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6篇
特种医学   109篇
外科学   36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外伤性肺囊肿形成的原因及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4年收治的8例外伤性肺囊肿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外伤性肺囊肿的病人全部非手术治愈,无肺内脓肿、局限性肺不张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单个体积小的肺囊肿经正确处理治疗多可治愈;体积大、多个肺囊肿相聚且囊肿之间有交通者,可在C型臂透视下行肺囊肿穿刺,抽出气、液并同时注入药物以及囊肿引流等处理而治愈。  相似文献   
2.
创伤急救中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院前急救不可盲目模仿国外"拉着就跑"(scoop andrun),我国很多情况下仍需较高水平的"就地抢救"(stay and play)。诊断分类名称应规范;血流动力学稳定的病人充分运用现代诊断技术;创伤评分和器官损伤定级是诊断的重要内容。切忌指望休克纠正再手术,分秒必争手术止血才是最根本的抗休克措施;非控制性失血休克止血前遵循"限制性液体复苏"策略;并发"致死三联征"(凝血病、低体温、酸中毒)时,创伤救治采用"损害控制外科"原则。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救治多发伤伴严重骨盆骨折及其并发症的方法。方法笔者对1998~2011年救治的299例多发伤伴严重骨盆骨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其中男性172例,女性127例;年龄19~83岁,平均(47.3±8.2)岁。将其中1998年1月~2004年1月收治的116例未采用损害控制外科(DCS)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2004年2月~2011年1月收治的183例采用DCS治疗的患者作为治疗组。对照组均行一期手术治疗。治疗组一期急诊先行髂内动脉断血术以控制出血(其中89例加骨盆外固定支架固定),伴脏器损伤者同时行胃肠破裂、膀胱破裂修补以阻断污染,行脾切除、肝修补控制出血,然后转往ICU行复苏治疗,生命体征平稳后行确定性手术,包括骨盆、后尿道和直肠修复重建等。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的生存率分别为75.86%(88/116)和87.98%(161/183)。术后并发症包括失血性休克74例、盆腹腔感染27例、腹腔间隙综合征22例、脂肪栓塞综合征12例和深静脉血栓形成30例。主要死因为失血性休克、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和感染性休克。结论 DCS救治多发伤伴严重骨盆骨折明显提高生存率。主要方法为初期简化手术控制出血、污染(包括粪尿改道和有效引流),结合骨盆外固定支架使用;ICU复苏期遵循损害控制性复苏,观察处理各种并发症;生命体征稳定后再行确定性手术行骨盆、后尿道和直肠修复重建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严重肢体挤压伤的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2015年7月收治的严重肢体挤压伤患者49例的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的临床资料,男性44例,女性5例;年龄19~82岁,平均43.7岁。地震伤5例、道路交通伤20例、工矿事故伤17例、其他7例。受伤肢体:肩背上肢8例、骨盆及下肢41例。合并骨盆及肢体骨折脱位32例(闭合伤20例,开放伤12例),多发伤44例。结果院前救援时间35min~49h,现场救援建立静脉通道并输液19例,止血带使用31例。全部病例在解压后行心电监测,救援现场行小腿筋膜室切开1例,膝关节离断1例。院内救治包括清创后负压封闭引流14例,筋膜室切开减压后负压封闭引流17例,负压引流有效率96.8%(30/31),使用负压引流组无截肢者;发生挤压综合征28例(57.1%),其中合并高钾血症11例,肾功能衰竭8例;使用呼吸机辅助治疗8例,连续性肾替代治疗8例。治愈31例;好转13例;未愈5例,包括截肢3例(6.1%),死亡1例(2.0%),死因为高钾血症致心肺复苏失败。结论重视止血带和心电监测在严重肢体挤压伤院前救援中的应用,实施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可减少严重肢体挤压伤的截肢率。  相似文献   
5.
