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4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在靶向药物治疗基础上单中心转移性肾癌的多学科诊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2月至2019年2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经多学科诊疗团队(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诊治的168例转移性肾癌(metastatic renal cell,mRCC)患者的临床数据。根据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3组。单纯靶向药物治疗(A组)76例,男55例,女21例;年龄52(17~73)岁;透明细胞癌60例,非透明细胞癌16例;国际转移性肾细胞癌联合数据库(International Metastatic Renal Cell Carcinoma Database consortium,IMDC)预后评分低危11例,中危48例,高危17例;初诊时即有转移44例;行原发灶切除术63例。靶向药物治疗+局部治疗(B组)66例,男55例,女11例;年龄54(21~86)岁;透明细胞癌49例,非透明细胞癌17例;IMDC预后评分低危13例,中危39例,高危14例;初诊时即有转移32例;行原发灶切除术56例。靶向药物治疗+局部治疗+免疫治疗(C组)26例,男19例,女7例;年龄52(23~83)岁;透明细胞癌15例,非透明细胞癌11例;IMDC预后评分低危9例,中危13例,高危4例;初诊时即有转移9例;行原发灶切除术26例。3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线靶向治疗药物为舒尼替尼、索拉非尼、阿昔替尼。舒尼替尼50 mg,每日1次,用药4周停2周;索拉非尼400 mg,每日2次;阿昔替尼5 mg,每日2次。接受舒尼替尼、索拉非尼、阿昔替尼一线治疗者分别为103、18、39例。靶向药物治疗时间均>6个月。免疫治疗采用派姆单抗(Pembrolizumab)2 mg/kg静脉应用,每3周1次,或低剂量(20 mg)派姆单抗孵育经体外扩增后的自体外周血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dendritic cells cytokine induced killer,DC.CIK),每周1次,4次后改为每2周1次。18例采用DC.CIK,8例采用派姆单抗。局部治疗方式包括立体定向放疗(stereotactic body radiation therapy,SBRT)和外科治疗(手术切除或能量消融治疗)。根据靶向药物治疗效果,转移灶部位、数量、与周围器官关系,以及患者的意愿,经MDT专家讨论后决定局部治疗方式。92例接受局部治疗,其中单纯外科治疗34例,单纯SBRT 37例,外科治疗+SBRT 21例。比较3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分析不同治疗方法与患者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的关系。结果168例中位随访23个月(6~117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 free-survival,PFS)为18.3个月,中位OS为33.5个月;2年生存率为66%,5年生存率为35%。A、B、C组的中位OS分别为29.8个月、44.6个月和未达,2年生存率分别为58%、67%和89%,5年生存率分别为12%、46%和57%。在靶向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接受联合治疗者的预后均优于单纯靶向药物治疗者,5年总OS分别为51%和11%。C组的中高危mRCC患者预后明显优于A、B组。在接受免疫治疗的患者中,靶向药物治疗联合DC.CIK与联合派姆单抗的中位OS分别为49.1个月和53.1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4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OS与IMDC评分、原发灶切除、治疗模式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OS与治疗模式、原发灶切除显著相关(P<0.05),靶向药物治疗+免疫治疗+局部治疗可使mRCC患者死亡风险下降约60%(HR=0.39,95%CI 0.17~0.89,P=0.026)。78例使用靶向药物治疗发生3~4级不良反应,12例因无法耐受一线靶向药物治疗不良反应而停药或换药。16例采用靶向药物联合免疫治疗发生3~4级药物不良反应,主要为疲乏8例次、白细胞降低4例次、血小板降低3例次、转氨酶和胆红素升高3例次。靶向药物治疗联合DC.CIK治疗的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例数少于联合派姆单抗治疗(6例与12例),特别是显著降低了血液学毒性(2例与5例)和肝毒性(0例与3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科治疗后出现ClavienⅢ~Ⅳ级并发症16例次,主要为感染和切口延期愈合6例次、不全肠梗阻4例次,围手术期输血15例次。