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5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介绍皮下组织蒂岛状皮瓣在面部皮肤缺损中的应用。方法以面部皮下组织作为皮瓣的供血蒂,转移皮瓣修复面部缺损。皮瓣面积为1.0cm×1.0cm至3.0cm×4.0cm。结果本组25例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面部形态满意,术区平整,无"猫耳"畸形,切口瘢痕不明显。结论皮下组织蒂岛状皮瓣修复面部皮肤缺损可以达到良好的美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鼻侧腱膜固定法在先天性小眼症内眦赘皮矫正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侧腱膜固定法在先天性小眼症内眦赘皮矫正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采用鼻侧腱膜固定法矫正内眦赘皮联合上睑下垂矫正术,矫治先天性小眼症16例。16例均行鼻侧腱膜固定法矫正内眦赘皮,以及上睑提肌悬吊术或额肌悬吊术矫正上睑下垂,其中5例联合行外眦开大成形术。结果:术后内眦赘皮消失,睑裂横径、纵径和内眦间距增大,重睑线自然美观。术后获随访3月~2年,效果良好。结论:进行鼻侧腱膜固定法矫正先天性小眼症中的反向内眦赘皮,术后瘢痕少恢复好,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3.
多发性脂囊瘤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多见于躯干、四肢近端和腋下,同时也好发于头颈部和面部。临床特征为多发的内含黄色油脂、大小不等的结节。自2006—2014年,我们应用小切口夹除术微创治疗全身多发性脂囊瘤患者8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李新平  吴小华  陈江萍 《护理研究》2007,21(36):3322-3323
据国内学者研究报告,放射性肺炎发病率分别为14.8%、29.6%[1,2],直接给病人带来了痛苦,甚至影响了病人生存质量,且增加经济负担。以往护士对放射治疗中的肺癌病人,多以医嘱或药物治疗为中心的任务护理,忽略了从提高病人自身免疫功能与减少环境污染等预防为主来降低放射性肺炎的发生。为此,我科2006年开始将行为护理加环境净化引入放疗护理过程,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选择2006年1月—2006年6月、2006年10月—2007年1月由门诊收治入院,经临床医生诊断为晚期肺癌,需做肺部放疗病人共169例,心、肝、肾等功能均无异常。其中男131…  相似文献   
5.
目的修复鼻翼缺损.方法采用全层或部分耳廓复合组织游离移植的方法修复鼻翼缺损20例,其中以鼻翼残存瘢痕组织翻转作衬里,然后进行部分耳廓复合组织游离移植14例,移植物面积最小1.0cm×1.5cm,最大1.9cm×2.5cm;利用耳廓复合组织全层嵌入游离移植修复鼻翼缺损者6例,移植物面积最小0.5cm×0.5cm,最大0.8cm×1.2cm.结果 20例移植组织全部成活.色泽呈暗红至淡红不等,无水泡.随访半年移植物色泽与鼻组织基本近似,供区隐蔽.结论在诸多鼻翼缺损修复方法中,该方法简便易行、术后鼻翼外形好,面部显著部位不增加新的瘢痕,有独到优越性.  相似文献   
6.
在整形外科的临床手术中常需对体表某些部位软组织的先天发育不足和后天凹陷畸形进行填充修整,填充物的填充修复是治疗的必要手段,因此纵观软组织填充物在整形外科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寻找理想填充物的过程."理想"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首先是安全,即优异的组织相容性,不引起毒性反应、炎症反应、异物反应、变态反应、无抗原性、无致癌性;②有一定的强度;③物理、化学稳定性好,耐腐蚀,不产生有毒物质的溶出物;④吸收少;⑤不移位;⑥操作简单、易塑形;⑧非磁性、易消毒、易储藏;⑦价廉易得.  相似文献   
7.
患儿,女,9岁,因“左足背肿物8年余”入院。入院查体:左足肿大,以前足为甚,横径大于健侧,足背足底各有一条5cm长的手术切口瘢痕,左足颜色正常,触诊左足肿大,硬似骨性肥大,包块压缩性不明显,足背动脉搏动强于健侧。皮温略高于健侧,无明显震颤。既往行过二次血管瘤切除术。诊断为:足先天性动静脉畸形。入院给予在全麻(静脉麻醉)下行左足血管瘤栓塞硬化术,共注入无水酒精2.5ml,  相似文献   
8.
TGF-βRⅠ、Smad2、Smad 3及Smad7在瘢痕疙瘩中的表达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观察比较瘢痕疙瘩、正常瘢痕及正常皮肤中转化生长因子β1型受体(TGFβRⅠ)、Smad2、3、7的表达情况,探讨以上信号传导分子在瘢痕疙瘩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运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上述4种蛋白在3种不同组织44例标本中的表达,寻找其规律。结果 与正常瘢痕及正常皮肤相比,瘢痕疙瘩中TGF-βRⅠ表达增强,Smad7表达减弱(P〈0.05),Smad2及Smad3表达增强不显著,但在核内积聚较为明显。结论 瘢痕疙瘩中TGF-βRⅠ表达增强,Smad2、3核内持久积聚及抑制性因子Smad7表达减少,可能是瘢痕疙瘩形成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介绍修复烧伤后鼻翼缺损畸形的方法.方法采用全层或部分耳廓复合组织游离移植的方法修复烧伤后鼻翼缺损畸形24例,其中利用耳廓复合组织全层嵌入游离移植修复鼻翼缺损者10例,移植物面积最小为0.5cm×0.5cm,最大为0.8cm×1.2cm;以鼻翼残存瘢痕组织翻转作衬里,然后进行部分耳廓复合组织游离移植14例,移植物面积最小1.0cm×1.4cm,最大为2.0cm×2.5cm.结果24例移植组织全部成活.随访半年移植物色泽与鼻组织基本近似.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术后鼻翼外形好、颜色自然;供区隐蔽,受区不增加新的瘢痕,是修复烧伤后鼻翼缺损畸形的良好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风筝"皮瓣在眼睑前层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目的探讨“风筝”皮瓣(亦称皮下蒂推进皮瓣)在修复眼睑前层(包括皮肤和眼轮匝肌)缺损的应用。方法于缺损邻接部位沿皮纹方向设计“风筝”皮瓣,按设计线切开皮肤,在眼轮匝肌下剥离形成以眼轮匝肌为皮下蒂的“风筝”皮瓣,推进转移修复皮肤缺损,用70无损伤缝线缝合。自1994年以来已用于14例,年龄15~64岁,缺损最大直径为上睑长度的1/3。结果皮瓣全部成活,切口Ⅰ期愈合,随访时间3个月至1年,眼睑形态满意,切口瘢痕不明显。结论对于眼睑前层范围较大不宜直接缝合,但尚有条件用局部皮瓣修复的中等大的缺损,用“风筝”皮瓣进行修复简单易行,效果可靠。其优点是,皮瓣通过推进转移的方式覆盖创面,没有旋转和变形,转移后局部平整,无“猫耳”等畸形产生,皮瓣蒂部宽广,血运良好,愈合后肤色与四周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