近20年来,肝脏损伤的处理有很大发展和改变,主要是CT扫描的进步带来早期精确的诊断,以及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患者更多地采用非手术治疗。选择性肝动脉造影栓塞是主要的非手术治疗手段。与此同时,对需要立即手术的患者的认识和判断变得格外重要。事实上,大多数Ⅳ~Ⅴ级肝脏损伤仍需手术治疗,而且伴有肝后静脉损伤的患者在处理上仍面临巨大挑战,且维持较高的死亡率。因此,处理这类损伤的手术技术必须寻求发展和突破。  相似文献   
6.
胸部创伤的诊断和早期治疗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阐述了胸部创伤的分类、诊断方法、早期处理措施及其指征,手术要点,着重强调:(1)通气障碍为比例克更快的致死因素;(2)紧急情况下不可多作辅助检查,根据病史、体征、诊断性胸穿或X线片即应迅速作出是否需要紧急剖胸的决定;(3)血液动力学稳定时,适当应用现代诊断技术以及避免漏诊危险的隐匿损伤。  相似文献   
7.
肝脏损伤诊治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影像学诊断和治疗技术的进展,肝脏损伤的非手术治疗越来越多地被接受.但对于有致命性大出血的严重肝脏损伤,尤其伴有肝后静脉损伤时,多予手术治疗,且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高.按照肝脏损伤的级别合理采用综合手术治疗方法,将明显改善治疗效果,第一肝门阻断(Pringle法)下肝切除是一重要治疗手段.肝后静脉损伤的主要对策是全肝血流阻断或转流下肝切除或肝切开显露和修补肝后静脉;难以耐受此术式时,肝周填塞是明智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现代创伤以高能量损伤为特点,多发伤发生率高,并易迅速引起患者严重的生理扰乱而致其死亡,这对创伤急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就1996年1月-2006年10月收治的以胸和(或)腹部损伤为主的严重多发伤患者1 16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946例多发交通伤的临床特点及救治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我国每年交通伤死亡人数已逾 7万[1] 。了解多发交通伤的特点对提高救治生存率至关重要。笔者分析 1987年10月~ 1998年 9月收治的 946例多发交通伤 ,总结其临床特点和救治要点。临 床 资 料1.一般资料 :946例多发伤的界定按国内创伤学界初步意见[2 ] ,占同期交通伤 2 86 5例的 33.0 %。男 6 47例 ,女2 99例。年龄 7~ 83岁 ,2 1~ 5 0岁 6 6 2例(70 .0 % )。2 .受伤人群及类型 :行人和骑自行车人 (行骑 ) 4 82例 (5 1.0 % ) ,乘员 2 6 8例(2 8.3% ) ,驾驶员和摩托车手 (驾摩 ) 196例 (2 0 .7% )。同一人群中多发伤发生率 :驾摩 5 9.0 % …  相似文献   
10.
损伤控制外科理念在合并腹部损伤的多发伤救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将损伤控制外科(damage control surgery,DCS)理论由传统的单纯腹部损伤救治扩展到多发伤综合救治的角度.方法 回顾性分析合并有腹部损伤的多发伤586例,其中应用了损伤控制技术138例,占24.3%.控制出血是DCS的首要任务,包括:腹部填塞(abdominal packing,AP)止血34例;双侧髂内动脉结扎56例,双侧髂内动脉栓塞8例,肝固有动脉结扎或栓塞48例(其中栓塞4例);脾动脉栓塞2例;腹内血管修补或结扎32例次(髂内动脉结扎25例次).控制污染是DCS的第2个主要目的:胰部分切除或内外引流24例次、十二指肠修补或憩室化15例次、膀胱修补造口36例次.上述简化手术完成后,患者送ICU,并立即开始继续复苏.争取在72小时内进行再次确定性手术.结果 138例采用DCS救治,存活101例,死亡率26.8%(37/138),死亡组ISS评分平均值41.6分.早期死因为颅脑损伤3例,急性大失血22例、腹腔间隙综合征1例,颈椎损伤高位截瘫2例.结论 合理使用DCS技术,维持机体的内环境稳定,使病人安全度过创伤的急性反应期,是提高严重创伤救治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