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腺性膀胱炎治疗方案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腺性膀胱炎的治疗方案。方法对216例经膀胱镜及病理学检查确诊的腺性膀胱炎,按类型不同分为A组(慢性炎症型及黏膜无显著改变型)40例及B组(乳头状型及滤泡样或绒毛膜样水肿型)176例,分别予保守治疗及经尿道电切并术后即刻吡柔比星膀胱灌注。结果随访209例,随访6-7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28个月。A组28例治愈,6例好转,6例无效改电切及吡柔比星膀胱灌注,仅1例有效。B组治愈91例,好转37例,无效28例,复发13例,其中1例3年内复发4次,行膀胱部分切除后治愈,无一例发生恶变。结论早期腺性膀胱炎保守治疗疗效满意,而乳头状型、滤泡样或绒毛膜样水肿型腺性膀胱炎以及广泛肠上皮化生型宜采用经尿道电切,术后可予单剂吡柔比星即刻膀胱灌注化疗,无须维持膀胱灌注化疗。  相似文献   
2.
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三种微创术式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MPCNL)、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术(URL)以及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RPLU)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方法140例单侧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URL组55例,MPCNL组48例,RPLU组37例。术后辅助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治疗,其中URL组25例,MPCNL组1例,RPLU组无。术后3d及1个月后统计结石清除率。结果MPCNL组术后3d结石清除率为94%(45/48),术后1个月结石清除率为100%(48/48)。URL组术后3d结石清除率为56%(31/55),术后1个月结石清除率86%(47/55),RPLU组1例因结石上移改开放手术取石成功,术后3d结石清除率为97%(35/36),术后1个月结石清除率100%(37/37),三组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输尿管上段嵌顿结石,如结石体积较大,肾积水较明显且结石位置接近肾盂者,更适合选择MPCNL治疗;如结石位置偏低,积水较少以及不适宜全麻的患者,或患者主动要求可考虑经尿道输尿管镜手术;对于合适选择性的病例,可行腹腔镜手术,同时可作为经尿道输尿管镜手术失败的补救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合并心肺功能障碍和/或上尿路感染的高危老年肾结石患者手术治疗方式的选择及其安全有效性.方法 同顾性总结2006年1月至2008年3月我科治疗的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12例患者术前检查均有通气功能障碍或混合性呼吸功能障碍,7例合并高血压,3例合并心功能不全,4例合并糖尿病,6例合并上尿路感染.术前ASA分级均≥3级.手术均分期进行.一期在1%利多卡凶局麻下B超引导经皮肾穿刺,皮肾通道扩张至14F,放置12F造瘘管.5~7 d后局麻下经原皮肾通道行经皮肾镜取石术.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患者耐受程度.结果 12例手术两期均顺利完成.一期手术时间15-25 min,平均21 min.二期手术时间20-45 min,平均35 min.一期手术VAS评分2.1~6.2 nlnl,平均3.9 mm,二期手术VAS评分1.5~6.4 mm,平均3.5 mm,患者均能良好耐受,无需更改麻醉方式.12例术后均无继发性大出血,无继发肺部感染、电解质异常及心脏并发症.1例术前有明显上尿路感染者一期术后发热2 d,经广谱抗牛素治疗后缓解.二期术后复查KUB,仅1例下盏残留结石4 mm.随访6~18个月,均无结石复发,无继发上尿路感染.结论 对于选择性的合并心肺功能障碍和/或伴有上尿路感染等高危因素的肾结石患者,采用局麻下分期经皮肾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的方法疗效确切,同时明显降低了手术风险,是一种可选择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应用输尿管镜通过经皮肾微造瘘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本组114例,男63例,女51例,年龄24~71岁.输尿管上段结石大小1.2~2.3 cm×0.6~1.3 cm,左侧53例,右侧61例,其中合并同侧肾积水轻度26例、中度67例、重度16例,结石位于第4腰椎以上.麻醉采用全麻或腰硬联合麻醉.体位采用侧卧位57例、俯卧位44例、仰卧位13例.B超引导定位穿刺肾中盏或上盏,建立16F或18F经皮肾通道,采用输尿管镜代替经皮肾镜,应用电子弹道碎石33例,钬激光81例.术后均顺行放置双J管作内支架,2~4周拔除.结果 本组114例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20~55 min,术中无穿刺致周围脏器损伤,均未输血.术后复查照片9例残余最大直径<4 mm的结石,114例均于术后6~8 d出院.结论 B超引导下穿刺建立经皮肾微造瘘,应用输尿管镜代替经皮肾镜治疗位于第4腰椎以上的输尿管上段结石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该法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有效,结石取净率高.  相似文献   
5.
