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31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脏恶性肿瘤的特点,总结其诊断和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2年2月期间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脏外科收治的16例心脏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8例、女8例,年龄35~64(47.8±10.9)岁,病程15 d~48个月(11.8±10.9)个月。16例患者中有13例在体外循环下行肿瘤切除术,其中除有1例将肿瘤及其蒂附着的周围组织完全切除外,其余12例仅行肿瘤大部切除,同期行三尖瓣置换术1例。结果全部患者均手术顺利,除1例术后第6 d死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和多器官功能衰竭外,其余患者术后均恢复顺利出院。所有手术患者平均手术时间(181.2±59.5)min,平均体外循环时间(68.8±20.8)min,平均总住院时间(20.4±7.4)d。术后病理诊断结果:原发性心脏恶性肿瘤9例,转移性恶性肿瘤6例,良性肿瘤恶性生长1例。在术后随访中,3例患者术后时间尚短(≥3个月),现生存良好;9例陆续于术后1~14个月死亡;1例良性肿瘤恶性生长患者生存状态良好。结论心脏恶性肿瘤临床少见,恶性程度高,误诊率高,手术效果尚满意,但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2.
心脏粘液瘤是临床最常见的原发性心脏肿瘤,占心脏良性肿瘤的50%以上,绝大多数呈散在发病[1].自1971年Roberts[2]首先报道俩兄弟均患左心房粘液瘤,国外报道多为兄弟、母子及同卵双胞胎,遗传因素可能性大[s].我院先后收治2例父子粘液瘤患者,并均行手术治疗,现总结其治疗经验.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病例1,儿子,汉族,发病年龄16岁.2007年3月8日入院,2007年3月21日出院.患者入院前3个月出现胸闷、气促、心悸,休息后可缓解,既往无其它疾病史.入院查体:血压121/79 mm Hg,脉搏96次/分,呼吸频率16次/分,颈静脉无怒张,双肺呼吸音清,心律齐,双下肢无水肿.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提示:左心房、右心房和右心室内多发粘液瘤,二尖瓣极轻度反流,三尖瓣轻度反流.于2007年3月13日在全身麻醉、体外循环下行粘液瘤切除术,术中于左、右心房各见肿瘤1个,右心室肿瘤4个,所有肿物质软、脆,被膜完整.术后病理诊断为粘液瘤(图1).  相似文献   
3.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二氟尼柳胶囊中二氟尼柳的含量.方法 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C18色谱柱(5μm,4.6mm×150mm),以甲醇-0.4%醋酸溶液(71∶ 29)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柱温:30℃, 二极管阵列检测器于253nm波长处测定,以外标法峰面积定量.结果 样品与辅料质分离良好,线性范围4 1862~37.6758μg/ml(r=1. 0000),样品溶液在24h内稳定,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1%,RSD为0.58%(n=9).结论 本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4.
