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37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6篇
肿瘤学   3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用ROC曲线及Logistic回归模型综合评价圆形指数在浅表淋巴结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68例经穿刺病理及随访证实的浅表淋巴结超声测量的圆形指数进行分析,绘制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并通过圆形指数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中的贡献及分类判对率探讨其在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结果圆形指数判断淋巴结良恶性的ROC曲线下面积结果与其t检验结果一致。然而,虽然良恶性淋巴结的圆形指数有非常显著性差异,1.985vs1.504(P<0.001),但其ROC曲线下面积只达到0.770±0.039,当取值为大于1.691时,诊断为良性淋巴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0.7%和72.0%。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圆形指数经前进法逐步回归后引入方程,在模型中对良恶性判断有明显的影响(圆形指数的偏回归系数为-2.550±0.601,χ2值为46.515,模型分类判对率为74.4%,优势比为0.078)。结论超声测量的圆形指数是简便判断浅表淋巴结良恶性的重要指标之一,有一定鉴别诊断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MWA)治疗胆肠吻合术(BEA)后肝脏恶性肿瘤术前肠道准备及应用抗生素对降低术后并发症及其严重程度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1例接受超声引导下MWA的BEA后肝脏恶性肿瘤患者,其中17例MWA前接受(A组)、14例(B组)未接受肠道准备及应用抗生素,对比观察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结果 2组患者基线特征及原发肿瘤类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1例均顺利完成MWA。MWA后A组住院时间、发热率、发热持续时间、菌血症发生率及肝脓肿发生率均低于B组(P均<0.05)。结论 MWA治疗BEA后肝脏恶性肿瘤患者术前肠道准备及合理应用抗生素可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提高对浅表淋巴结肉芽肿性炎超声诊断和鉴别诊断的认识。方法分析41例肉芽肿性炎和127例恶性及其他原因淋巴结肿大的声像图,并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声像图鉴别指标。结果淋巴结肉芽肿性炎声像图特点为内部回声减低,甚至出现透声区,部分有不规则钙化,淋巴门结构消失,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示其内血流信号欠丰富,分布不规则。与恶性淋巴结鉴别要点为内部是否有透声区、长短径的比值、是否有淋巴门结构和血流信号是否丰富;与其他淋巴结病变的鉴别要点为内部是否有透声区、回声分布是否均匀和是否有淋巴门结构,其诊断正确率均可达到80%。结论超声检查对浅表淋巴结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估超声对肾盂癌的诊断价值,探讨漏诊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肾盂移行细胞癌80例,比较超声和增强CT诊断的准确性,并分析漏诊病灶大小,是否合并其他肾脏疾病,是否同时患膀胱癌。结果 超声与增强CT对肾盂癌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67.5%(54180)与89.5%(60167),增强CT诊断的敏感性明显高于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提示肾盂占位的54例病灶长径平均为(4.63±3.80)cm,超声漏诊的26例病灶长径平均(2.67±1.46)cm,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漏诊病例中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膀胱癌及肾盂积水者分别为6例、4例及6例,诊断为肾结石者7例。结论 超声对肾盂癌诊断的敏感性较增强CT低,但超声能够提示大部分肾盂占位,可作为筛查肾盂癌的方法。当病灶小或合并肾结石,慢性肾功能不全及膀胱癌时容易漏诊,因此对无痛性肉眼血尿患者,超声检查如未探及肾脏肿块应建议其他影像学检查,以除外肾盂占位。  相似文献   
5.
超声检查难以定性的甲状腺结节的临床与病理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难以明确良恶性诊断的甲状腺结节患者的临床、超声表现及病理特征。方法根据病理诊断结果将122例术前高频超声检查未明确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患者分为良性结节组(59例)及恶性结节组(63例)行超声及临床病理分析。结果122例患者的临床、超声及病理检查结果对比显示,良性结节特征:(1)病理类型:59例良性结节以甲状腺肿(24例)和腺瘤(20例)居多(74.6%,44/59),结节性甲状腺肿伴腺瘤11例(18.6%);伴甲状腺炎4例;(2)包膜:良性结节有完整包膜34例(57.6%);(3)结节变性:结节伴纤维化4例、伴出血囊性变21例,伴钙化13例;(4)声像图特征:良性结节组检出结节边界不清晰21例(35.6%),低回声24例(40.7%);可探及颈部淋巴结肿大7例(11.9%);结节周边及其内部有血流信号40例(67.8%)。恶性结节特征:(1)病理类型:63例恶性结节以乳头状癌居多(54/63,85.7%);其余9例(14.3%)为低分化腺癌(4例)、滤泡状腺癌(2例)、髓样癌(1例)、未分化癌(1例)和B细胞淋巴瘤(1例);恶性结节中甲状腺癌伴甲状腺肿及腺瘤1例(1.6%),伴甲状腺炎7例(11.1%);(2)包膜:结节有完整包膜仅10例(15.9%);(3)结节变性:结节伴出血囊性变9例(14.3%),伴微钙化36例(57.1%);(4)声像图特征:恶性结节中边界不清晰38例(60.3%)、低回声42例(66.7%);可探及颈部淋巴结肿大22例(34.9%);结节周边及其内部有血流信号51例(81.O%)。