肾盂旁囊肿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目的 总结肾盂旁囊肿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4例肾盂旁囊肿患者的诊治资料,比较B超、CT、KUB加IVU等检查方法与治疗手段在肾盂旁囊肿中的应用意义。结果 13例囊肿去顶手术治疗者术后随访6—48个月,11例恢复良好,无复发,无并发症。2例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恢复正常。1例术后存在反复尿路感染。结论 B超、KUB加IVU及CT是诊断肾盂旁囊肿的有效方法,CT可作为首选。开放性囊肿去顶手术是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上海市借鉴国际先进医院评审经验,起草、修订、完善《上海市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从病人和医院员工角度出发,贯穿了“人”事第一原则,切实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公立医院办院宗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二次经尿道电切(repeat transurethral resection,ReTUR)在高危非肌层侵润性膀胱癌治疗中的效果及意义。方法我院自2005年5月—2010年5月期间治疗高危非肌层侵润性膀胱癌患者45例(男性24例,女性21例,年龄37~84岁,平均56.7岁),肿瘤直径0.3~4.0 cm,数目1~6枚,术后常规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4周后入院行ReTUR。结果本组患者ReTUR术后病理显示35.69%(16/45)有肿瘤残留,其中Ta期2例,Tl期12例,T2期2例。4例(8.7%)患者在初次电切术时低估肿瘤分期,2例患者因此更改治疗方案。ReTUR术中膀胱穿孔1例,保守治疗自愈。结论高危膀胱肿瘤残留率高,应常规行ReTUR,能提高分期的准确性,优化治疗方案,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环法中国自行车赛的医疗保障经验,进一步提高相关赛事的保障能力.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国际应急医疗队(上海)针对2017年—2020年环法中国自行车赛上海赛区的医疗保障行动,对就诊患者的数量、国籍、年龄、伤病种类及治疗结果进行统计.结果 该赛事主要伤病种类为骨折、头部外伤、皮肤擦伤、肌肉拉伤、韧带拉伤、肌肉痉挛、...  相似文献   
9.
平卧位微穿刺造瘘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56例报告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总结平卧位微穿刺造瘘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的临床经验。方法56例结石患者,结石位于左肾23例、右肾26例、输尿管上段7例。结石大小平均为2.6 cm×1.7 cm,单发结石17例,多发复杂性肾结石26例,肾铸形或鹿角形结石13例,最大铸形结石为5.7 cm×7.2 cm×4.3 cm。伴重度肾积水者9例,轻中度肾积水者29例。患者取平卧位,患侧腰胁部垫高,B超引导下进行穿刺、扩张建立经皮肾微穿刺通道,采用输尿管镜行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结果56例碎石取石术均成功。1例术中输血200 ml,余55例均未输血。无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一期结石取净40例(71.4%),残留结石16例,其中9例二期手术取净,3例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愈,4例未进一步处理。结论平卧位行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患者体位舒适,击碎的结石更易冲出,而且利于麻醉师观察患者,方便气管插管等抢救措施的实施。  相似文献   
10.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结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影响PSA测定结果的相关因素。 方法 采用对比分析方法对慢性前列腺炎 (CP) 4 1例 ,良性前列腺增生 (BPH) 16 5例 ,前列腺癌 (PCa) 4 3例 ,非前列腺疾病 2 2例患者直肠指检 (DRE)前后血清PSA值的变化及持续时间进行观察 ;并与膀胱镜检查、留置导尿以及服用非那雄胺对PSA的影响变化进行对比观察。 结果 BPH、CP、PCa、对照组DRE前PSA值分别为 (2 .2 8±2 .0 7)、(3.0 3± 2 .81)、(16 .17± 15 .2 5 )、(0 .93± 0 .96 )ng/ml,F/T值分别为0 .31、0 .39、0 .18、0 .4 1;检查后PSA值为 (4.5 2± 4 .89)、(4.5 4± 3.15 )、(2 1.2 6± 16 .6 8)、(1.17± 1.12 )ng/ml,F/T值为0 .2 9、0 .36、0 .15、0 .37。DRE检查前后PSA变化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并以T PSA升高为主。检查后 14天 ,除PCa组外 ,其它PSA值恢复到接近检查前水平。膀胱镜检查、留置导尿第 7天 ,PSA值分别升高 12 0 .4 %及 5 9.1% ,而服用非那雄胺可使血清PSA下降 35 .0 %。 结论 PSA极易受到DRE、尿道操作、服用非那雄胺等因素的影响 ,此影响至少持续 14~ 2 1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