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8篇
中国医学   19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 通过定性研究方法探索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患者中医药治疗意愿及影响因素,了解患者在诊疗过程中对于治疗方案的期望及需求,为DPN未来的中医药循证医疗决策提供意见及建议。【方法】 基于扎根理论,采用目的性抽样法于2019年6月至12月选取广州两所三甲医院DPN住院患者进行半结构式定性访谈,采用三级编码及撰写备忘录的方法分析访谈资料。【结果】 对14例DPN住院患者的访谈结果显示:DPN患者中医药治疗意愿及影响因素的核心范畴为“稳定病情”,主要包括疾病认知、对中医的态度、医疗环境、人际关系、治疗期望5个范畴。患者希望病情经过治疗得以稳定,期望能够得到有效、持续、副作用小及便利舒适的治疗方式。患者对具有调理作用的中药汤剂存在一定偏好,并认同心理状态对疗效的影响,认为家人的陪伴及医患有效沟通是影响其顺利治疗的因素。【结论】 未来在DPN的临床诊疗中应当结合患者对中医治疗措施的偏好和经验,建立具有中医特色的DPN慢病管理系统;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促进患者疾病认知水平及医患关系的改进。同时将患者偏好纳入临床研究的范围内,在DPN临床实践指南推荐意见的形成过程中也应考虑患者对于干预措施及其安全性的意愿及看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系统评价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计算机检索主要的中英文医学数据库,全面收集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根据Cochrane Handbook 5.1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并使用RevMan 5.3软件对纳入研究进行Meta分析,用漏斗图及Egger检验分析发表偏倚,GRADE profiler 3.6.1软件对证据质量进行评价。 结果: 共纳入10项研究,Meta分析提示养血清脑颗粒为主的治疗措施与常规西药治疗相比较,简明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WMD=2.12,95%CI(1.61,2.63)],长谷川痴呆量表(HDS)评分[WMD=3.98,95%CI(3.16,4.79)],日常生活能力评估量表(ADL)评分[SMD=-0.62,95%CI(-0.80,-0.4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MMSE评分的亚组分析中,养血清脑颗粒为主的治疗措施优于多奈哌齐组、尼莫地平组和脑复康组,且安全性评价尚可,无发表偏倚。GRADE评价提示证据质量为低级。 结论: 养血清脑颗粒为主的治疗措施治疗血管性痴呆效果优于常规西药治疗。但由于本系统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较低,且例数较少,证据质量级别较低,因此临床医生使用该证据进行临床决策时尚需谨慎。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CBM,CNKI,CMJD和ChiCTR数据库,时间截止到2012年7月.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和提取资料后,根据Cochrane Handbook5.0进行质量评价,应用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个随机对照试验,共679例患者,文献质量均较低.Meta分析得出,川芎嗪组的有效率(RR =1.10,95%CI[0.98,1.24])与西医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有效率(RR=1.28,95% CI[1.13,1.45])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D =5.05,95%CI[3.5,6.6])两方面均优于丹参组;川芎嗪组在降低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方面均优于西医组和丹参组;川芎嗪组与长春西汀组在有效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安全性方面,4个纳入的试验进行了安全性评价,其中1个试验有2例出现轻度不良反应.结论:川芎嗪结合西医常规治疗是一种相对安全的治疗措施,但尚无高质量证据证实其能有效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神经功能.根据本研究结果,目前仍不推荐在缺血性脑卒中的急性期常规加用川芎嗪注射液,其临床疗效有待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4.
