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48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2 毫秒
1.
2.
3.
患者女,56岁.因"突发剧烈头痛伴恶心呕吐6h",于2011年4月11日入院.查体:血压170/110 mm Hg,神经系统检查除脑膜刺激征阳性外无其他阳性体征.头颅CT示蛛网膜下腔出血,鞍上池、前纵裂池、侧裂池、环池、四叠体池见条索状高密度影,第四脑室亦见少量点状高密度影,双侧基本对称.  相似文献   
4.
1病例资料 患者,女,49岁,因反复腰腿痛1年余、加重l周入院。初为腰部胀痛并向右下肢后部放射,用力及腰部活动时疼痛加重。入院前1周腰痛剧烈,向双臀部及右下肢放射,体位改变及咳嗽均可加剧疼痛,大小便频繁,不能平卧,止痛药物治疗无效。入院查体:腰部活动范围受限,双侧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双下肢无萎缩,肌力、肌张力及深浅反射无异常。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在脑外伤治疗中早期颅骨修补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3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治疗的60例脑外伤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采取脑室-腹腔分流术联合早期颅骨修补术治疗;对照组30例,采取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术后3~6个月进行颅骨修补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以及预后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良好率(50. 00%,15/30)明显高于对照组(20. 00%,6/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率(6. 67%,2/30)低于对照组(26. 67%,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GOS评分、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在脑外伤治疗中应用早期颅骨修补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术中唤醒麻醉技术下脑功能区肿瘤继发癫痫切除术的适应证、技术要点及疗效. 方法 选择解放军第一五三医院神经外科自2006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脑功能区33例胶质瘤及16例脑膜瘤继发癫痫患者,采用MRI进行肿瘤定位,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T)显示白质纤维束与肿瘤位置关系,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定位运动功能区,在全麻-唤醒-再全麻技术下开颅,实时B超、皮层脑电图(ECoG)定位肿瘤及致痫区,显微手术切除肿瘤及处理致病灶.结果 有44例患者顺利经过全麻-唤醒-再全麻的过程,其中28例术中持续保留喉罩;16例语言区肿瘤唤醒后拔除喉罩,语言区定位及功能测试后再置入喉罩全麻.年龄偏大的3例胶质瘤及2例脑膜瘤患者因唤醒时躁动、憋气,脑组织膨出明显,放弃唤醒麻醉.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IOM)定位出脑功能区36例,皮层功能定位阴性8例;ECoG监测发现瘤周皮层致病灶31例.胶质瘤全切22例,次全切8例;脑膜瘤全切13例,次全切1例,术中未出现癫痫发作现象.术后暂时性神经功能障碍加重或新发功能障碍26例,均于1月内恢复;术前原有功能障碍均好转.癫病发作完全消失31例,发作次数明显减少13例. 结论 术中全麻唤醒下手术治疗功能区肿瘤继发癫痫疗效好、风险低.术前适应证的选择、术中合适的手术体位的摆放及有效预防癫痫发作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背景:帕金森病患者第1次手术后肢体症状有所缓解,随病程进展或病情复发,肢体症状会加重,药物不能控制时需要行第2次手术来缓解症状。目的:探讨第2次手术治疗帕金森病患者单项症状改善率及其并发症的差异。设计:病例分析。单位:解放军第一五三中心医院神经外科和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神经外科。对象:选择1997—10/2002—12到解放军第一五三中心医院神经外科和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神经外科就诊的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387例,两次均在同一医院治疗350例,第1次在外院手术,第2次来本院治疗37例。两次手术间隔时间:半年以内36例,0.5-0.9年72例,1.0~1.9年108例,2.0-5.0年171例。方法:所有患者均在立体定向微电极引导下,采用靶点的影像学定位、微电极记录、微电极刺激探测靶点、射频电极刺激验证靶点,行分期双侧苍白球腹后内侧部或丘脑腹中间核毁损术,术前及术后1周在药物“开”状态下(药物开始起作用时,息者活动自如,处于“开”状态);“关”状态下(当药物失去作用时,患者的活动变得困难,处于“关”状态)进行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评分。主要观察指标:①帕金森病患者第2次手术单项症状改善率。②帕金森病患者第2次手术后并发症与第1次比较。结果:387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④两次单项症状改善率:第2次手术单项症状改善率低于第1次(震颤954%,96.9%;僵直94.6%,95.1%;运动迟缓88.9%,9213%;步态62.3%,67.1%;平衡65.1%,69.4%;异动症和痛性痉挛95.8%,98.0%),但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两次手术后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评分均低于术前(P〈0.01)。第2次手术开状态下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评分平均改善率为46.8%,关状态下平均改善率为53.5%,低于第一次手术(51.5%,61.6%)。⑧帕金森病患者两次手术后并发症比较:第2次手术的特异性并发症,包括乏力感,流涎,音量降低,假性球麻痹,嗜睡,呃逆,尿失禁,尿潴留等明显高于第1次手术(P〈0.05)。脑出血发生率低于第1次手术。结论:①第2次手术的单项症状改善率和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评分较低,可能是第2次手术时患者病情较第1次重,多处于帕金森病晚期的原因。②第2次手术的特异性并发症明显增高,可能与患者的年龄、病情、体质、手术方式、时间间隔有关。两次手术非特异性并发症发生率基本相同(脑出血、感染),说明第2次手术的出血风险并未增加。  相似文献   
8.
颅脑损伤后不同时期行高压氧治疗对神经功能康复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将72例颅脑损伤患根据脑外伤后开始高压氧(HBO)治疗时间的先后分成3组,采用单人高压氧舱辅助治疗,比较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无效率。结果伤后行HBO治疗愈早,患恢复愈好,治愈天数越少。提示早期行HBO治疗具有加速清醒,促进生存神经功能恢复,消除或改善精神、语言运动障碍、肢体运动障碍,减少后遗症及并发症,缩短疗程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性,58岁。于2012年1月9日2012年1月9日因“四肢麻木2年,右下肢行走困难6个月”入院。患者于2年前先后出现双侧手、脚麻木,伴右手活动不灵活,劳累时加重,休息后缓解,于当地医院给予改善循环药物治疗,效果差。  相似文献   
10.
封闭加手法治疗隐神经卡压综合征2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曙光  郭效东 《中国骨伤》2001,14(3):175-175
我院自 1999年 10月至今采用封闭加手法治疗的方法共收治隐神经卡压综合征患者 2 0例 ,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2 0例中男 6例 ,女 14例。年龄 2 0~ 78岁 ,平均44 2岁。左侧 8例 ,右侧 15例 ,其中 3例为双侧发病 ,均为女性。病程 1周~ 3年。有轻重不同的外伤史者 8例 ,感受寒湿者 10例 ,无明显诱因者 2例。临床表现 :大腿下内侧和小腿前内侧持续性疼痛及酸乏感 ,疼痛范围弥散 ,走路、劳累、感受寒湿或久站后加重。皮肤痛觉过敏或减退 ,往往有针刺或烧灼样疼痛。隐神经出口 (内收肌管前口 )即股骨内上髁上方约 10cm处压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