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69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内源性热休克蛋白90(HSP90)在缺氧心肌细胞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相关信号通路中的作用。方法建立新生Wistar大鼠心肌细胞缺氧模型,将细胞分为正常组、缺氧组、加入HSP90特异性阻断剂格尔德霉素后再缺氧组(格尔德霉素+缺氧组)。于缺氧后1、3、6、12、24、48h用噻唑蓝法检测心肌细胞的活力;缺氧24h,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指数(AI);缺氧1、3、6、12、24h,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大鼠心肌细胞中内源性HSP90及AKT表达水平。结果(1)缺氧24、48h,缺氧组、格尔德霉素+缺氧组细胞活力均较正常组明显下降(P〈0.05);格尔德霉素+缺氧组细胞活力缺氧12h即开始明显下降,缺氧48h时明显低于缺氧组(P〈0.05)。(2)缺氧24h,缺氧组细胞AI为(10.7±1.2)%,明显高于正常组[(1.9±0.3)%.P〈0.05];格尔德霉素+缺氧组细胞AI为(26、3±5.3)%,明显高于缺氧组(P〈0.01)。(3)缺氧12h,缺氧组心肌细胞内源性HSP90及AKT表达水平高于正常组与格尔德霉素+缺氧组;缺氧24h,缺氧组有所下降.格尔德霉素+缺氧组则下降更明显。结论内源性HSP90对维持心肌细胞的活力有重要作用.缺氧心肌细胞AKT表达水平可受内源性HSP90表达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烧伤后早期应用中/长链甘油三酯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烧伤后早期肠内喂养中链甘油三酯 (MCT) /长链甘油三酯 (LCT)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 方法 选取 30例烧伤面积 >30 %TBSA的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 15例 )。F组 ,饲以含MCT/LCT的肠内营养制剂Fresubin 75 0MCT ;N组 ,饲以只含LCT的肠内营养制剂Nutrison。于伤后 2 4h内进行完全肠内营养支持 ,共持续 10d。于伤后 1、4、7、10d检测两组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 (IL) 2、IL 4、前列腺素 (PG)E2 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转化率的改变。 结果 伤后各时相点F组患者血浆IL 2水平与N组相比 ,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伤后 4dF组PGE2 水平较N组明显降低 (P <0 .0 1) ;伤后 4、7、10dF组IL 4水平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转化率均明显高于N组 (P <0 .0 5~ 0 .0 1)。 结论 在改善烧伤后机体的免疫功能方面 ,含MCT/LCT的肠内营养制剂较单纯LCT制剂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3.
100例严重烧伤死亡病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两阶段烧伤死亡病人基本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以期探讨进一步提高烧伤救治率的有效措施。方法 总结近20年死亡烧伤病人100例,按前后各10年各50例病人分组(A和B两组),对其病死率,烧伤面积,深度,致伤原因,院前治疗情况,入院时间,存活时间,吸入伤,气管切开,呼吸机与纤支镜的应用,手术例次,血液透析及死亡原因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烧伤严重程度无差别。致伤原因(多为火焰,爆炸和热液)和死亡原因(严重全身感染,多脏器衰竭和吸入性损伤)也类似,而近10年烧伤病死率明显降低,而入院时间明显滞后,但病人入院后存活时间明显延长,进一步分析发现近10年气管切开和呼吸机应用更加积极和应用广泛,纤支镜辅助检查和治疗增多,手术积极并例次增多,血液透析病例增多。结论 近lO年积极的气管切开,呼吸机和血液透析的应用和积极的手术治疗等综合治疗措施的改进对延长严重烧伤病人的存活期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对烧伤病人不同时间的痂下组织细菌定量培养及种类检测 ,探讨手术时间、菌量和菌种与植皮存活率的关系。方法 选择 3 65例病人于手术时取痂下组织以组织匀浆行细菌定量并鉴定菌种。结果  45 0份标本中 3 90份为阳性 ,共培养出细菌 5 80株 ,以铜绿假单胞菌(2 7.93 %)及金黄色葡萄球菌 (16.2 0 %)为最常见种类 ;手术时间、菌量和菌种对植皮存活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P <0 .0 1)。结论 手术时间越早 ,痂下组织细菌含量越少 ,菌种较单一 ,植皮存活率越高 (P <0 .0 1)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对植皮存活率影响较大 (P <0 .0 1)。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低剂量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诱生的未成熟树突状细胞(GM~(low)DC)对异体抗原的摄取能力,以及负载异体抗原后细胞表型和功能的改变。方法对处于增殖期的C_(57)BL/6小鼠单个核细胞(MNC)作氚标记亮氨酸(~3H-Leu)掺入处理,制备~3H-Leu标记的抗原上清液。将此抗原上清液分别与昆明小鼠GM~(low)DC和成熟树突状细胞(DC)孵育30、60、90 min,检测细胞每分钟放射性荧光闪烁计数(cpm)值;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负载异体抗原前后GM~(low)DC表面I~A/I~E、CD80分子的表达情况。