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6篇
综合类   10篇
中国医学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急诊科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或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infeclive atypical pneumonia,IAP)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其特征。方法 统计SARS患者的年龄分布和总体发病趋势;以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为对照,分析SARS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 本组64例SARS患者中21~40岁年龄段占43.75%。在出现SARS疫情后31~50d病例数达高峰,全过程约4个月。SARS患者临床表现的前3位为发热、咳嗽和咯稀白痰,约2/3患者无肺部体征。X线胸片病变进展较快,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计数降低以及具有传染性为SARS的临床特点。结论 SARS患者在年龄分布、发病趋势、临床表现、X线胸片、外周血白细胞和淋巴细胞计数以及传染性等方面与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有所不同,掌握这些特点有利于在急诊科对本病的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2.
叶海宁  熊艳 《临床医学》2000,20(2):40-41
我科对于1997年9月1日~1999年8月31日收治的58例海洛因中毒患者使用纳络酮治疗,所有患者全部抢救成功,证明纳络酮疗效确切、起效快、使用简单,适用于现场急救之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58例患者中男性44例,女性14例,年龄16~48岁,平均年龄25.5岁。吸毒方式:直接吸服23例,静脉注射35例。吸毒时间:2月~13年。中毒后来诊时间:30分钟内22人,30~60分钟25人,60分钟以上8人,时间不详3人。 1.2 临床表现:21例患者神志清晰,主要症状  相似文献   
3.
急性乙醇中毒是急诊常见疾患 ,严重者危及生命 ,及时救治 ,可使患者转危为安 ,减少并发症。我科对 2 94例急性乙醇中毒患者用盐酸纳洛酮治疗 ,并与 2 32例用常规方法治疗者对比研究 ,表明纳洛酮治疗急性乙醇中毒效果显著 ,优于常规治疗方法。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1996年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的细胞凋亡。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法、电子显微镜、荧光显微镜测定25例MODS患者PBMCs的细胞凋亡,并与18例健康志愿者比较。结果电镜、吖啶橙—溴化乙锭染色荧光显微镜均观察到MODS患者PBMCs出现细胞凋亡的典型形态学改变;MODS组和健康对照组的PBMCs凋亡率分别为(25.4±9.21)%、(15.9±6.75)%(P<0.01),凋亡细胞数分别为1.040±0.096、0.235±0.028个/HPF(P<0.05)。结论MODS患者PBMCs细胞凋亡异常增高。  相似文献   
5.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 ODS)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 C s)凋亡及其B cl 2和p53的mRNA表达。方法M ODS患者25例为M ODS组,18名健康志愿者为正常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电子显微镜、荧光显微镜、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法,观察患者确诊48 h内及正常对照组的PBM C s凋亡;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 PCR)检测PBM C s B cl 2和p53的mRNA表达。结果M ODS患者PBM C s出现典型的细胞凋亡形态学改变,其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5.4±9.2)%比(15.9±6.8)%,P<0.01〕;M ODS组的PBM C s凋亡细胞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040±0.096)个/高倍视野比(0.235±0.028)个/高倍视野,P<0.05〕。M ODS组PBM C s的B cl 2 mRNA表达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0.11±0.09比0.19±0.06,P<0.05);p53 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0.45±0.09比0.25±0.12,P<0.05)。结论M ODS患者PBM C s凋亡异常增高,B cl 2 mRNA表达下调,p53 mRNA表达上调。提示M ODS患者存在细胞凋亡异常,凋亡相关基因表达异常。  相似文献   
6.
