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皮后凸成形术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经皮后凸成形术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的经验和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经皮后凸成形术治疗的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31例46椎,男9例,女22例,年龄61~78岁,平均68岁,椎体骨折位于T7~L3,术前对31例患者均拍摄X线片、CT及MRI,手术采用局部浸润麻醉,经双侧入路球囊扩张注射PMMA骨水泥20例,单侧注射11例,手术前后进行VAS评分、椎体矢状面指数及前后凸Cobb's角测量,进行配对t检验统计分析.[结果]所有患者随访6~30个月,平均18个月,VAS评分由术前平均8.7分降为术后2.5分(P<0.001),终末随访为2.8分,椎体矢状面指数(SI)由术前平均54%恢复至术后88%(P<0.001),终末随访为83%,Cobb's角由术前平均23°恢复为4.8°(P<0.001),终末随访为5.5°,术后93%的患者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无感染及胸肋部刺激性疼痛,无循环及呼吸系统并发症,4例术中发生少量骨水泥渗漏至椎体旁,经术中及术后长期观察,未造成任何神经及血管并发症.[结论]经皮后凸成形术在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中有确切缓解疼痛及恢复椎体高度和形态的作用,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经关节镜自体骨-髌腱-骨移植重建膝前交叉韧带2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 1997年 4月以来 ,笔者采用自体中 1/ 3髌韧带骨 -髌韧带 -骨 (bone -patellartendon -bone ,BPB)移植物经关节镜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 2 1例 ,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临 床 资 料1.一般资料 :本组共 2 1例 ,男 10例 ,女 11例 ;年龄 16~ 35岁。左膝 8例 ,右膝 13例。运动损伤 16例 ,交通伤 5例。受伤至接受手术时间 2个月~ 5年。所有患者均存在明显关节不稳定症状 ,单纯前交叉韧带损伤 6例 ,合并外侧半月板损伤 5例 ,内侧半月板损伤 3例 ,双侧半月板损伤损伤 2例 ,内侧副韧带损伤 4例 ,后外侧复合…  相似文献   
3.
骨片钉内固定+植骨术治疗MasonⅢ型桡骨头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自1999年8月至2007年8月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MasonⅢ型桡骨小头骨折13例,为提高手术效果,作者采用骨片钉治疗MasonⅢ型桡骨头骨折(桡骨头骨折合并分离移位),取得较好的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最大限度地提高骨折愈合率、避免再骨折并发症,是开放性胫骨骨折治疗的关键。该研究采用前瞻、随机、对照及单盲的方法,评价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促进开放性胜骨干骨折愈合及减少再次干预措施的安全性与疗效。将450例开放性股骨干骨折随机分为三组:标准治疗(带锁髓内钉固定及常规软组织处理)的对照组(A组)、标准治疗 0.75mg/ml rhBMP-2植入(总剂量为6mg)组(B组)及标准治疗 1.5mg/ml rhBMP-2植入(总剂量为12mg)组(C组)。88%的患者应用静力性带锁髓内钉固定,钉直径为9mm。用可吸收牛Ⅰ型胶原海绵作为rhBMP-2的载体,在闭合切口前将rhBMP-2胶原海绵置于骨折端表面及粉碎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Cbfa1因子的研究逐渐深入。本文就Cbfa1因子调控成骨分化及其机制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加强教学管理对提高临床教学质量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临床教学是高等医学教育的特有阶段,是医学生从学校走向临床的关键时期。临床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医学人才的培养,关系到医学生将来的工作能力和发展潜力。而加强临床教学管理,开展临床教学研究与实践,深化教学环节改革,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1]。我院建于1916年,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一直承担青岛大学医学院临床教学工作,为市属规模最大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尤其是近年来我院承担了多所国家、省属重点高校的教学任务,使我们的教学管理更趋规范,教学质量有了进一步提高,形成了系统、科学规范的临床教学管理体系,有效地保障了临床四年级理论课教学质量和五年级临床实践教学。为培养高素质的临床医学人才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7.
本文调查了110具成人(男66具、女44具)尸体的上肢,对掌长肌的肌腹,供应该肌的血管口径及入肌的部位距肱骨内上髁的距离,肌腹肌腱移行处的各种形态,肌腱和掌长肌的各种变异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调查。结果如下: 一、肌腹肌腹的长是捐从肱骨内上髁到肌腹肌腱移行处或肌腹肌腱相互移行的中点处;肌腹宽和厚是以肌腹中部为测量点。对男性121侧上肢的调查结果,肌腹均长为122.16±1.72mm(S=18.87);均宽13.74±0.31mm(S=3.44);均厚6.88±0.14mm(S=1.51)对女性78侧上肢的调查结果,肌腹均长为116.77±1.85mm(S=16.34);均宽10.71±0.24mm(S=2.13);均厚5.62±0.15mm(S=1.36)。男女两性掌长肌肌腹,经t值计算证明,肌腹长,t=2.13 P<0.05;肌腹宽,t=7.73 P<0.01;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扩髓治疗骨折不愈合过程中血管生成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时间和空间特点以及相互联系.探讨扩髓并更换粗直径髓内钉治疗骨折不愈合的生物学机理,为临床运用扩髓治疗长骨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3个月龄雄性SD大鼠200只.对大鼠一侧股骨干骨折用不稳定固定方法制备肥大性骨折不愈合模型,随机选取40只作为模型鉴定,剩下160只随机分为试验组扩髓治疗和对照组不扩髓治疗,每组80只进行随机配对研究.术后第1、3、5、7、14、21、28、42天取材.用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标记血管,免疫组化方法检测骨折处VWF和VEGF的表达,来研究骨折处血管生成的时空特点以及与VEGF表达的关系. 结果 实验组的骨折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时空分布上,在早期(1~7 d),实验组血管生成主要在骨外膜和软骨痂中.对照组主要在骨内膜;中期(7~14 d)实验组血管随着肉芽组织长入骨折间隙,对照组近骨内膜处血管增加,但是骨折间隙没有血管;后期(14~42 d)实验组骨内膜处出现血管,骨折间隙血管大量增加,对照组血管仍然局限在肉芽组织和骨内膜处,骨折间隙没有血管.实验组血管总数始终高于对照组.VEGF出现的时间和空间顺序与血管生成顺序一致,实验组VEGF表达普遍高于对照组. 结论 在骨折不愈合的治疗中,扩髓可使骨外膜和骨痂血供代偿性增加以及刺激VEGF表达增加,血管总数要高于不扩髓组.VEGF表达时间和分布与血管的生成关系密切,提示治疗骨折不愈合中,VEGF可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决定着血管形成的时间、部位与数量.  相似文献   
9.
骨折愈合,必须具备良好血运及稳定固定两个基本条件。了解骨折愈合过程中新生血管的生理及病理机制,对促进骨折愈合及骨修复、防治骨折不连接具有重要意义。1 骨折血运病理生理长干骨由6组血管提供血运,即:近端骨骺动脉、近端干骺端动脉、骨干营养动脉、远端骨骺动脉、远端干骺端动脉及骨膜动脉。临近的血管互相分支吻合,防止单一血管丛阻塞而发生骨坏死。绝大多数Haversian管内含单根毛细血管,其与骨髓内的血管窦连接,保证了骨折愈合所需要的营养供给及成骨前体细胞、成软骨细胞及破骨细胞的补充[1 ] 。骨折时骨断端及附近的骨膜和血管受…  相似文献   
10.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后期脱位,好发于女性及年龄相对较轻者。髋关节活动范围逐渐增大、假体位置安装不良反假体松动、神经肌肉及髋关节周围软组织因素是引起后期脱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