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0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9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2.
目的总结并分析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OLIF)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8年6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采用OLIF治疗的105例腰椎椎间盘退行性疾病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48例,女57例;年龄29~87岁,平均64岁。统计并分析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其原因。结果105例患者共210个节段融合,手术均顺利完成,随访>6个月。术中出血量为100~300 mL,平均90.2 mL。手术节段L1~533例,L5~S18例,L1~5联合L5~S1同时手术64例。术后6个月所有患者行CT检查,其中99例植骨融合,椎间融合率为94.3%(99/105)。共17例发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6.2%(17/105)。融合器沉降5例(4.8%)、肠梗阻3例(2.9%)、血管损伤2例(1.9%)、逆行性射精1例(1.0%)、假关节形成6例(5.7%)。5例融合器沉降均为轻度,未予特殊处理继续随访;3例肠梗阻经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2例血管损伤均在术中修复;1例逆行性射精请泌尿外科会诊进行康复治疗后逐渐缓解;6例假关节形成患者均无临床症状,未予特殊处理并继续随访。结论与其他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式相比,OLIF具有临床疗效良好及手术相关并发症少的优势,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较为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梁辰 《中国医药指南》2013,(14):676-677
目的观察采用针刺配合灸法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70例的临床疗效,并加以分析。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行针刺治疗,治疗组行针刺联合灸法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疗效更为显著。治疗3个月,40例中痊愈20例,显效10例,有效6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90%。结论采用针刺联合灸法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子宫脱垂是指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至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脱出阴道口,称子宫脱垂,祖国医学称“阴挺”。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3年1月1日至2012年2月3日之间收治的子宫脱垂患者5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年龄在40岁~70岁之间,病程在1~20年。对照组20例,年龄在38~67之间。两组病例在年龄,发病时间上病情轻重程度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以上病例均经过B超确诊。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大鼠肢体缺血后处理后脑内LINGO-1表达的变化,研究肢体缺血后处理改善慢性脑缺血后神经损伤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50%三氯化铁处理双侧颈总动脉的方法建立慢性脑缺血模型,随机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肢体缺血后处理组。大鼠肢体缺血后处理3周后采用三等分Y型电迷宫方法观察各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RT-qPCR检测LINGO-1的mRNA,Western blot法测定LINGO-1的蛋白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肢体缺血后处理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显著增加(P0.05)。假手术组大鼠LINGO-1的mRNA及蛋白水平有少量阳性表达。肢体缺血后处理组大鼠LINGO-1的mRNA及蛋白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慢性脑缺血大鼠脑内LINGO-1水平明显上调,肢体缺血后处理可明显降低LINGO-1的表达水平,并提高学习记忆能力,这可能是肢体缺血后处理改善慢性脑缺血神经功能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初步探讨高血压患者运动试验中的风险因素。方法:选取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体育医院门诊高血压患者98例,进行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将患者按照既往运动习惯分为运动组(n=52)和运动不足组(每周运动少于3次,每次少于30 min,n=46);将患者按照运动试验终止时出现的风险因素分组:(1)收缩压显著增高组(运动中最大收缩压≥220 mmHg,n=28)及其对照组(运动中最大收缩压<220 mmHg,n=70);(2)舒张压显著增高组(运动中最大舒张压≥110mmHg,n=30)及其对照组(运动中最大舒张压<110 mmHg,n=68);(3)ST段降低组(运动中ST段降低≥1 mm,n=20)及其对照组(运动中ST段降低不足1 mm或未见降低,n=78)。分别比较上述三组及其对照组安静时、运动中以及恢复期心率、血压的变化情况。结果:(1)运动组高血压患者安静时和运动时最高舒张压显著低于运动不足组(P=0.019,P=0.029)。(2)运动试验中,收缩压显著增高组和舒张压显著增高组安静时舒张压分别显著高于各自对照组(P=0.00,P=0.00),且收缩压和舒张压显著增高组安静时舒张压均值均高于临床诊断标准(90 mmHg)。(3)运动试验中ST段降低组运动后2分钟收缩压恢复率(rSBP)显著高于其对照组(P=0.006)。结论:(1)参与规律体育锻炼的高血压患者运动前及运动中的舒张压较低。(2)运动前舒张压控制不佳的高血压患者运动中易发生风险。(3)运动后收缩压恢复率可作为提示高血压患者运动风险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下肢肌间静脉增宽与膝关节镜术后下肢肌间静脉血栓形成的关系,从而肯定超声诊断下肢肌间静脉增宽在关节镜术中的积极作用。方法:选取体育医院2015年6月-2017年8月超声科接诊的388例创伤科入院行膝关节镜手术的患者,术前下肢肌间静脉内径大于5mm者为静脉增宽组共72人,术前下肢肌间静脉内径小于5mm为对照组共316人,观察术后有无血栓及凝血指标异常(血小板计数(PL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及D-二聚体(DD))。结果:术后1周内静脉增宽组肌间静脉血栓发生率20.8%(15/72),均位于小腿,对照组无血栓形成,两组对象的血栓形成率存在明显差异(P<0.05);随着静脉增宽程度增加,术后下肢肌间静脉血栓形成的概率明显增加(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血栓组患者DD及FIB水平明显升高,PLT水平明显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血栓组比较,术后血栓组的FIB含量明显增高,而APTT水平明显减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肌间静脉增宽与术后肌间静脉血栓形成有一定关系,随着肌间静脉宽度的增加,血栓形成率增加。住院患者的血凝指标也可以反映血栓形成情况,可以为进一步的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张海峰  朱静芬  冯易  梁辰  杨辉  施榕 《中国全科医学》2015,18(34):4251-4256