环氧化酶-2与急性心肌梗死病情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通过检测急性心肌梗死 (acutemyocardialinfarceion ,AMI)患者血清环氧化酶 - 2 (COX- 2 )活性 ,探讨COX - 2与AMI病情的关系。方法 将样本分为AMI组和正常对照组 ,AMI组均于急性发病后 1 (治疗前 )、 2、 3、 7、 1 4d各抽一次空腹肘静脉血 2 0ml:正常对照组从体检健康人群中抽空腹肘静脉血 2 0ml,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血清COX - 2的活性。结果 COX - 2活性在AMI死亡组明显高于存活组 (P <0 0 5 ) ;AMI组COX - 2活性在 1、2、 3d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均小于 0 0 1 ) ,于 7、 1 4d它们与对照组比较则均差异显著性 (P >0 0 5 ) ;且COX - 2的活性变化与AMI患者的血清CK -MB含量的变化、临床积分、梗死面积均呈明显的正相关性。结论 COX - 2活性与AMI患者的病情变化相一致 ,随病情的严重程度增加而升高 ,病情减轻而下降 ,提示COX - 2可能参与了AMI的病理生理过程 ,COX - 2可能可作为AMI患者病情监测和预后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肾上腺素在心肺复苏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心肺复苏(CPR)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心跳骤停病人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但是,研究表明,院外心跳骤停病人虽然即刻心肺复苏成功率为38.7%,但24小时的存活率下降为27.7%,六周的存活率下降为17.4%,而一年的存活率仅为12.5%,主要是由于自主循环恢复后,仍有大部分患者死于循环衰竭。CPR成功的机会并不很大:基本生命支持(BLS)开始于心脏骤停后超过6分钟,就不能独立地提高存  相似文献   
8.
急性中毒的临床救治探讨(附急性中毒77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了解急性中毒临床特点,探讨急性中毒的临床救治原则。方法 利用急性中毒调查表调查1998年5月-2000年4月急性病例的一般资料、毒物接触史、临床表现、病情分级、治疗经过、结果等。结果 急性中毒778例,患者男433例(55.7%),女345例(44.3%),以20-29岁年龄组占比例最高(47.0%)。死亡5例,病死率0.6%。结论 急性中毒的临床救治关键在于临床医师要熟悉常见急性中毒的临床特点,及时对症采取有效措施诊治病人。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外周血淋巴细胞与心肌细胞膜上β肾上腺素能受体(βAR)密度的相关性,及βAR在心跳骤停(CPR)中的变化规律.[方法]利用电击致室颤的猪48头及18例进行心脏手术的病人,取心室肌组织及外周血,同时对10例冠心病心跳骤停病人在CPR过程中取外周血,用放射性配基法测定其心肌组织及外周血淋巴细胞βAR密度.[结果]①无论猪或人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与其心肌细胞膜βAR密度之间的散点图呈直线状分布;②它们之间的相关系数为r=0.845,P<0.001,其直线回归方程为y=0.002527X 0.726(猪);r=0.641,P<0.01,其直线回归方程为y=0.002535X-11.380(人);③心跳骤停病人外周血淋巴细胞βAR密度随复苏时间的延长呈依次递减的趋势.[结论]猪或人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及心肌细胞膜上βAR密度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及利用这一相关性原理所得出的心跳骤停病人外周血淋巴细胞βAR密度的变化规律,可以用于反映心肌细胞βAR密度的变化规律,从而指导实验性及临床上的药物研究.  相似文献   
10.
IL-18在原发性高血压危象中改变的意义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IL-18在原发性高血压危象中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动态检测 40例原发性高血压危象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IL-18的含量,并用简单相关分析血清IL-18的含量变化与血压的相关性。结果 原发性高血压危象患者血清IL-18的含量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191.34±56.28ng/L vs 64.81±14.33ng/L,P<0.01);治疗后12h后患者血清IL-18的含量则明显下降(191.34±56.28ng/L vs 144.63±54.33ng/L,P<0.05),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144.63±54.33ng/L vs 64.81±14.33ng/L,P<0.01);治疗3d后病人的血清IL-18的含量则基本恢复致正常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则无显著性差异(81.67±37.53ng/L vs 64.81±14.33ng/L,P>0.05)。且危象期患者的血清IL-18的含量与收缩压呈明显的正相关性(r=0.48,P<0.05),但与舒张压之间则无明显的相关性(r=0.24,P>0.05)。血清IL-18的含量随高血压患者的病情危重而升高,血压下降而下降,且与其收缩血压呈明显的正相关性。结论 高血压患者存在免疫功能紊乱,IL-18可能参与了原发性高血压危象的发病机制,检测患者的血清IL-18的含量可能有助于判断患者的病情变化和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