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急性乙醇中毒是急诊常见疾患 ,严重者危及生命 ,及时救治 ,可使患者转危为安 ,减少并发症。我科对 2 94例急性乙醇中毒患者用盐酸纳洛酮治疗 ,并与 2 32例用常规方法治疗者对比研究 ,表明纳洛酮治疗急性乙醇中毒效果显著 ,优于常规治疗方法。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1996年  相似文献   
2.
肢端肥大症合并严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临床上不多见。我们收治2例,报告如下: 例1,男性,30岁,因肢端肥大10年,伴多饮、多尿、多食半月,于1991年11月20日入院。患者于1981年末开始手足逐渐增大、宽厚,颜面相貌变得粗陋,皮肤粗厚,疲乏无力,近年来手足仍有增大,伴头痛、视力减退,入院前半月出现口渴、多饮、多尿、多食,空腹血糖29.69mmool/L、尿糖(卌)、尿酮体(卅)。诊断:肢端肥大症合并DKA。体验T36℃、P84次/分、R20次/分,BP17.3/9.3kPa,神清、皮肤弹性差、面貌粗陋、手足粗厚肥大,双眼球水平震颤,甲状腺不大,无血管杂音,心、肺、肝、脾无异常,蝶鞍  相似文献   
3.
梅核气属郁证范畴,是祖国医学对神经精神病学上的重要贡献之一,近年来随着社会、心理致病因素的增加,本病的发病率日渐增高,治疗难度亦有加大,本文拟略论诊治体会并报告30个病例,以供参考。 一、梅核气认识的历史 本病最早见于《灵枢·邪气藏府病形》,谓:心脉“太甚为喉阶”,喉阶就是梅核气。东汉张机  相似文献   
4.
梅核气属情志病,多系郁证,是中医对神经精神病学的重要贡献之一.《灵枢》称之为喉(口介),早在1800年前,张仲景就有典型症状描述,并创立了半夏厚朴汤至今仍广泛应用.1264年薛立斋命名为梅核气.近年来由于社会心理致病因素增加,本病明显增多,且顽固性者多见.作者根据病人心理素质、人格倾向的特点,应用心理治疗与辨证论治相结合治疗30例,顽固性者占2/3,治疗显效率93.3%.  相似文献   
5.
世界卫生组织1979年将发病后6h内非预料中的突然死亡定为猝死。但多数心脏病专家主张将发病后1h内死亡定为猝死。由于心血管痰病,尤其冠心病所致的猝死别称为心脏性猝死。本将1975年10月至1995年10月60岁以上老年人心脏性猝死26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人心脏性猝死病因、诱因、先兆症状和救治效果,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年来住院的26例老年心脏性猝死和同期3例心脏骤停患者复苏成功的临床资料.结果 26例心脏猝死患者均在出现症状后1小时内死亡,其中冠心病14例,占53.85%;风湿性心脏病5例占19.23%.尸检9例中5例为冠心病.猝死患者男女之比3.3:10,猝死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猝死前诱因18例(69.23%),猝死前一天有胸闷,胸痛加剧先兆症者16例(61.54%).心脏骤停3例,经综合性救治复苏成功.进行及时(10分钟内)有效的气管插管和尽早开胸心脏按压能提高复苏成功率.结论为了减少老年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改善心脏聚停的预后,对其病因、诱因、先兆症状和原发病应予足够重视,并加以控制或消除.同时尽早发现,及时、正确、有效的救治是复苏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临床表现似脑血管意外的低血糖昏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血糖症是一组由多种原因所致的症候群,而低血糖昏迷是其最严重的表现,由于其临床表现似脑血管意外而往往就诊于神经科,如不加注意,易造成误诊,国内较少报导。本院遇到3例,报告如下:1病例报告例1女,62岁,因昏迷,右侧肢体偏瘫4h于1992年5月25日急诊入院,患者入院前2d感觉乏力,食欲不振。入院当天晨起精神尚可,行走活动如常,上午10时起出现头晕,乏力加重,1个半小时后意识不清,右侧肢体活动障碍,伴四肢抽搐。当即给日含硝酸甘油片无效;发现高血压已8年,1年前确诊为糖尿病,一直服优降糖及降糖灵(各1片,每天3次)。体检…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老年人心脏性猝死病因、诱因、先兆症状和救治效果,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年来住院的26例老年心脏性猝死和同期3例心脏骤停患者复苏成功的临床资料。结果 26例心脏猝死患者均在出现症状后1小时内死亡,其中冠心病14例,占53.85%;风湿性心脏病5例占19.23%。尸检9例中5例为冠心病。猝死患者男女之比3.3:10,猝死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猝死前诱因18例(69.23%),猝死前一天有胸闷,胸痛加剧先兆症者16例(61.54%)。心脏骤停3例,经综合性救治复苏成功。进行及时(10分钟内)有效的气管插管和尽早开胸心脏按压能提高复苏成功率。结论 为了减少老年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改善心脏聚停的预后,对其病因、诱因、先兆症状和原发病应予足够重视,并加以控制或消除。同时尽早发现,及时、正确、有效的救治是复苏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