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系统分析手术联合置管冲洗引流病灶治疗脊柱结核的治疗效果。 方法: 两位研究者独立对数据库包括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进行文献检索,收集关于手术联合置管冲洗引流病灶治疗脊柱结核的随机对照试验 (RCT) 与回顾性研究。语种限中、英文。两位研究者独立评价各研究的质量,且将各研究中的术前和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VAS)、Cobb角、血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等提取整理为电子基线表,并将数据通过Review Manager 5.4 软件进行Meta分析,评估手术联合置管冲洗引流病灶治疗脊柱结核的效果。 结果: 共纳入7篇研究论文,191例患者被纳入分析。Meta分析结果显示:手术联合置管冲洗引流病灶治疗脊柱结核术后与术前VAS评分的均数差为5.33(95%CI:4.11~6.55); 术后与术前Cobb角的均数差为14.47° (95%CI:11.32°~17.61°);术后与术前ESR均数差为40.20mm/1h (95%CI:27.80~52.60);术后与术前 C-反应蛋白的均数差为30.44mg/L (95%CI:12.12~48.76)。 结论: 手术联合置管冲洗引流病灶治疗脊柱结核有较好的治疗疗效,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级别,并且能有效改善患者身体畸形状态和身体状况,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急性跟腱断裂术后早期功能锻炼与制动的疗效进行Meta分析. 方法 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1966年至2011年1月)、EMbase(1966年至2011年1月),Cochrane图书馆(2011年第1期)、Cochrane协作网肌骨创伤组试验数据库(2011年1月)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8年1月至2011年1月),手工检索中文骨科期刊的相关文献(创刊至2011年1月),收集急性跟腱断裂术后早期功能锻炼与制动的所有相关随机对照试验(RCTs)及半随机对照试验(CCTs),提取有效数据采用RevMan 4.2.8进行Meta分析,以比较急性跟腱断裂术后早期功能锻炼与制动的术后满意率、跟腱再次断裂发生率、感染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6周跟腱延长率、术后12周跟腱延长度的评价、小腿肌力、踝关节活动度的差异.结果 共纳入4个RCTs,3个CCTs.Meta分析显示,与术后制动相比,急性跟腱断裂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的满意率增加(RR=1.27,95% CI(1.01,1.61),P=0.04),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RR =0.43,95% CI (0.22,0.83),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种方法术后跟腱再次断裂发生率[RR=0.59,95% CI (0.20,1.80),P=0.92]、术后感染率[RR=0.70,95% CI (0.26,1.86),P=0.48]、术后6周[SMD=1.50,95% CI(-3.40,6.40)]和12周跟腱延长度[SMD=- 0.25,95% CI(- 5.64,5.14)l及踝关节活动度无显著差异. 结论 与术后制动相比,急性跟腱断裂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提高患者满意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且不会增加跟腱再次断裂和感染的风险,对术后6周和12周跟腱延长度、小腿肌力和踝关节活动度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4.
背景:Cobb角测量是影响特发性脊柱侧凸King、Lenke和PUMC分型一致性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献报道冠状面Cobb角测量一致性较好.但是,纳入研究的Cobb角范围较大,无法对比研究,亦无曲度大小对Cobb角测量一致性影响的报道.目的:分析特发性脊柱侧凸曲度对Cobb角测量一致性的影响.方法:4名骨科医师独立测量53例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的94个冠状面曲度,包括53个胸弯和41个胸腰弯/腰弯,2周后打乱排序重新测量.应用组间相关系数判定可靠性和可重复性.结果与结论:94个侧凸角度测量误差平均7.3°(2°~27°),一致性极佳,可信度及可重复性分别为0.972(95%可信区间0.962~0.980)和0.961~0.977.>45°~70°组41个侧凸,角度测量误差平均6.4°(2°~14°),一致性最佳,可信度0.960(95%可信区间0.935~0.977),可重复性0.914~0.930.20°~45°组31个侧凸,角度测量误差平均6.5.(2°~13°);>70°组31个侧凸,角度测量误差平均10.1°(3°~27°).两组均取得了好到极佳的可信度[0.933和0.926,95%可信区间(0.884~0.965和0.865~0.965)]和可重复性(0.854~0.912和0.864~0.950).