恶性结节组结节边界不清、低回声、可探及颈部淋巴结肿大的检出率均高于良性组(P均〈0.05)。临床特征:良陛组患者平均年龄(52.4±12.6)岁,明显大于恶性组患者(45.5±11.9)岁(P〈0.01)。临床触诊检?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微波消融治疗肝脏转移性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6例(14个病灶)神经内分泌肿瘤肝脏转移患者行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观察肿瘤的大小变化、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果技术有效率为92.86%(13/14)。术后1例患者出现发热,1例出现疼痛,1例病灶靠近膈肌者出现反应性胸腔积液,因疼痛诱发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1例患者的1个病灶于治疗后3个月出现局部进展;另外13个病灶微波治疗后在增强影像中均未见强化,且随着随访时间延长而缩小。结论微波消融对肝脏神经内分泌肿瘤转移病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非手术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技术对浅表淋巴结组织疾病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接受超声引导下浅表淋巴结穿刺活检的14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穿刺靶淋巴结大小0.6cm×0.4cm~6.1cm×3.6cm。选用18 G、16 G穿刺针活检。结果使用18 G穿刺针活检者108例,使用16 G穿刺针活检者36例。每次穿刺组织条数2~6条,组织条大小0.5cm×0.1 cm×0.1 cm~2.0cm×0.1cm×0.1 cm。138例患者所取组织量可以满足组织病理学诊断,取材满意率为95.8%(138/144)。穿刺活检组织病理学结果:淋巴结良性病变41例;淋巴结恶性病变97例;取材不佳6例。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零。结论超声引导下浅表淋巴结穿刺活检技术具有实时、简便、有效、并发症少等优点,对临床上淋巴结的组织病理学诊断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灰阶超声在经皮微波消融(PMWA)治疗子宫肌层良性病变消融过程中及消融后期消融区声像图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选择2007年8月至2015年6月于解放军总医院行经皮微波消融治疗的患者588例,其中子宫肌瘤患者255例,子宫腺肌病患者333例,消融过程中及消融后3、6、9、12及24个月,灰阶超声观察消融区声像图表现,并与磁共振成像表现对比。 结果消融过程中588例子宫肌层病变灰阶超声声像图表现为以微波辐射点为中心动态扩散的高回声,随微波辐射时间延长高回声范围逐渐增大,直至消融停止。消融结束后即刻所有病例消融区仍呈高回声,但无血流信号,静脉造影无血流灌注。随着随访时间延长所有病例消融区病变回声逐渐减低,呈不均质回声,但整体回声仍高于周围正常子宫肌层。3个月后开始消融区病变出现灶状无回声区,12个月后无回声区逐渐缩小或消失,消融针道呈条状高回声,24个月时消融针道高回声仍清晰可见。超声表现提示患者消融效果较好,治疗病灶逐渐吸收。 结论经皮微波消融治疗子宫肌层病变过程中及治疗后灰阶超声声像图特点鲜明,可实时监测消融过程,也可后期评估病灶转归。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人工液胸在辅助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治疗近膈顶肝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1-01至2013-12行人工液胸操作辅助超声引导微波消融治疗肝癌的患者115例临床资料,年龄35~82岁,对人工液胸操作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指标进行评估。结果 人工液胸操作成功率97.4%(112/115),滴注的生理盐水量为500~1500 ml,平均(962.9±219.4)ml。操作成功的112例患者中110例完成了肝癌的超声引导微波消融治疗,操作有效率98.2%。本组病例术中和术后未出现与人工液胸操作有关的严重并发症,轻微并发症包括疼痛、咳嗽等。结论 人工液胸技术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可以安全有效地用于辅助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治疗近膈顶肝癌,扩大了适应证范围。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三维可视化辅助经皮微波消融治疗复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7-12-01至2019-06-01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介入超声科连续收治的经皮微波消融的84例复发性肝癌病人,根据是否进行三维可视化评估分为三维重建组(30例,49个病灶)和常规组(54例,111个病灶)。比较两组病人治疗相关指标及预后情况。用三维可视化软件计算术前全肝体积、肿瘤体积、预计消融体积、术后全肝体积、消融体积,并对比术前规划消融体积与术后实际消融体积。结果 所有病人均完成经皮微波消融治疗,肿瘤最大径为(4.3±1.0)cm。随访时间为10(2~19)个月。三维重建组和常规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6.7% vs. 9.3%)、总存活率(100% vs. 94.4%)、肝内复发率(8.2% vs. 12.6%)及局部复发率(6.1% vs. 1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维重建组病人术前规划体积和消融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16),消融后剩余肝体积与标准肝体积的比值为98.0%±25.6%。两组病人微波消融前后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胆碱酯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维可视化辅助经皮微波消融在复发性肝癌的精准治疗中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