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18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58篇
预防医学   24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26篇
肿瘤学   16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接受诊断和治疗的140例分娩子痫前期患者作为实验组,同时选取140例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两组孕妇在年龄、孕周方面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回顾性分析实验组患者的所有疾病和治疗信息,和对照组健康孕妇进行比较。我们对高血压、高磷血症、尿蛋白、残余尿量、高血脂症、eGFR、血红蛋白浓度、血清白蛋白浓度等8个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我们对8个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后发现高血压、高磷血症、尿蛋白、高血脂症、eGFR为5个影响早发型子痫前期预后的独立因素。这些独立危险因素可以成为预测早发型子痫的指标,因而具有较为重要的临床医学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病毒(HBV)慢性感染者中健康携带者进展为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方法以2014年1—8月期间在河南大学淮河医院门诊确诊的623例HBV慢性感染健康携带者为前瞻性观察队列,在2016年6—12月间对所有观察对象进行随访体检,判断临床转归。根据健康携带者是否进展为CHB,将观察对象分为未进展组和进展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采用Cox回归分析HBV携带者进展为CHB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基线HBeAg阳性率和HBV-DNA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而言,进展组的男性、HBeAg阳性率与≥200 000 IU/ml的比例分别为47.0%、10.6%和10.2%,高于非进展组的32.3%、6.2%和1.8%。Cox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女性是HBV携带者进展为CHB的独立保护因素,而HBV-DNA载量升高是独立危险因素(P0.05)。HBeAg仍然阳性的HBV-DNA载量均显著高于同期的HBeAg阴转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展组的211例基线HBeAg阴性者中有4例发生HBeAg阳转,207例HBeAg持续阴性。HBeAg阳转者随访时的HBV-DNA载量显著高于HBeAg持续阴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两年的随访时间里约有1/3的HBV携带者进展为CHB,性别和HBV-DNA载量是进展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建议定期对HBV携带者检查HBV-DNA载量、血清学标志物和B超,尤其是男性携带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加压滑动鹅头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加压滑动鹅头钉内固定,随访6个月-5年,与其它几种治疗方法比较。结果临床效果良好,无骨折移位、钉板断裂及松动。结论应用加压滑动鹅头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效果可靠,固定牢固,可早期下地活动,患肢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MasonⅢ型桡骨头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MasonⅢ型桡骨头骨折患者134例随机分为2组,67例采用克氏针治疗为对照组,67例采用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为观察组,采用Broberg和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分评定患者的肘关节功能,比较2组肘关节活动范围、临床疗效、不良事件情况,分析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MasonⅢ型桡骨头骨折的预后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肘关节活动范围均明显大于对照组,Broberg和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分、临床优良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年龄≥65岁、合并伤、营养不良、糖化血红蛋白异常、基础疾病≥3种、未开展CPM锻炼的MasonⅢ型桡骨头骨折患者的预后较差。结论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MasonⅢ型桡骨头骨折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肘关节功能,显著提高肘关节活动范围,不良事件少且安全性高。年龄、合并伤、营养不良、糖化血红蛋白、基础疾病、CPM锻炼均是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MasonⅢ型桡骨头骨折的预后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新辅助治疗乳腺癌病人的心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辅助治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是术前化疗(preoperative chemotherapy)然后再手术治疗,是乳腺癌治疗方法之一。心理干预治疗是一项较新的心理治疗方法,将两者结合是护理管理的新尝试。由于接受新辅助治疗病人的心理变化复杂,有大量时间能平衡心理状态。心理干预有利于提高乳腺癌病人的NK细胞活性(NKCA)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因此我们应用简便、可行和实用的心理行为干预方法,解决病人的实际问题,提高病人的治疗质量。同时推动肿瘤临床整体化护理管理的进展。  相似文献   
6.
从事喷洒农药尧除草剂等工作的已婚男子袁至少在70天时间内袁应避免妻子怀孕遥重金属铅、锅、氨甲嘌呤、棉酚二澳、氯丙烷等工业化学品,可以影响精子的生成过程,因此,在妻子怀孕前,丈夫应尽可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检测外周神经侵犯(PNI)在人胃癌中的发生情况,探讨其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相关性以及对胃癌预后的影响。方法 检测669例胃癌组织石蜡切片中神经侵犯的发生情况及EGFR的表达情况,分析神经侵犯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其在胃癌患者预后中的价值。结果 PNI的发生与浸润深度、癌栓、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及EGFR表达均相关。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PNI阳性组的5年生存率为26.4%,低于阴性组的43.3%(P<0.05)。结论 胃癌患者发生PNI与预后有关,并提示预后不良,EGFR可能是参与胃癌发生PNI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青年与老年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669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年龄分为≤30岁组、31~70岁组和>70岁组。对3组患者的病理特征及淋巴结转移等方面进行比较,Kaplan-Meier法计算患者的生存率,Log-rank检验分析年龄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不同年龄胃癌组之间在组织分化程度、组织类型、浸润深度以及淋巴结转移均存在差异,≤30岁组具有分化程度差、恶性程度高、侵袭力强、进展快的特点,其总生存率及预后最差,其次为>70岁组,31~70岁组预后相对较好。结论 年龄与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关系密切,不同年龄人群具有不同的发病特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病理高危因素与I期直肠癌预后的关系,从而为临床提供有益的指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结直肠肿瘤外科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且术后病理回报为I期的直肠癌患者178例,分为有高危因素组和无高危因素组,有高危因素的患者119例,男性60例,女性59例;无高危因素的患者59例,男性33例,女性26例。中位随访时间为33个月,并详细记录患者的无病生存期。 结果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大体类型、分化类型、淋巴结检出数目、浸润深度、肿瘤部位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80,t=2.023,χ2=2.244,χ2=5.614,t=2.387,χ2=1.590,χ2=3.099,P均>0.05),2组术后随访时间相同,无高危因素组患者预后良好无复发及远处转移,而有高危因素组中出现了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的病例。有和无高危因素的I期直肠癌患者的无病生存期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HR=0.86,95%CI 0.56~0.97)。淋巴管浸润、脉管瘤栓、神经侵犯及低分化是影响患者无病生存期的主要因素。 结论对于含有病理高危因素的I期直肠癌患者应进行密切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进行城市人群非特异性下腰痛(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NLBP)的影响因素分析,为其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对社区居民采用问卷调查NLBP的发生情况。将调查对象分为NLBP组与正常组,调查两组人员性别、年龄、职业、劳动强度等基本情况,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城市人群NLBP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355例中,NLBP者80例,发生率22.53%。单因素分析显示:NLBP组与正常组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工作涉及全身振动、每周锻炼次数、年龄、工作状态、日均工作时间、劳动强度、饮酒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28 kg/m~2、每周锻炼1次、工作涉及全身振动、工作固定姿势、年龄60岁是城市人群发生NLBP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城市人群NLBP发病率较高,BMI≥28kg/m~2、每周锻炼1次、工作涉及全身振动、工作固定姿势、年龄60岁均会增加NLBP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