提示不同大小冠状面Cobb角的一致性结果相近,且角度越大,测量误差对一致性的影响越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使用构建兔脊柱结核模型的相同方法用以构建新西兰兔布鲁杆菌病性脊柱炎动物模型,并对其可行性进行评价。方法 48只新西兰兔采用数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16只、对照组16只、空白组16只。实验组于第6腰椎(L6)上终板下方钻孔,填入明胶海绵,在其中浸注种植M5羊种布鲁杆菌弱毒苗混悬液0.1ml(3×10 8CFU/ml);对照组浸注0.9% NaCl溶液0.1ml;空白组不做任何处理。 结果 术后8周兔存活率实验组为75.0% (12/16)、对照组为87.5% (14/16),空白组为100.0% (16/16)。实验组术后4周CT扫描三维重建结果显示5只出现椎间隙变窄,MRI检查结果显示7只有椎旁软组织脓肿形成;对照组未出现椎旁软组织脓肿形成,椎间隙无变化。实验组术后8周行CT扫描三维重建复查,结果显示8只出现椎间隙变窄,MRI检查结果显示10只出现椎旁软组织脓肿形成及椎间盘信号改变;对照组未见椎旁软组织脓肿形成及椎间盘信号改变。实验组术后8周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兔椎旁软组织均有病变组织细胞增生及以淋巴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对照组与空白组未出现病变组织细胞增生及炎性细胞浸润。结论 在新西兰兔腰椎椎体的上终板下钻孔、明胶海绵填塞、浸注种植M5羊种布鲁杆菌弱毒苗、石蜡封闭孔道的方法,可成功构建兔布鲁杆菌病性脊柱炎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神经前置术与单纯减压术治疗肘管综合征的疗效进行系统评价.方法 采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66~2010.1)、EMBASE(1966~2010.1)、Coebrane图书馆(2010年第1期)、Cochrane协作网肌骨创伤组试验数据库(20010.1)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9~2010.1),手工检索<中华骨科杂志>(创刊~2010.1)和<中华创伤骨科杂志>(创刊-2010.1),收集所有相关随机对照试验及半随机对照试验,且采用RevMan 4.2.8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4个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显示,与神经前置术相比,单纯减压术能降低肘管综合征的术后并发症[RR0.55,95%CI(0.33,0.92),P=1.00].结论 对于肘管综合征,神经前置术和单纯减压术对术后肌电图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术后评分的影响无差异,但单纯减压术能降低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新型胸腰椎骨折损伤AO分型系统的可信度和可重复性,探讨影响分型一致性的主要原因。方法:选取5名医师,根据术前正侧位X线片、CT、MRI影像,用新型AO分型系统独立对收治的70例胸腰椎骨折损伤患者进行分型。对同一例患者,5名医师在一次分型中只要有1名医师分型不同即认定为不一致。6周后,打乱资料顺序再次分型。全部资料均不含与分型有关的任何标记,应用加权Cohen′s Kappa系数(unweighted Cohen Kappa coefficients)评价观察者间可信度和观察者内可重复性。结果:新型AO分型系统的可信度Kappa系数为0.602,可重复性平均Kappa系数为0.782。在3大骨折类型中,压缩型(A型)和分离移位型(C型)损伤的判定具有中、高度的可信度和极好的可重复性,可信度Kappa系数分别为0.604、0.662,可重复性平均Kappa系数分别为0.787、0.761;牵张型损伤(B型)判定的一致性相对较差,可信度Kappa系数为0.362,可重复性平均Kappa系数为0.657。损伤各亚型整体一致性,可信度Kappa系数为0.526,可重复性平均Kappa系数为0.701;其中B2型一致性最差,可信度Kappa系数为0.214,可重复性平均Kappa系数为0.633;其次为A4型,可信度Kappa系数为0.322,可重复性平均Kappa系数为0.685。结论:新型胸腰椎骨折损伤AO分型系统具有中、高度的一致性和极好的可重复性,但对A4和B2型骨折判定的可信度较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后路松解复位、固定融合术治疗难复性寰枢椎脱位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6年6月接受单纯后路松解复位、固定融合术治疗难复性寰枢椎脱位患者的病历资料,男13例、女18例,年龄为(39.1±13.5)岁(范围9~72岁)。临床评价指标为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应用单纯前路手术及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上颈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31例上颈椎结核患者,男12例,女19例;年龄3.5~70岁。31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颈肩部疼痛;19例颈部活动受限,上肢肌力和感觉减退,症状持续1~12个月。