、θ波 )仍多于对照组。结论 过度换气使癫患儿脑电图明显慢波化 ,对脑电图无棘波发放的癫患儿有辅助诊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研究脑磁图(MEG)对侵入性颅内电极脑电图(icEEG)中电极埋置策略的影响,评价MEG在癫痫外科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83例经临床发作症状学、电生理及影像学诊断为难治性部分性癫痫患者,根据MEG是否参与评估电极埋置策略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手术疗效的差异.手术疗效按照Engel疗效评价标准分级,Engel Ⅰ、Ⅱ、Ⅲ级为手术有效,Engel Ⅳ级为手术无效.结果 两组中,MEG未参与电极埋置策略评估的共43例,术后有效23例,占54%;而MEG参与评估电极埋置策略的共40例,术后有效31例,占78%,两组手术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56,P=0.022).结论 MEG能够指导电极埋置位置,增加发作起始区被电极覆盖的几率,提高颅内电极脑电监测的定位准确率,从而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9.
对94例高血压病各期患者的EEG,BEAM、TCD观察,并与CT进行对比发现:高血压病不仅是单纯的内科疾病,在发病的早期就已经引起了脑功能和脑血流动力学的改变,这些改变以及变化的程度均可以通过EEG,BEAM和TCD等脑功能性检查手段来测定。高血压各期EEG、BEAM、TCD均有不同的特点,随着病情的改变而改变。这些手段均不能被CT等形态学的检查方法所代替。这些指标对于诊治高血压病,预报和防治脑血管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同步录像脑电图(VEEG)和皮质脑电图(ECoG)在伴有海马病变的难治性癫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难治性癫痫患者临床发作类型、术前MRI与VEEG检查、术中ECoG及深部电极脑电图监测结果,术后病理检查证实所有患者海马均有病变。结果:在连续或超过24h VEEG监测中,18例有临床发作(69%),其中1例简单部分性发作,6例复杂部分性发作,9例全身强直发作,2例失神发作。各例均可见痫样波活动,多数集中于颞叶。术中ECoG监测颞区皮质均有棘波发放(100%),深部电极监测海马区有痴波放电25例(96%)。结论:VEEG和ECoG在伴有海马病变的难治性癫痫中具有重要的诊断和定位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