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篇
  2021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背景:全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疼痛处理一直为临床所关注,部分国内医院已经开展多模式镇痛治疗和其他综合围手术期镇痛措施,并报道取得了较好临床效果,但仍缺乏系统化的围手术期疼痛控制方案。 目的:通过比较多模式与非多模式两种镇痛方案在围手术期疼痛控制方面的短期临床效果,探索较为有效、规范的围手术期镇痛方案。 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接受单侧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患者40例。并按照镇痛方案的不同分为多模式镇痛组20例及非多模式镇痛组20例。非多模式镇痛组采取常规的持续硬膜外镇痛,并在置换后给予非类固醇类消炎镇痛药物。多模式镇痛组则进行超前镇痛,置换后留置股神经阻滞管进行初期持续、后期负荷剂量镇痛。 结果与结论:多模式镇痛组患者置换后6,12,24 h的疼痛目测类比评分均值小于非多模式镇痛组,然而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置换后第2天多模式镇痛组活动痛要明显小于非多模式镇痛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1)。置换后第3-7天多模式镇痛组患者静息痛及活动痛均小于非多模式镇痛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1)。置换后第2-7天多模式镇痛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均值大于非多模式镇痛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结果可见采用多模式疼痛控制方案能够在置换后短期内减少疼痛,加快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温洪  柳娟  岳云 《北京医学》2013,35(8):649-652
目的 采用心电图辅助中心静脉导管定位技术,探讨胸段脊柱侧后凸患者与同龄无脊柱侧后凸的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置人深度是否存在差异,以确定其最佳置管深度.方法 观察组为37例择期胸段脊柱侧后凸矫形手术患者,ASA Ⅰ~Ⅲ级,年龄16~40岁;对照组为40例无脊柱畸形的择期手术患者,ASA Ⅰ ~Ⅱ级,年龄16~40岁.两组患者均于麻醉诱导后行右侧颈内静脉穿刺(中路),在心电图出现P波改变时停止送入导管,再后退1 cm作为导管最终留置深度.记录心电图出现P波改变时的导管深度及导管最终留置深度;手术结束后24h内拍床旁胸片,确认导管位置.结果 观察组实际完成33例,2例中心静脉导管未放置成功,2例未做术后床边胸片.观察组患者身高、体重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137.9±24.5)vs.(168.2±9.4)cm,(52.3±14.1) vs.(68.4±11.7)kg,P<0.01];观察组心电图出现P波改变时的导管深度和最终留置深度均小于对照组[(12.2±3.7) vs.(14.3±3.1)cm,(11.4±2.9) vs.(13.3±2.6)cm,P< 0.05],两组患者平卧位时测得的中心静脉压(CV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床边胸片显示,观察组患者中心静脉导管尖端与心影的相对位置较好者29例(87.9%),基本位于上腔静脉入口水平,另4例(12.1%)则略偏浅,导管尖端与胸椎的相对位置则变化较大;对照组患者中心静脉导管尖端与心影和胸椎的相对位置均较好,导管尖端基本位于上腔静脉入口水平及第4胸椎上下缘范围内.结论 胸段脊柱侧后凸手术患者中心静脉置管深度明显短于同龄无脊柱侧后凸的手术患者.心电图辅助中心静脉导管定位技术,有助于精确定位导管尖端的位置.  相似文献   
3.