【目的】 采用文献分析的方式探讨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p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登记研究的国际现状,并对IMN登记研究在中医药研究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探讨。【方法】 采用计算机检索医学文献数据库和临床试验注册中心,对纳入文献的关键信息如文献发表时间、研究开展地区、承担单位、研究设计、研究目的、样本量等进行梳理,并对数据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共纳入13篇文献,其中英文文献12篇,意大利文文献1篇。IMN登记研究设计以回顾性队列研究为主,研究内容涵盖IMN患病率、无创性诊断、治疗方案及疗效评估、远期预后和并发症等。【结论】 目前IMN登记研究数量较少,研究设计的提升空间较大。未来期望能建立中医药治疗IMN的患者登记平台,以期可规范采集和多角度分析IMN中医临床信息,开展包含证候等中医因素的IMN预后研究,探索中医用药规律和安全性等。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新的研究证据表明都可喜对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无效,故重新评价以都可喜为阳性对照的临床试验中试验组治疗方法治疗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随机对照试验的疗效。[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国内外医学数据库(截止到2012年8月),收集所有以都可喜作为阳性对照药的随机对照试验,根据Cochrane Handbook 5.0中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进行质量评价,由2名研究者独立提取资料与评价质量,并应用EpiCalc2000、SPSS 18.0进行各研究中试验组与都可喜对照组比较的效应值Cohen’d系数计算,以0.2为等效与优效临床试验的界值,0.2~0.3为临界区间。[结果] 共纳入19个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研究(包括两个三臂试验共21个试验措施),其中6个试验措施与都可喜比较的效应值Cohen’d≥0.3,7个试验效应值位于0.2~0.3临界区间,5个小于0.2,3个对照组疗效优于治疗组。[结论] 19个研究21个试验措施中,6个干预措施优效于都可喜,8个试验措施的临床疗效值得商榷,其对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疗效有待高质量的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予以证实;另有7个组间比较的效应值位于0.2~0.3临界区间,其治疗措施的临床有效性亦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初步建立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临床试验核心结局指标集,为缺血性卒中的中医药临床研究提供参考。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F)、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及临床研究注册平台,收集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的随机对照试验、系统评价及注册方案中包含的结局指标,构建结局指标条目池,通过患者调查对条目池进行补充,最后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和共识会议筛选结局指标并达成共识。结果共收集到9805篇文献和1139项研究方案,最终纳入719篇已发表文献和196项研究方案,452位卒中患者参与调查,整理指标收集结果,共有72项结局指标进入德尔菲法专家咨询;两轮调查初步纳入24项结局指标;通过共识会议,最终确定6项指标域的12项结局指标,包括临床终点指标(全因死亡率、病死率、复发率、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身体功能受损评价(残疾水平、神经功能缺损、运动功能障碍、认知障碍)、身体结构受损评价(脑血管病变、颈动脉和椎动脉病变)、活动与参与受限评价(包括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价)、安全性(不良事件)和中医证候评价。结论根据有效性试验核心结局指标计划工作组(COMET)手册,初步建立了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临床研究核心结局指标集,方便相关研究者选择合适且规范的结局指标,有利于研究结论的推广与同类研究的比较与合并,进而提高研究结果的证据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筛选符合中西医结合围手术期康复量表条目答案的量尺语词.[方法]中西医结合围手术期康复量表的量尺语词包括能力、频率、强度以及评估4类,每类须含有5个序位的量尺语词.选择语词的顺序是先由专家讨论决定序位量尺语词的两个端点的用词.制定包含62个量尺语词的“中西医结合围手术期康复量表量尺语词选择问卷”初稿,问卷中每个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新的研究证据表明都可喜对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无效,故重新评价以都可喜为阳性对照的临床试验中试验组治疗方法治疗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随机对照试验的疗效。[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国内外医学数据库(截止到2012年8月),收集所有以都可喜作为阳性对照药的随机对照试验,根据Cochrane Handbook 5.0中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进行质量评价,由2名研究者独立提取资料与评价质量,并应用EpiCalc2000、SPSS 18.0进行各研究中试验组与都可喜对照组比较的效应值Cohen’d系数计算,以0.2为等效与优效临床试验的界值,0.2~0.3为临界区间。[结果] 共纳入19个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研究(包括两个三臂试验共21个试验措施),其中6个试验措施与都可喜比较的效应值Cohen’d≥0.3,7个试验效应值位于0.2~0.3临界区间,5个小于0.2,3个对照组疗效优于治疗组。[结论] 19个研究21个试验措施中,6个干预措施优效于都可喜,8个试验措施的临床疗效值得商榷,其对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疗效有待高质量的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予以证实;另有7个组间比较的效应值位于0.2~0.3临界区间,其治疗措施的临床有效性亦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中国古代文献中防治肺系疫病方药的用药规律,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系统检索第5 版《中华医典》数据库中的肺系疫病条文,筛选明确具有现代流行性传染病特征、发病部位在呼吸系统、且包含药物组成的条文。提取其中涉及的病名、证候、用药等信息,对提取信息进行术语规范化后,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进行数据挖掘,总结常用中药用药频次、分析其关联规则,获取核心处方及组方规律,结合现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诊疗方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共检索到1 869 条古代疫病条文,根据传染性评价和发病部位判断后,最终纳入含中药处方的肺系疫病条文共177 条,1 条来自唐代,4 条来自宋代,2 条来自金代,2 条来自元代,60 条来自明代,90 条来自清代,18 条来自民国。涉及药物共204 种,单药使用频次最高前3 位的为甘草、黄芩、桔梗,出现药对频次最高的组合为甘草-桔梗、黄芩-甘草、连翘-甘草。基于关联规则的组方规律分析进一步分析,设置支持度20,得到核心处方黄芩-黄连-连翘-甘草-桔梗;设置支持度16,得到核心处方为黄芩-黄连-柴胡-连翘-桔梗-牛蒡子-玄参-甘草。结论:中国古代经历多次疫灾,积累了丰富的抗疫经验,记载了大量的抗疫方药。本研究系统梳理了古代肺系疫病的诊疗经验,建立了古代肺系疫病文献数据库,发现古代肺系疫病与本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辨证分型虽不尽相同,但高频用药多为清热药、解表药;处方规律则改泻火解毒为辛凉宣肺,注重顾护胃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