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11年   5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1.
目的 脊柱结核治疗心得.方法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 治疗原则:早期给药、合理选药、联合用药和系统治疗.只要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高度提示本病,即使脑脊液抗酸涂片阴性亦应开始抗痨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讨论肺结核治疗与控制.方法 对患者进行治疗并预防控制疾病传染.结论 确诊的结核病病人应及时给予抗结核药物治疗、合理的化疗,此是治愈病人、消除传染源、控制流行的最有效措施.严格执行在医务人员监视下的短程化疗(D0TS)是化疗成功的关键.应用化疗的原则是: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和全程用药.结核病主要由呼吸道传播及感染,可累及全身各器官,尤以肺结核最为多见.痰中排菌的肺结核病人属传染性肺结核,是造成社会传播和流行的传染源,是控制的首要对象.  相似文献   
3.
骨髓中的H 型血管是与成骨活动高度耦联的骨髓血管亚型,特点是EMCN 和CD31 的高表达。H 型血管在长骨发育的 过程中在松质骨区形成,为生长板附近的细胞提供充足的营养支持,并通过旁分泌的方式影响前成骨细胞及破骨细胞的增殖 及分化,提供适宜的微环境从而有利于新生骨的形成。由于H 型血管与成骨活动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在骨折愈合、骨质疏松、 骨关节炎、骨坏死以及肿瘤骨转移等骨疾病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均有H 型血管的参与,而针对H 型血管的治疗可以改善上述疾 病的进程。本文对H 型血管与其耦联的成骨活动的机制进行了综述,有利于进一步了解H 型血管在骨代谢中的作用,为从血 管的角度理解骨疾病提供理论基础和思路。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贵州省203家医疗机构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方法 通过质控中心平台发放调查问卷,对调查期内参与问卷调查的二级及以上医院合格问卷进行分析。结果 共收到合格问卷203份,一半以上医院专业人员配置达不到相关要求;三级医院、综合医院、公立医院送检率指标获取力分别高于二级医院、专科医院、民营医院(P<0.05);能获取数据的医院中,三级医院通过信息系统获取数据比例高于二级医院,专科医院通过手工获取数据比例高于综合医院(P<0.05);统计送检率时,不同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和病原学送检时间获取值不一致,病原学结果的有效期限也选择不一,多数医院对数据准确性存在疑问;参与调查的医院信息系统不同功能配置在37.24%~77.24%之间;不能获取数据的医院其最主要原因考虑为采集数据难度大(70.69%)或相关人员配备不足(51.72%);能获取数据的医院在改进上存在最多的困难是人员(69.65%)和硬件方面(66.21%)。结论 不同级别、不同类型医院之间送检率数据获取和管理存在差异;同时,数据获取的能力和质量有待提升,也亟需同质规范数据提取过程。通过提高信息化建设程度、增加人...  相似文献   
5.
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漏9例的原因及治疗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漏的原因及合理有效的防治方法.方法:对低位直肠癌全系膜切除低位吻合手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吻合口漏的患者采用手术及保守治疗(骶前双腔管冲洗引流加肛管引流).结果:共行低位保肛手术412例,术后发生吻合口漏9例(2.2%).患者的年龄、吻合技术和肿瘤组织学分型与吻合口漏的发生无关.而患者的性别、肿瘤的大小与吻合口漏的发生密切相关(P<0.05).行手术治疗(HA手术)2例,采用保守治疗7例均痊愈出院,吻合口漏发生至出院时间10~15 d.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和良好的吻合技术是防止吻合口漏发生的关键.正确的判断吻合口漏发生及采用正确的处理方法是治疗的前提,双腔引流管加肛管引流是保守治疗吻合口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讨论肺结核的药物治疗.方法 根据患者的病情选用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结论 目前国际上通用的抗结核药物有十余种,一般可分为基本抗结核药物(即一线药物)及次要抗结核药物(即二线抗结核药物,复治用药)两大类.基本抗结核药物包括异烟肼、利福平、利福喷丁、吡嗪酰胺、链霉素、乙胺丁醇;次要抗结核药物共包括卡那霉素、丁胺卡那、卷曲霉素、对氨基水杨酸、丙硫异烟胺、β-内酰胺类与β-内酰胺酶抑制复合剂、新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相似文献   
7.
细胞衰老指的是细胞发生稳定的、不可逆的细胞周期停滞现象, 是导致机体衰老的基本机制之一。最近的研究表明, 细胞衰老代表了一系列广泛, 动态且具有高度异质性的细胞状态, 发生衰老的细胞具有独特的表型改变。细胞衰老的主要原因是细胞损伤引起的抑癌基因如p16, p21或p53的激活, 从而导致细胞周期的停滞。发生衰老的细胞通过激活NF-κB通路和C/EBP家族通路可以向细胞外分泌细胞因子, 即衰老相关的分泌表型(SASP);其中SASP因子如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以及白细胞介素-1α(IL-1α)、白细胞介素-6(IL-6)等炎性因子会以自分泌或旁分泌的方式维持或诱导更多衰老细胞的产生, 而SASP的不断累积也会促进组织的崩解和重构, 从而影响器官功能。衰老细胞与老年性疾病的关系是当今的研究热点, 研究表明, 清除衰老细胞可以延长寿命并延缓心血管、大脑和骨骼退行性疾病的进展。虽然相关研究已取得一定的进展, 但由于衰老细胞的鉴定和分离尚存在困难, 故研究成果需进一步证实。而对细胞衰老的发生机制及鉴定进行综述, 有利于进一步了解细胞衰老的分子...  相似文献   
8.
目的 讨论结核病临床诊断.方法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与辅助检查结果 结合进行诊断.结论 结核病的诊断主要根据临床症状、X线检查和结核菌检查.还有一些病人有结核病临床症状、结素试验阳性、胸部X线显示有活动性结核病变,虽未查到结核菌,亦可判断为活动性肺结核.  相似文献   
9.
目的 讨论结核性腹膜炎的药物治疗.方法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用药物进行治疗.结论 常用抗结核药物中最常用的有(一线药物):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其他还有(二线药物):卡那霉素、卷曲霉素、紫霉素、对氨水杨酸、乙(丙)硫异烟胺(1314TH、1321TH)、环丝氨酸、氨硫脲、氟喹诺酮类(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利福布汀、帕司烟肼等.  相似文献   
10.
结核病是长期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也是倍受世界关注的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WHO于1995年10月在日内瓦再次发出警告:“肺结核病已成为世界成人的主要致命疾病”,“目前世界上受结核病菌感染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1/3”。就我国而言,结核病疫情下降缓慢,每年约有肺结核病人600万人,传染源150万人,每年有25万人死于肺结核病,其死亡人数超过了所有传染病死亡总和的两倍。由于结核病是影响广大群众健康的社会性疾病,流行广泛,也是在短时间内不可能解决的慢性传染病。人类同结核病的斗争将是一项长期的任务。[第一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