硬膜外镇痛、椎旁间隙阻滞和肋间神经阻滞是传统的胸部手术局部镇痛方法。近年来,超声引导下胸壁筋膜间隙阻滞越来越受到关注。目前常用的胸部肌肉筋膜间隙阻滞有竖脊肌平面(erector spinae plane,ESP)阻滞、胸肌平面(pectoral nerves,PECS)阻滞、前锯肌平面(serratus anterior plane,SAP)阻滞和胸骨旁肋间平面(parasternal intercostal plane,PIP)阻滞等[1]。由于这些阻滞安全性好、并发症少、容易学习、易于操作,因此更容易得到推广。本文就胸部肌肉筋膜间隙阻滞的基础、尸体和临床研究结果以及超声穿刺技术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持续泵注与间断静脉给予罗库溴铵的药效学比较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比较罗库溴铵持续泵注与间断给药的药效学特点,探讨其最佳的给药方式.方法50例ASAⅠ~Ⅱ级,无神经肌肉疾患,全麻下行择期手术的病人,随机分成罗库溴铵间断给药组(Ⅰ组)和持续泵注组(Ⅱ组),采用TOF刺激方式,监测拇内收肌的收缩反应.记录神经肌肉阻滞的最大阻滞时间及起效时间、恢复过程,并记录罗库溴铵的用药量.应用静脉麻醉药诱导及维持.全部病例均未予拮抗,使其在安静状态下自然恢复.当TOF恢复至T4/T1≥70%时,结束肌松监测,呼吸恢复满意后拔管.结果Ⅰ组维持肌松追加用药的间隔时间平均(29.24±6.26)min,各次追加的间隔时间之间无明显差异;Ⅱ组的平均泵注速率为(6.31±1.93)μg@kg-1@min-1,与Ⅰ组单位时间平均用量(5.43±1.46)μg·kg-1·  相似文献   
5.
目的:运用脑电变频指敷(BIS)和心率变异性(HRV)比较病人自控镇静(patient-controlled scdation,PCS)与医生控制镇静(doctor-controlled sedation,DCS)在甲状腺手术病人的效果。方法:选择40例ASA Ⅰ~Ⅱ级局麻甲状腺择期手术病人,随机分成两组:PCS组(20例):PCA镇静药方为芬太尼2mg 氟哌啶10mg,稀释为100ml混合液,持续输注量0.2ml/h,每次注药量0.5ml,间隔时间3min,病人自己掌握操纵柄,按照需要自己按钮给药。DCS组(20例):镇静药选用氟芬合剂(氟哌啶5mg 芬太尼0.1mg),每间隔30min静注半量合剂。两组均于切皮前5min静注芬太尼0.75μg/kg和氟哌啶40μg/kg。术中常规监测血压、心率、心电图、脉搏血氧饱和度、呼吸、BIS和HRV。结果:两组间比较,BIS、HRV和HR在各时点均无统计学差异。BIS于PCS组在给药后20min出现显著性降低,较DCS组提前10min,HRV两组均在给药后30min开始明显下降。两组病人均未出现镇静过度和呼吸抑制。术后满意度无差别。结论:用BIS和HRV评价PCS用于甲状腺手术病人的效果并未显示出较DCS有多大差别。  相似文献   
6.
环磷酸腺苷对冠状动脉搭桥术病人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磷酸腺苷(cAMP)是第一个被发现的第二信使,通过激活依赖cAMP的蛋白激酶,激活或抑制细胞某些酶,发挥生理功能。它能增强心肌收缩力,扩张外周血管,增加心排血量;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供血供氧,保护心肌细胞。然而外源性cAMP注射到体内,特别是在手术中应用,能否很快发挥其生理效应并不十分清楚。本研究拟观察cAMP对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病人血液动力学的影响,以探讨其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背景:全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疼痛处理一直为临床所关注,部分国内医院已经开展多模式镇痛治疗和其他综合围手术期镇痛措施,并报道取得了较好临床效果,但仍缺乏系统化的围手术期疼痛控制方案。目的:通过比较多模式与非多模式两种镇痛方案在围手术期疼痛控制方面的短期临床效果,探索较为有效、规范的围手术期镇痛方案。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接受单侧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患者40例。并按照镇痛方案的不同分为多模式镇痛组20例及非多模式镇痛组20例。非多模式镇痛组采取常规的持续硬膜外镇痛,并在置换后给予非类固醇类消炎镇痛药物。多模式镇痛组则进行超前镇痛,置换后留置股神经阻滞管进行初期持续、后期负荷剂量镇痛。结果与结论:多模式镇痛组患者置换后6,12,24h的疼痛目测类比评分均值小于非多模式镇痛组,然而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置换后第2天多模式镇痛组活动痛要明显小于非多模式镇痛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置换后第3-7天多模式镇痛组患者静息痛及活动痛均小于非多模式镇痛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置换后第2-7天多模式镇痛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均值大于非多模式镇痛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可见采用多模式疼痛控制方案能够在置换后短期内减少疼痛,加快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