SBRT治疗后6例出现美国放射肿瘤协作组评分(Radiotherapy Oncology Group,RTOG)3级不良反应,其中骨髓抑制4例,皮肤反应和放射性神经炎2例,未观察到≥4级不良反应。结论在靶向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免疫治疗和局部治疗的mRCC患者预后明显优于采用单纯靶向药物治疗的患者。经MDT诊疗的综合治疗可使mRCC患者生存获益。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prohibitin(PHB)表达上调在低胆固醇培养抑制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中的作用及对前列腺癌进展的影响。方法: PC-3细胞分别培养于普通和低胆固醇培养基中48 h后,real-time PCR 鉴定PHB mRNA的差异表达。克隆 PHB 基因启动子片段,构建萤光质粒并转染至PC-3细胞,检测细胞培养基中胆固醇变化对于 PHB 基因启动子萤光素酶表达影响。结果: 低胆固醇培养基组中PHB表达上调约19倍,在低胆固醇培养基的前列腺癌PC-3细胞中 PHB 基因启动子质粒萤光素酶表达显著增强,同普通培养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结论: PHB在低胆固醇培养前列腺癌PC-3细胞中表达显著增强,这可能是前列腺癌细胞在不利于增殖条件下的一种自我保护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广东省前列腺癌发病及诊治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经前列腺穿刺病理诊断为前列腺癌的126例患者,对患者就诊情况和诊疗方法进行对比,并进行预后分析.结果 患者平均年龄为(72.5±9.37)岁,75.4%的患者年龄大于70岁,73%患者因尿路症状就诊,因骨痛就诊者为10.3%,仅15.1%患者因为PSA升高就诊.平均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为38.65ng/ml,73%的患者就诊时血清PSA大于10ng/ml,57.1%的患者Gleason评分为7~10分.有淋巴结转移26例(20.6%),骨转移21例(16.7%).56例(44.4%)患者体重指数BMI值超过正常标准.分别有12%、39.1%和35.7%的患者采用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手术、双侧睾丸切除或者内分泌治疗.平均随访(12.3±4.25)个月,有30例(23.8%)患者疾病进展,6例(4.8%)患者因疾病进展而死亡.伴有转移和肿瘤分期较晚、Gleason评分较高、BMI值较高以及采用内分泌治疗的患者肿瘤进展率高.结论 广东省前列腺癌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大多数患者因为尿路症状就诊,并且以中晚期患者为主,睾丸切除去势或者药物内分泌治疗是目前主要治疗方法,采用内分泌治疗的疾病进展率显著高于前列腺癌根治术.调整饮食结构,控制体重指数有助于减缓前列腺癌进展.  相似文献   
4.
5.
对乙酰氨基酚是一种应用广泛的解热镇痛药,由于使用人群的多样性,有关其新制剂和新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层出不穷。本文综述了近5年来对乙酰氨基酚制剂学的研究进展,尤其是关于口腔崩解片、缓控释制剂、直肠给药温敏凝胶、结肠靶向制剂等新型制剂的优点、制备工艺及采用的新型辅料,为相关的制剂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肾部分切除术后术侧近期肾功能保留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泌尿外科接受肾部分切除手术的8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54例, 女性29例, 年龄[M(IQR)]49(17)岁(范围:27~74岁)。术中肾缺血时间25(18)min(范围:10~67 min)。患者于术前1个月内和术后3~12个月进行核素肾图扫描和CT扫描。基于CT扫描数据测量患者手术前后分肾肾组织体积, 基于核素肾图结果计算分肾肾小球滤过率(GFR)。计算保留肾组织从缺血中恢复程度(术侧GFR保留率/术侧肾组织体积保留率×100%)。利用线性回归分析术侧近期肾功能保留的相关因素。结果术侧GFR保留率为80.9(22.5)%(范围:31.0%~109.4%), 损失的GFR中, 肾组织丢失造成的占12.0%[绝对值5.8 ml/(min×1.96 m2)], 缺血损伤仅占6.5%[绝对值2.5 ml/(min×1.96 m2)]。术侧肾组织体积保留率为87.1(12.9)%(范围:27.0%~131.7%)。保留肾组织从缺血中恢复程度为93.5(17.5)%(范...  相似文献   
7.