心脏黏液瘤是最常见的一种心脏肿瘤,虽然其的整体发病率很低而且大部分是良性的,但由于其可以引起心,肾衰竭及神经系统症状甚至猝死而受到大家的关注.心脏黏液瘤因为其在发病初期往往没有症状故早期诊断困难.因此黏液瘤发生发展中分子方面的研究对心脏黏液瘤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显得尤为重要.现就心脏黏液瘤分子机制方面的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需终身抗凝,与抗凝相关的并发症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完善的抗凝治疗方法越来越受到重视.我们通过查阅文献,将目前我国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抗凝方法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一种测定复方碘苯甲酸涂剂中苯甲酸和水杨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采用反相C18色谱柱,以甲醇-0.05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50∶50)(磷酸调节pH至4.0)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40nm。结果水杨酸线性范围0.8~45.2μg·mL^-1(r=0.9997),高、中、低浓度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3%,99.7%,99.9%;苯甲酸线性范围1.5~90.2μg·mL^-1(r=0.9993),高、中、低浓度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2%,99.7%,99.6%。结论该法分离度好,快速,简便,重现性好,可用于复方碘苯甲酸涂剂(Ⅰ)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24岁.体检发现心脏杂音十余年,活动耐力轻度下降.查体:脉搏80次/分;呼吸17次/分;血压110/70mmHg.口唇及甲床发绀,杵状指(趾).双肺呼吸音清,心前区未触及细震颤,心率80次/分,律齐,于胸骨左缘第2~4肋问均可闻及Ⅲ/Ⅵ级收缩期杂音,P2明显减弱.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山莨菪碱预处理对兔肺缺血再灌注后肺水肿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在体兔肺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10~12周龄健康家兔24只,雌雄不拘,体重2 200~2 600 g,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山莨菪碱组于左肺缺血再灌注处理前静脉给予山莨菪碱3 mg/kg预处理,对照组进行左肺缺血再灌注处理,假手术组只开胸并套带不行缺血再灌注处理。各组左肺缺血1 h,再灌注3 h后结扎并切取左肺下叶,部分行组织学观察,部分通过测量肺湿干重的方法计算肺含水量,余肺组织按试剂盒说明书检测组织髓过氧化酶(MPO)含量。最后经兔股静脉注射2%伊文思蓝(1.5 mL/kg),然后取左肺上叶,参照Udaka的方法比较3组肺血管通透性。结果缺血再灌注处理后,对照组肺含水量、MPO含量及伊文思蓝含量分别为(6.59±0.53)g/g干重、(1.16±0.14)U/g.prot和(172.8±15.5)μg/g湿重,明显高于假手术组的(4.34±0.37)g/g干重、(0.53±0.09)U/g.prot和(103.3±11.2)μg/g湿重(P均<0.05),组织损伤严重并可见严重的肺水肿,山莨菪碱组上述指标水平分别为(5.62±0....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平滑肌细胞移植对心肌梗死后早期心肌间质重构的影响。方法选用48只雌性Wistar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n=24)和平滑肌细胞移植组(n=24),经左冠状动脉远端结扎后建立心肌梗死动物模型,立即对梗死区边缘行室壁注射含有1×106个平滑肌细胞或不含细胞的磷酸盐缓冲液(PBS)0.5ml。在移植后1周,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杂交观察大鼠心肌内基质金属蛋白酶2、9(MMP-2、MMP-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3(TIMP-3)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和蛋白变化。结果植入的平滑肌细胞能够存活;平滑肌细胞移植组大鼠缺血区TIMP-3mRNA(1.06±0.22vs.0.81±0.19,t=-2.358,P=0.033)及其蛋白含量(3.33±0.53vs.1.63±0.47,t=-6.802,P0.001)明显高于对照组;平滑肌细胞移植组大鼠缺血区MMP-2、MMP-9mRNA(0.49±0.12vs.1.16±0.18,t=8.453,P0.001;0.45±0.12vs.0.80±0.11,t=5.884,P0.001)及其蛋白含量(3.98±1.08vs.6.05±0.91,t=4.139,P=0.001;0.39±0.14vs.0.57±0.17,t=2.409,P=0.031)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移植的平滑肌细胞可在心肌梗死区及其周围存活,并且增加梗死后心肌中TIMP-3mRNA和蛋白的含量,降低MMP-2、MMP-9mRNA和蛋白含量,抑制心肌不良重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寻黏液瘤的组织来源及诊断标记物.方法 回顾本院心外科自2008年至2010年心脏黏液瘤患者39例,通过病理组织切片HE染色并应用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分析组织来源及肿瘤细胞标记物.结果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vimentin在肿瘤细胞胞质内表达均呈阳性(39/39);CD31在肿瘤细胞表达均呈阴性(39/39);EMA肿瘤细胞表达呈阴性(39/39);calretinin (CR)在肿瘤细胞表达仅1例呈阳性其余均为阴性(38/39).结论 心脏黏液瘤可能起源于原始多潜能间叶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