分离C_(57)BL/6小鼠的T淋巴细胞,根据加入的刺激因素分组并进行同种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对照组(不加刺激因素)、GM~(low)DC组、GM~(low)DC+异体抗原组、GM~(low)DC+异体抗原+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Ig(CTLA-4Ig)组。检测各组细胞cpm值,计算刺激指数(SI)。结果加入异体抗原上清液后30、60、90 min,GM~(low)DC的cpm值均明显高于同时相点的成熟DC(P<0.05或0.01)。负载异体抗原前,GM~(low)DC细胞表面I~A/I~E的表达率为(32±8)%,CD80的表达率为(25±10)%;负载后两者分别为(54±10)%、(71±18)%,均明显升高(P<0.05或0.01)。MLR:GM~(low)DC+异体抗原组细胞cpm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SI>2.0;GM~(low)DC组以及GM~(low)DC+异体抗原+CTLA-4Ig组细胞cpm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I均<2.0。结论GM~(low)DC具有较强的抗原摄取能力,负载抗原后,细胞在表型及功能上渐趋成熟。应用CTLA-4Ig可阻断其免疫应答效应,建立免疫耐受。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连续肾替代治疗 (continuousrenalreplacementtherapy,CRRT)对严重烧伤脓毒症患者血浆内毒素和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方法 对 10例应用CRRT及 10例应用常规疗法治疗的严重烧伤脓毒症患者血浆内毒素和细胞因子 (TNFα、IL 1β、IL 6、IL 8)浓度变化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严重烧伤脓毒症患者应用CRRT后血浆内毒素、细胞因子浓度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其下降速度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1)。 结论 严重烧伤脓毒症患者应用CRRT能有效降低血浆内毒素和细胞因子浓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应用亚胺培南 /西司他丁钠盐 (IPM)或头孢哌酮 (CPZ)治疗烧伤感染患者后其部分血浆炎症介质水平的变化及差异。 方法 选择 13例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烧伤患者 ,其中7例应用IPM(IPM组 ) ,6例应用CPZ(CPZ组 )。于用药前及用药后 2、12、2 4、4 8、72h抽取静脉血 ,检测血浆内毒素 /脂多糖 (LPS)、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和白细胞介素 6 (IL 6)水平的变化 ,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用药后 2h两组患者血浆LPS水平升高 ,其中CPZ组较用药前升高了 (13.95±10 .2 9)pg/ml( P <0.0 5),升高幅度大于IPM组 ,随后逐渐降低。CPZ组用药后 2hTNF α水平为(0 .86± 0 .16 )ng/ml,明显高于用药前 [(0 .38± 0 .15 )ng/ml]及IPM组 [(0 .4 7± 0 .13)ng/ml](P <0.0 1)。两组患者用药后各时相点血浆IL 6水平与用药前比较及组间比较 ,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 (P >0.0 5)。两组患者TNF α水平与LPS、IL 6水平呈显著正相关 (P <0.0 0 1~ 0.0 1)。结论 应用不同种类抗生素治疗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烧伤患者时 ,可诱导细菌释放LPS、TNF α,其释放量存在一定差异。TNF α的产生与LPS、IL 6的释放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人纤维蛋白胶对供皮区创面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局部应用人纤维蛋白胶(FS)对中厚供皮区创面的止血和修复作用。方法:选择30例90个中厚供皮区创面为研究对象,分FS止血组、自然止血组以及凝血酶止血组,均选择自体相应部位及相似深度创面进行对照。分别观察各组间创面的止血时间和术后创面完全愈合时间。结果:FS止血组的平均止血时间比自然止血组与凝血酶止血组分别缩短36秒和13秒(P<0.01);创面完全愈合时间,FS止血组为(12.10±2.32)天,自然止血组和凝血酶止血组分别为(19.80±3.86)天和(19.20±3.65)天,FS止血组明显提前(P<0.01)。结论:FS对中厚供皮区创面有明显的止血作用,并能促进创面提前愈合和预防创面感染。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头孢他啶、头孢哌酮 舒巴坦与亚胺培南 西拉司丁 3种抗生素治疗严重烧伤感染的效果。方法 :选择严重烧伤患者90例 ,随机分为头孢他啶、头孢哌酮 舒巴坦和亚胺培南 西拉司丁 3组 ,每组各 3 0例。头孢他啶和头孢哌酮 舒巴坦组均为每次 1g ,静脉滴注 ,每日 3次 ,疗程 4~ 6天 ;亚胺培南 西拉司丁组每次 0 5g ,静脉滴注 ,每日 3次 ,疗程 4~ 6天。所有患者创面均做分泌物细菌培养、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头孢他啶、头孢哌酮 舒巴坦及亚胺培南 西拉司丁组有效率分别为 60 0 %、73 3 %及93 3 % ;共培养细菌 2 0 0株 ,其中以铜绿假单胞菌 ( 3 0 5 % )和金黄色葡萄球菌 ( 2 2 0 % )最为常见。所有革兰阴性杆菌对头孢他啶、头孢哌酮 舒巴坦和亚胺培南 西拉司丁的敏感率分别为 69 0 %、76 0 %与 94 0 % ,所有革兰阳性球菌对头孢他啶、头孢哌酮 舒巴坦和亚胺培南 西拉司丁的敏感率分别为 68 0 %、70 0 %与 94 0 %。结论 :严重烧伤感染患者选择亚胺培南 西拉司丁的治疗效果优于头孢他啶和头孢哌酮 舒巴坦 ,亚胺培南 西拉司丁可作为治疗严重烧伤感染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0.
诱导HSP70减轻肠上皮细胞缺氧/再给氧的损伤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