目的 了解上海市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控制现状。方法 于2014年11-12月,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取上海市浦东新区花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经纳入管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273例。采用《社区糖尿病患者基础调查表》《食物频率问卷(FFQ)》对患者进行调查,同时测量患者的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及血清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采用营养计算器V2.6标准版,统计患者每日膳食营养素摄入情况。结果 (1)273例患者的每日平均膳食能量摄入为(1 754.3±443.0) kcal/kg,平均(30.7±7.9) kcal/kg(标准体质量)。膳食纤维摄入量为(8.4±3.3) g、蛋白质摄入量为(58.8±20.0)g、脂肪摄入量为(59.1±20.0) g、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为(241.2±73.6) g。(2)不同性别患者能量/标准体质量、蛋白质占比、脂肪占比及VitB1、烟酸、VitC、磷、钾、锌、硒摄入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蛋白质/标准体质量、碳水化合物占比及膳食纤维、胆固醇、VitA、VitB2、VitB6、叶酸、VitD、VitE、钙、铁摄入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不同WHR男性患者能量/标准体质量、蛋白质/标准体质量、蛋白质占比、脂肪占比、碳水化合物占比及膳食纤维、胆固醇、VitA、VitB1、VitB2、VitB6、叶酸、烟酸、VitC、VitD、VitE、钙、磷、钾、锌、铁、硒摄入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WHR女性患者能量/标准体质量、脂肪占比、碳水化合物占比及膳食纤维、VitA、VitB6、叶酸、VitC、VitD、VitE、钙摄入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蛋白质/标准体质量、蛋白质占比及胆固醇、VitB1、VitB2、烟酸、磷、钾、铁、锌、硒摄入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不同HbA1c水平患者能量/标准体质量、蛋白质/标准体质量、蛋白质占比及膳食纤维、胆固醇、VitA、VitB1、VitB2、VitB6、叶酸、烟酸、VitC、VitD、VitE、钙、磷、钾、铁、锌、硒摄入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脂肪占比、碳水化合物占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上海市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控制有待加强,能量摄入多于推荐量,膳食纤维摄入不足。不同情况患者的膳食营养素摄入情况存在差异,应加强社区干预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9.
背景:先天性及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椎旁肌肌电图改变已被广泛研究,而对腰椎间盘突出继发腰椎侧凸患者椎旁肌肌力肌电图的研究较少。目的:通过应用表面肌电图技术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继发腰椎侧凸患者两侧椎旁肌的肌电活动,评估两侧肌力,揭示腰椎侧凸的特殊临床特点并探讨其产生的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继发腰椎侧凸的成人患者26例,均行腰椎侧路椎间孔镜下间盘摘除。治疗前后摄站立位全脊柱正侧位片,测量腰椎侧凸Cobb角及躯干偏移距离,行表面肌电图检查,测量两侧椎旁肌大力收缩募集电位值,评估腰椎间盘突出水平两侧椎旁肌肌力。结果与结论:治疗后所有患者腰椎侧凸明显减少,脊柱冠状面平衡恢复。患者治疗前腰椎侧凸Cobb角为(11.81±3.50)°,治疗后为(2.65±3.10)°,腰椎侧凸明显减少,平均差值为(9.15±2.84)°,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前躯干偏移距离为(5.92±3.20)cm,治疗后为(0.32±0.26)cm,平均差值为(5.59±3.08)cm,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疼痛明显缓解(P〈0.05)。治疗前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平均为78%,治疗后平均为4%。突出节段水平治疗前凹侧屈曲时凹侧大力收缩募集电位为(0.21±0.12)m V,治疗后为(0.88±0.26)m V,平均差值为(0.59±0.27)m V;治疗前凸侧屈曲时凸侧大力收缩募集电位为(0.29±0.12)m V,治疗后为(0.88±0.25)m V,平均差值为(0.67±0.27)m V,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两侧大力收缩募集电位平均差值为(0.003±0.020)m V,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随访至少1年,所有患者均无并发症发生,无腰椎间盘突出复发。以上结果说明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腰椎侧凸为代偿性侧凸,早期行腰椎侧路椎间孔镜下间盘摘除可以纠正腰椎侧凸。椎旁肌肌?  相似文献   
10.
目的:回顾性研究177例Ⅱ期乳腺癌患者术后辅助治疗是否规范对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在我院行术后辅助治疗且符合条件的177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以及病理资料,探讨患者术后辅助治疗、年龄、绝经状况、淋巴结清扫、TNM分期、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初发到治疗的时间、术式、病理类型、手术地点等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本组病例中位随访时间为62个月,随访率为82.49%,其中仅53例患者(29.94%)接受了规范辅助治疗。术后辅助治疗规范组与非规范组的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8.11%和93.58%,10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0.66%和61.57%,两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此外,与Ⅱ期乳腺癌患者预后有关的独立因素还包括绝经状况、HER-2状态(P<0.05),而年龄、淋巴结清扫个数、TNM分期、初发到治疗时间、病理类型不能成为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术后规范辅助治疗、绝经状况及HER-2与Ⅱ期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