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关节镜检结合滑膜病理检查对单膝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 atoid arthritis,RA)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本院于1998年9月~2006年5月期间,关节镜检结合病理检查诊断为RA的单膝关节滑膜炎41例,男,19例,女22例,年龄40.5岁。跟踪随访3~11年,平均6.9年,以ARA修订的RA诊断标准作为RA最终诊断依据,统计随访中发展为多关节RA的病例数。结果:41例患者中,13例发展为多关节RA,占总病例数的31.70%(13/41)。回顾分析13例确诊病例,血RF(+)9例,关节滑液RF(+)12例,关节镜下滑膜呈结节样增生13例,血管翳形成6例,滑膜中夹杂坏死纤维素6例。结论:关节镜检查结合滑膜组织学检查对单关节RA早期诊断具有一定价值,还需结合其验室检查,以提高单关节RA早期确诊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寻找腰椎滑脱经椎弓根钉系统术后并发疼痛的原因。方法:对8例腰椎滑脱术后并疼痛的原因。方法:对8例腰椎滑脱术后并疼痛情况随访,并就其原因分析总结。结果:因稳定性差致腰痛2例;因为固定应用不当致腰腿痛3例;因神经根适应性牵拉致疼痛3例。结论:减压不彻底,神经根松解不够下复位或过矫,内固定应用不当或未应用,植骨融和不良,最终不能达到脊柱稳定,均是术后并疼痛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青少年L_5S_1发育不良性滑脱与峡部裂性滑脱的脊柱骨盆矢状面形态特点。方法:对2002年5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24例影像资料完整的青少年L_5S_1滑脱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8例,女16例,年龄10~18(13.4±2.0)岁;其中发育不良性滑脱(发育不良组)9例,峡部裂性滑脱(峡部裂组)15例。在站立位脊柱侧位片上测量滑脱相关指标(滑移距离、滑脱率、滑脱角)和脊柱骨盆矢状面形态指标(矢状面偏移、胸椎后凸角、腰椎前凸角、L_5入射角、骨盆入射角、骨盆倾斜角、骶骨倾斜角、骨盆矢状面厚度、腰骶角、骶骨平台角)。对两组影像学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滑脱距离、滑脱率和滑脱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发育性滑脱组矢状面偏移、L_5入射角、骨盆倾斜角和骨盆矢状面厚度均明显高于峡部裂性滑脱组(P0.05)。发育性滑脱组的骶骨倾斜角、腰骶角和骶骨平台角则显著低于峡部裂性滑脱组(P0.05)。两组间胸椎后凸角和腰椎前凸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峡部裂性滑脱明显不同,发育不良性滑脱表现为躯干前倾明显,骨盆后倾。对于发育不良性滑脱,需要严密观察,出现矢状面失平衡时则应早期手术干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下腰椎爆裂性骨折损伤特点和手术方法的选择。[方法]本组23例下腰椎爆裂性骨折,按损伤部位分为3型:Ⅰ型单椎体骨折,采用短节段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Ⅱ型多椎体骨折,采用长节段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Ⅲ型合并骶椎的骨折,采用腰骶髂的联合内固定。术前术后X线片测量伤椎椎体高度、腰椎前凸角,CT片测量椎管占位率,分别以ASIA标准评定神经功能,以Charles标准评定临床效果。[结果]随访1~5年,伤椎椎体高度从34%(20%~50%)恢复至88%(70%-95%),腰椎前凸角由术前的35°±7°到38°±10°,椎管内占位面积由55%(35%~90%)减少到6%(0—10%),ASIA分级提高1~3级,按Charles标准临床疗效优良率85%。[结论]对不稳定的下腰椎爆裂骨折应早期手术治疗,并据骨折的不同部位可分别采用长、短各异的椎弓根螺钉系统及腰骶髂联合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踝关节骨折诊疗失误进行分析总结,以进一步提高疗效。方法对122例踝关节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按损伤暴力分类:直接暴力组58例,间接暴力组64例。结果有10例出现诊疗失误,其中漏诊4例,距骨外脱位2例,前脱位1例,腓肠神经损伤2例,下胫腓联合固定螺钉折断1例。对于有距骨外脱位的2例患者,行二次手术治疗。前脱位1例未行二次手术,出院后失访。结论踝关节骨折的治疗要求较高,应认真查体及阅片,术中仔细操作,方能减少失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关节镜对单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诊断价值及治疗效果。方法:对1998年9月-2006年5月13例单膝关节滑膜炎患者行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并切取滑膜组织行组织学检查。对滑膜形态进行记录比较,手术前后评定膝关节功能。随访3-11年,平均随访6.9年,记录发展为多关节RA的时间,并分析手术疗效。结果:13例全部发展为多关节RA,由单膝症状到典型症状出现4-30个月,平均13.8个月。术后3周优7例、良5例、可1例;术后6.9年,优2例、良5例、可4例,差1例。血RF(+)9例,关节滑液RF(+)12例,关节镜下滑膜呈结节样增生13例,杵状绒毛6例,血管翳形成6例,滑膜中夹杂坏死纤维素6例。结论:关节镜检结合滑膜病检对单关节RA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确诊仍需要结合临床、试验室及放射学等更多的诊断依据。关节镜下滑膜大部切除治疗单关节RA,近期疗效满意,远期疗效尚不肯定。早期确诊是单关节RA手术方式选择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股骨近端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进行探讨。方法:25例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患者,采用股骨近端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22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12个月~16个月,4例髋内翻畸形愈合,5例出现退钉但未影响骨折愈合。术后髋关节功能:优15例,良4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占86%。结论:股骨近端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是一种较好的方法,但股骨近端解剖型钢板在设计上仍存在不足,将影响他的疗效。笔者将股骨近端解剖钢板进行改进,请各位专家给予指证。  相似文献   
8.
回顾分析4年间收治的20例肩胛骨骨折的病例资料.采用AO钛重建钢板固定,平均随访14.5个月,术后盂极角(GPA)均>20°,优良率达80%.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AO内固定技术在临床的应用。方法 :72例 80个骨折部位 ,据不同部位骨折情况分别应用交锁髓内钉、Lc—DCP、各种类型支持钢板、DHS和DCS按AO原则行内固定。结果 :全部病例获 3~ 12个月的随访 ,平均 8个月 ,骨折全部愈合 ,无并发症。结论 :AO内固定技术是目前临床首选的成熟内固定方法 ,下肢骨干骨折交锁髓内钉临床显示了明确的优越性 ,Lc—DCP为内固定的首选钢板 ,支持钢板、DHS、DCS是近关节并波及关节内骨折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0.
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OA和RA的近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报告52例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的疗效。方法对52例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的患者进行随访,并用HSS评分系统进行分析。随访2~20个月,平均13个月。结果手术优良率94.2%,所有患者在疼痛、功能方面有明显改善。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对严重的骨关节病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效果满意,为取得更好疗效有必要加强术前教育及术后的康复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