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1.
目的观察脊柱外周型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PNET)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病理证实的脊柱pPNET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结果 7例脊柱pPNET病例中,男性4例,女性3例。病变位于颈段(C2~7)1例,颈胸段(C7~T2)1例,胸段(T10~12)1例,腰段(L3~4、L4~5)2例,腰骶段(L1~S2)1例,骶段(S1~4)1例;其中,髓外硬膜内1例,硬膜外6例。MR(n=7)和CT(n=4)检查表现为硬膜内或硬膜外肿块,信号/密度不均,T1WI为等或稍低信号,T2WI为稍高信号,CT为等密度,增强扫描呈不同程度不均匀强化。肿瘤位于髓外硬膜内者可伴有多发蛛网膜下腔转移,硬膜外pPNET肿瘤的主体部分多位于椎骨或椎旁组织,肿块椎管内部分累及多个椎体平面,并通过椎间孔、骶孔与椎旁部分沟通。结论脊柱pPNET可表现为髓外硬膜内或硬膜外肿瘤,确诊依赖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  相似文献   
2.
3.
目的研究双能量CT(DECT)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Solitaire支架取栓术后早期诊断颅内出血以及预测患者出血转化/出血增多风险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急性缺血性卒中接受Solitaire支架取栓术的病例,术中造影均采用浓度为370 mg I/ml的碘对比剂,于术后1 h内行双能量CT扫描,重组获得线性融合图像、虚拟平扫及碘图,经综合分析确定诊断。术后24 h行常规CT平扫作为确诊标准,评价DECT早期诊断颅内出血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符合率。在碘图上测量颅内病灶的碘浓度,以后续随访结果为标准,采用ROC曲线分析,获取发生出血转化或出血增多的阈值,并评价其特异度、准确度及曲线下面积。结果共44例病例被纳入本研究,其中DECT综合分析诊断单纯碘对比剂外渗25例,合并颅内出血19例,与术后24 h CT随访对照,2例DECT诊断为单纯碘对比剂外渗的患者出现颅内出血,其余23例均诊断准确,19例诊断为碘对比剂外渗合并出血均诊断准确,DECT早期诊断术后颅内出血的敏感度为90.5%、特异度为100%、阳性预测率为100%、阴性预测率为92.0%、符合率为95.5%。44例患者共86个颅内病灶进行了碘浓度测量,在后续随访中,其中19个病灶出现出血转化/出血增多,平均碘浓度为(3.5±1.6)mg I/ml,67个病灶无出血转化/出血增多,平均碘浓度为(1.4±0.9)mg I/ml,两组具有显著差异,即高碘外渗区域更易出现出血转化/出血增多,ROC分析两组之间的Cut-off值为2.7 mg/ml,DECT预测支架取栓术后出现出血转化/出血增多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3.7%、92.5%。结论双能量CT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Solitaire支架取栓术后早期诊断及预测颅内出血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采用1H-MRS探讨颞叶癫痫(TLE)患者双侧杏仁核的各代谢物比值改变.方法 对15例TLE患者(TLE组)和15名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行杏仁核1H-MRS扫描,比较两组杏仁核的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NAA/Cr、NAA/Cho和Cho/Cr比值,分析TLE患者双侧杏仁核各代谢物比值与癫痫病程和发病年龄的相关性.结果 TLE组患侧杏仁核NAA/(Cho+Cr)和NAA/Cr比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减低(P均 <0.05);TLE组患侧杏仁核NAA/(Cho+Cr)、NAA/Cr、NAA/Cho和Cho/Cr比值与TLE组对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TLE组对侧杏仁核NAA/(Cho+Cr)、NAA/Cr和NAA/Cho比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减低(P均 <0.05).TLE组双侧杏仁核NAA/(Cho+Cr)、NAA/Cr和NAA/Cho比值与癫痫病程及发病年龄均无相关性(P均 >0.05).结论 TLE患者双侧杏仁核存在显著的代谢异常,双侧杏仁核可能作为传导通路的一个环节,参与TLE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 结合文献探讨脑室外神经细胞瘤(EVN)的临床病理、影像表现特点和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完整并经病理证实的EVN患者9例.所有患者均行MR平扫和增强扫描,其中6例患者行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扫描.2例患者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同时,检索联机医学文献分析和检索系统(Ovid Medline)、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检索系统(PubMed)、荷兰医学文摘数据库(Embatse)和中国生物文献数据库1980年1月至2012年8月收录的相关文献,综合分析EVN的临床病理表现及影像特点.结果 该研究共9例患者,男5例,女4例,年龄2~59岁3例病灶位于大脑半球,3例位于中脑,松果体、小脑蚓部和鞍区各1例.2例患者CT平扫病灶呈等或稍高密度9例患者MR检查肿瘤T1WI呈低或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8例呈不均匀强化,程度不一,1例无强化.6例FLAIR序列呈高信号.出血3例,完全实性2例,完全囊性1例,囊变6例,钙化2例.7例肿瘤边界清晰,2例模糊.4例无瘤周水肿,3例轻度水肿,中度和重度水肿各1例 文献报道EVN共142例,男78例,女63例,中位年龄31岁(其中1例未提供性别和年龄).86例位与大脑半球,其中额叶38例,位于脊髓23例,中枢神经系统以外12例.CT平扫肿瘤呈低、等或稍高密度,MRT1WI呈肖低或等信号,T2WI为稍高或明亮高信号,增强扫描多数肿瘤可见不均匀强化,程度不一瘤周多无或轻度水肿,钙化、出血及血管流空影少见.结论 EVN罕见,男性多见,好发于额叶.对于境界清楚,累及皮层或同时累及白质,具有囊变,无或轻度瘤周水肿的脑实质肿瘤,应把EVN列入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胸膜外孤立性纤维瘤(ESFT)的CT和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ESFT的影像学资料,其中4例接受CT平扫加增强扫描,6例接受MRI平扫加增强扫描.结果 10例ESFT中,位于腹部3例,盆腔、枕骨大孔区SFT各2例,右侧颈根部、左眼眶、左颞部皮下SFT各1例;7例肿瘤呈圆形或卵圆形,3例呈分叶状;8例边界清楚,2例部分边界不清;肿瘤直径2.3~20.6cm,平均(7.78±6.82)cm.CT表现:1例呈囊实性,3例呈等密度实性,其中2例可见坏死、1例见多发钙化;增强后3例肿瘤实性部分渐进性强化,另1例为早期轻度强化.MRI表现:T1WI、T2WI均呈低信号1例,T1WI等信号、T2WI低信号1例,T1WI等信号、T2WI高信号3例,T1WI及T2WI均呈高信号1例;3例T2WI可见线样或片状低信号;增强后肿瘤均明显强化.结论 ESFT的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特征;T2WI肿瘤主体呈低信号或肿瘤内部多发线样或片状低信号对诊断ESFT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