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4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子宫肌瘤伴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来该院接受治疗护理的子宫肌瘤伴糖尿病患者4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给予观察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采用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比对照组患者要少,下床活动时间也比对照组患者要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期间低血糖患者有4例,另外还有4例患者出现了切口感染,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护理中血糖降低、并发症等比较上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20例患者手术进行前血糖为6.2~7.8 mmol/L,手术进行后血糖降到5.7~7.7 mmol/L,期间低血糖患者只有1例,无切口感染患者。对照组20例患者手术进行前血糖为7.9~10.3 mmol/L,手术进行后血糖为10.2~14.3 mmol/L,期间低血糖患者有4例,另外还有4例患者出现了切口感染。由此可见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护理中血糖降低、并发症等比较上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子宫肌瘤伴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间使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实施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少患者在手术期间出现并发症的情况,在发生突发状况时必须及时将患者情况反馈给医生,及时进行正确的处理才能保障手术效果,取得了很好的护理质量,护理干预在子宫肌瘤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中效果明显,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2.
卢文华  程明  马亚辉 《海南医学》2014,(14):2042-2044
目的:探讨影响不同切除方案对胃中部癌患者远期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行手术治疗280例胃中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全胃切除术患者194例(TG组),行远端胃大部切除术患者86例(DG组),比较两组胃中部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TG组和DG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47.6%和6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TG组患者相对肿瘤更大、分期更晚且肿瘤位于小弯侧者居多(均P〈0.05)。TNM分期预后分析显示,两组胃中部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中部癌患者不同近切缘距离者的5年生存率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预后分析显示,胃切除方式不是胃中部癌患者独立的预后因素(P〉0.05);而浸润深度和TNM分期是胃中部癌患者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在能够根治的手术前提下,不同的切除方案并不会影响胃中部癌患者的远期预后,但胃中部癌患者若能够满足彻底根除的条件,则实施远端胃大部切除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Billroth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十二指肠残端瘘16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影响Billroth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十二指肠残端瘘的易患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12例行BillrothⅡ式胃大部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胃、十二指肠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或穿孔而行急诊手术组及因胃癌行根治术加BillrothⅡ式吻合术术后十二指肠残端瘘发生率与择期手术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胃、十二指肠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穿孔、急诊手术及胃癌为术后发生十二指肠残端瘘的易患因素;术中十二指肠残端的处理是预防术后十二指肠残端瘘的关键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4.
我科2009-01-2010-10收治由我院心内科转诊的交感型颈椎病患者1例,现将误诊原因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 男,35岁.主因阵发性心悸、胸闷、室上性早搏伴头晕、颈部不适10 a余,近日加重,入我院心内科.患者于入院前10 a经常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心悸、胸闷、室上性早搏,伴头晕、颈部不适,逐年加重,曾多次在门诊诊治,心电图示窦性心率,频发室上性早搏,给予异搏定等多种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查体:T36.5℃,BP 120/80mmHg,HR 80次/min,心律失常,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软,无压痛、反跳痛;心肌酶正常,超声心动图心内结构无异常,动态心电图24 h示室性期前收缩200余次,无ST-T改变,左侧颈部胸锁乳突肌僵硬,X线片显示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椎体缘骨质增生.既往史:10 a前曾有颈部外伤史,考虑颈部痉挛肌肉压迫星状神经节,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出现心律失常.初步诊断为交感型颈椎病,停异搏定等多种药物,给予PNF(神经肌肉本体促进法)治疗配合颈部推拿治疗,经康复科治疗1个疗程后,阵发性心悸、胸闷、头晕逐渐消失,治疗2个疗程后患者经查动态心电图检查无早搏,痊愈出院.经随访2 a患者再无室上性早搏发生.  相似文献   
5.