23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结核中毒症状。病变累及单椎体14例,相邻2个椎体16例,多节段1例。术前给予四联抗结核治疗2~4周,17例椎体骨质破坏较轻的患者行单纯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A组),14例椎体骨质破坏较重的患者行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联合后路内固定术(AP组)。术后继续抗结核药物治疗12~18个月。记录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及末次随访时的临床症状、美国脊柱损伤协会脊髓损伤分级(ASIA)、日本骨科学会(JOA)颈椎功能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颈肩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植骨融合情况、复位程度及并发症。结果:3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A组手术时间80~200min(128.8±40.8min),术中出血量50~120ml(73.5±23.2ml);AP组手术时间120~300min(212.9±56.2min),术中出血量200~450ml(295.7±74.3ml)。术中AP组1例C2神经损伤,其余均未发生脊髓、神经根、椎动脉等损伤。病理检查结果为结核病灶。3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8.1±8.2个月。A组术前、术后和末次随访时的JOA评分分别为9.9±1.6、14.1±1.2和15.1±0.9分,颈肩痛VAS评分分别为6.8±1.5、2.9±1.4和1.9±1.1分,NDI分别为31.8±4.3、14.2±2.7和10.2±2.1;AP组JOA评分分别为9.4±1.2分、14.0±1.2和15.3±1.1分,颈肩痛VAS评分分别为6.9±1.4、2.9±1.4和3.1±0.9分,NDI分别为33.3±3.8、15.6±2.8和10.4±2.0;两组术后和末次随访时与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与末次随访时比较亦有统计学差异(P0.05)。AP组1例患者术后术区出现窦道,经清创、调整抗结核药物治疗后治愈;其余患者未出现并发症,切口愈合良好。随访过程中内固定无断裂和移位,颈椎稳定性均得到重建,结核无复发。A组8例(C级3例,D级5例)术前有神经功能障碍的患者末次随访时均恢复至E级;AP组11例(B级1例,C级7例,D级3例)术前有神经功能障碍的患者中,1例由ASIA B级改善到C级,1例由C级恢复至D级,其余患者均恢复至E级。结论:在上颈椎结核的手术治疗时,根据患者病灶特点、椎体损害程度和累及范围、脊髓和神经受压损害程度选择单纯前路或前后路联合手术可以安全有效地实现神经减压,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和重建颈椎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估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颈椎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搜集2010年6月至2016年6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的58例颈椎感染患者,其中化脓性颈椎感染10例,结核性颈椎感染35例,布鲁杆菌颈椎感染7例,不明原因颈椎感染6例。男36例,女22例;年龄17~79岁,平均(62.7±12.4)岁。术后采用Eck植骨融合和标准评价植骨融合情况,临床疗效评价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颈椎)。 术后随访时间13~32个月,平均(24.9±6.4)个月。采用SPSS 23.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bar{x}$±s”表示,术前与末次随访时的数据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术后患者临床症状均明显缓解,颈部VAS评分术前平均为(5.3±0.8)分,术后1个月为(2.3±0.8)分,术后6个月为(0.9±0.5)分,末次随访为(0.6±0.5)分,术前与术后末次随访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75,P=0.00)。术前JOA评分平均为(11.0±0.9)分,术后1个月为(13.6±1.0)分,术后6个月为(15.6±1.0)分,末次随访为(15.9±0.8)分;术前与术后末次随访JO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10, P=0.00)。36例患者术后1年随访时植骨融合手术节段基本达到Ⅰ级融合。术后有5例患者出现声嘶,给予口服营养神经药物,随访观察1个月后痊愈。2例化脓性颈椎感染患者术后2周内出现切口感染,经再次清创后痊愈。随访期间本组患者均未产生内固定松动、断裂等现象。结论 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颈椎感染可彻底清除病灶、解除神经压迫,疗效确切,是一种良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