脑出血的治疗 ,以往采用药物治疗或行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笔者一年多来 ,应用锥颅碎吸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 2 7例 ,并与单纯药物疗法的 2 7例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碎吸治疗组有效率 (85 .2 % )高于单纯药物治疗组 (71.2 % )。现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1.病例选择 两组共 5 4例均经头颅CT扫描确诊为脑出血。按治疗方法分为锥颅血肿碎吸治疗组 (2 7例 )和单纯药物治疗组 (2 7例 )。2 .一般资料 血肿碎吸治疗组 :男 15例 ,女 12例。年龄 40~ 5 0岁 6例 ,5 1~ 6 0岁 16例 ,6 1~ 75岁 5例。血肿破入脑室系统 7例。单纯药物治疗组 :男 14例…  相似文献   
8.
董培  潘华 《中国卒中杂志》2016,11(9):752-757
目的 探讨经颅多普勒增强实验(contrast transcranial Doppler,cTCD)结合经食管超声(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对于鉴别肺动静脉瘘(pulmonary arteriovenous fistula,PAVF)与卵圆孔未闭 (patent foramen ovale,PFO)所致隐源性卒中的意义。 方法 收集4例隐源性卒中患者(PAVF组2例,PFO组2例)的临床资料,行cTCD、TEE检查,比较两组的 检查结果差异。 结果 PAVF组cTCD结果显示患者平静呼吸时即见雨帘样栓子信号,Valsalva动作(Valsalva maneuver, VM)后栓子数量变化不明显;TEE彩色多普勒(color Doppler flow image,CDFI)未见异常,右心声学造 影VM后5个心动周期左房内肺静脉开口处见大量微泡。PFO组cTCD结果显示,一例平静呼吸时可见4 个栓子,VM后雨帘样栓子信号,VM作用消失后第40个心动周期有2个栓子信号。一例平静呼吸时无 栓子信号,VM后可见>50个栓子信号,VM作用消失后无栓子信号。TEECDFI示原发隔继发隔间裂隙左 向右过隔血流,右心声学造影VM后2~3个心动周期卵圆孔附近的左心房内见数个微气泡。 结论 cTCD结合TEE鉴别诊断PFO和PAVF敏感性高,易于操作。二者主要鉴别点在于cTCD平静呼吸时 是否出现大量栓子及是否受VM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大鼠磨牙应用矿物三氧化物凝聚体(MTA)直接盖髓术后牙髓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变化及其在牙髓损伤修复中的作用。方法 本研究于2012年10月至2013年3月在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中心实验室进行。28只雌性Wistar大鼠第一磨牙机械穿髓后用MTA直接盖髓,并以对侧第一磨牙为对照,分别于术后1、3、5、7、14、21、28 d处死动物并取材(每次处死4只),进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TGF-β1在牙髓组织的动态表达和定位情况,用图像分析软件测定各组标本中TGF-β1阳性染色的光密度值。结果 在正常牙髓组织中TGF-β1基本无表达,MTA直接盖髓后TGF-β1表达强度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基本变化,其中盖髓后5 d 的TGF-β1表达最强,21 d时接近正常水平。表达主要位于盖髓剂下方中性粒细胞、成牙本质细胞、成纤维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结论 MTA直接盖髓后,TGF-β1可能参与牙髓的损伤修复过程。  相似文献   
10.
《武警医学院学报》紧紧把握高校学报和部队期刊的定位,始终坚持“展示科研成果、促进学术交流”的办刊宗旨。通过积极扩展与武警部队、解放军、地方有关单位的横向联系,提高了办刊水平,提升了刊物质量,扩大了刊物影响,走出了一条快速良性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