木文利用正交试验设计,考察了半合成人工饲料中木薯叶粉与黄豆粉的比例(A)、干酵母(B)、抗坏血酸(C)、蔗糖(D)、含水量(E)和琼脂量(F)六个因素的五个各自不同水平的组合对斜纹夜蛾幼虫发育速率、存活率和雌蛹重的影响,筛选出一个简易经济的、能够大量饲养斜纹夜蛾的配方。结果表明斜纹夜蛾雌蛹重与产卵量之间存在直线相关关系,蛹越重,产卵量越高;饲料中干酵母的含量是影响斜纹夜蛾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抗坏血酸对成虫生殖力的作用仅次于酵母,含水量主要影响幼虫发育速率和存活率;在本试验条件下,木薯叶粉与黄豆粉的比例和糖蔗对斜纹夜蛾生长发育影响不大,琼脂用量则可从2%降至1.5%而不至发生不利影响。最优配方组合为B_4E_2C_3F_3D_1A_2,即饲养1200~1500头幼虫的用量为木薯叶粉790克,黄豆粉395克,干酵300克,抗坏血酸15克,琼脂90克,水6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1999~2004年间149倒胃癌根治术后发生胃瘫8例患者进行病因分析、临床观察和治疗疗效观察.结果 胃癌根治术后发生胃瘫是由综合因素所致,发病与神经-精神因素、手术创伤因素和手术后胃解剖结构改变等因素相关,非手术治疗效果最佳.结论 通过综合治疗和消除患者紧张情绪、胃肠持续减压、加强营养支持、适当应用胃肠动力药物等,均可以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残胃癌的临床治疗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993~2005年收治的9例残胃癌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手术切除率为100%,早期3例癌中1例行部分残胃切除术,2例行全残胃切除术;6例进行期癌中全残胃切除术4例,联合横结肠、脾切除术2例。早期癌病例3年生存率为100%;进行期癌中2例生存13个月,4例于确诊后6个月内死亡。结论:病期及手术治疗是残胃癌治疗预后好坏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子宫肌瘤伴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来该院接受治疗护理的子宫肌瘤伴糖尿病患者4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给予观察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采用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比对照组患者要少,下床活动时间也比对照组患者要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期间低血糖患者有4例,另外还有4例患者出现了切口感染,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护理中血糖降低、并发症等比较上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20例患者手术进行前血糖为6.2~7.8 mmol/L,手术进行后血糖降到5.7~7.7 mmol/L,期间低血糖患者只有1例,无切口感染患者。对照组20例患者手术进行前血糖为7.9~10.3 mmol/L,手术进行后血糖为10.2~14.3 mmol/L,期间低血糖患者有4例,另外还有4例患者出现了切口感染。由此可见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护理中血糖降低、并发症等比较上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子宫肌瘤伴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间使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实施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少患者在手术期间出现并发症的情况,在发生突发状况时必须及时将患者情况反馈给医生,及时进行正确的处理才能保障手术效果,取得了很好的护理质量,护理干预在子宫肌瘤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中效果明显,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9.
盲肠造瘘在左半结肠癌并梗阻一期吻合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提高左半结肠癌并急性梗阻一期吻合术安全性,介绍预防吻合口瘘发生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0~2005年采用盲肠造瘘一期切除吻合术治疗左半结肠癌并急性梗阻患者2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左半结肠癌根治性切除一期吻合18例,病变肠管局限切除一期吻合3例,无一例发生吻合口瘘。结论:左半结肠癌合并急性梗阻患者采用盲肠造瘘,术中灌洗,术后减压引流,行左半结肠切除一期吻合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宫颈癌根治术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干预措施,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行宫颈癌根治术患者80例进行随访80例,分别于术后6、12个月采用调查问卷方式对患者盆底功能、盆底功能障碍、性生活等方面进行分析,综合评价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结果①术后6和12个月盆底功能影响率分别为15.0%(12/80)和8.7%(7/8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盆底功能影响集中表现在进行家务劳动、散步、参加离家的神交活动等30min以上时不能控制排尿或出现漏尿。②术后12个月患者盆腔、直肠、膀胱以及综合症状(盆腔、直肠、膀胱)评分均低于术后6个月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盆腔症状:(6±3)分比(15±4)分,直肠症状:(3±3)分比(12±6)分,膀胱症状:(10±6)分比(28±10)分,综合症状:(19±10)分比(54±14)分,均P〈0.01]。盆底功能障碍中,膀胱症状集中在尿潴留、排尿无力、排尿感减弱或消失,腹压增加时不自主漏尿,偶有点滴漏尿、尿频、尿急等下尿路症状;肠道症状集中在不能控制排气及当大便松散时有少量排便;盆腔症状主要是下腹坠胀。③术后6个月85.0%(68/80)患者无性生活,仅15.0%(12/80)患者有过1~2次性生活;术后12个月48.7%(39/80)患者无性生活,51.2%(41/80)患者有性生活,但性生活频率(1—2次/月)较术前明显下降,性生活满意率仅为19.5%(8/41)。术后6、12个月性生活恢复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根治术对患者盆底功能有一定影响,特别是对性生活的影响较为明显,应引起临床医师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